【摘 要】在經濟飛速發展的當下,各大工程設施建設緊鑼密鼓的蔓延在各施工現場。工程建設如火如荼的發展態勢使得工程計價模式也悄然發生著變化。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的控制是工程建設中的重要內容,高效合理的計價模式不僅可以確保工程的正常有序進行,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資金損耗,為企業爭取更多的收益。這一切的實現都有賴于計價模式的選擇。
【關鍵詞】工程造價;計價模式;模式控制
建筑行業的大肆興起催生了各項建筑工程的誕生,種類繁多、涉及面廣的建筑行業在增加就業崗位、城鄉基層設施建設及增加國民經濟收入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國家在政策方針、資金投放、市場運營等方面都為工程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持,可由此可見其發展前景十分可觀。在工程造價中,其造價模式又是最為關鍵的,既要保證工程建設的順利施工,還要確保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提升。
1.工程造價計價模式簡述
在建筑行業內,工程造價是至關重要的一個環節,工程造價掌握著工程建設的指揮棒,統籌布局工程的施工的各項事宜。國內建筑行業的的管理模式逐漸由原有的動態和靜態管理相結合的定額計價模式轉為工程清單計價模式。
1.1清單計價模式
清單計價模式是指在工程項目設立之初,由工程實施的主辦方按照國家統一的要求標準制定項目編碼,而且按照通行的工程及價格格式編纂項目清單明細,然后在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在行業內自主報價招標,選取施工質量上乘且成本低價的工程承辦單位,即通過投標招標的方式擇優選取承辦方的過程。清單計價模式具有工程統一定價、工程主辦方自主定價、承辦方公開招標、良性競爭的特點。在工程清單計價模式下,各施工單位按照既定的預算規模和工程用品的單價,詳細計算出程建設所需費用,并且在標準的指導下將工程建設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做全盤考量,將工程實施過程中會出現的直接費用、間接費用、材料損耗差價、利潤額及稅收附加等都細致分析到位,對不合理的部分及時做出調整、修改,合理分配資金的調度,制定出工程造價的最后決算方案,然后再經過多方校訂、審核而形成具有指導意義的造價方案。
1.2定額計價模式
定額計價模式是按照國家建筑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設置的既定要求,按工程建設主管部門對統一要求確立工程建規則和計算量,并沿用統一規定的預算定額費用和產品單價,合計出工程實施后將會產生的直接費用、間接費用、利潤收益、材料差價等內容,并按照通用的收費標準進行取費計算,至工程竣工以后,再將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原材料差價和因突發狀況引起的額外費用做最終的計算,審核達成工程最終造價。
2.工程造價計價模式隱藏的問題
2.1清單計價模式的弊端
2.1.1行政干預嚴重,競標不公平
在工程主辦方確立工程實施方案并向社會企業公開招標時,必須在建筑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的嚴格控制范圍內操作,行政部門的各項施工標準嚴重干預了其在施工承辦方的自由選擇權,統一標準下導致了企業競標不公平問題的出現。
2.1.2企業在自主報價上居于劣勢
清單計價模式下企業爭取工程承辦權的時候往往缺乏足夠的話語權,自主報價能力明顯不足,更多的時候處于“店大欺客”的被動處境,不能充分自主地為企業爭取應有的利益。
2.2定額計價模式的弊端
量價捆綁固定,靈活機動性不足,難以應對人工、材料、機械耗損等突發狀況。既定的工程量和定額的工程預算開支緊密相連,但工程建設中因突發狀況及不可抗力造成的額外開銷常常不能在工程施工建設之處得到預見性的防范,一旦出現,應急預備方案明顯跟不上,很容易因此而受到影響甚至降低質量、延緩工程進度。
3.造價控制的作用和意義
企業在自身經濟效益的獲得、主辦方對工程質量和進度的要求、社會對企業施工能力的認可度等多重因素的壓力下,不得不尋求成本耗能最低、進度最快、質量最優的施工方案,而這一方案得以實現后的最終效果便是企業利潤的最大提升,最后直接通過企業工程造價控制能力來體現。工程造價控制需要統籌多方利益,全盤考慮,綜合考量,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成本控制管理制度。工程造價控制多運用于工程建設方案的決策階段,對控制投資金額、限制投資領域具有十分明顯的把控作用,最終促成主辦方和承辦方的雙贏結局。
4.工程造價控制的有效途徑
4.1分階段的在工程建設中進行造價控制
工程從開始籌備之初到最終竣工結束,造價控制必須貫穿全過程。投資籌備階段,要選擇施工能力水平高、原料耗能低的決策組織方案,審定工程的投資方案,明晰造價控制的目標;在工程設計階段,主辦方選擇經濟實惠、合理可行、兼具實用功能和審美享受的工程團隊,但必須確保工程質量,不可目光短淺的選擇造價低廉的但質量無保的方案;在招標競標階段,對工程的招標、投標、競標及最終與企業的合同談判、簽署工作中都要嚴把造價控制的關卡;在施工階段,嚴格將因突發狀況而出現的計劃外開支做最小化處理,把額外費用盡力合理化控制;在工程竣工合計階段,切記要戒驕戒躁,將工程建設全程的造價作最終的詳盡審計。
4.2強化風險意識,建立緊急風險預備方案
工程建設多為難度系數大、危險系數高、施工周期長的項目,期間可能因各種原因出現各種問題,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必須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充足準備。造價控制的準備就在于在合理可控的范圍內,預存適當的流動資金和材料儲備,以便在問題出現時不至于手忙腳亂,束手無策,同時也會將施工風險在可控的范圍內有效化解。
4.3及時掌握市場供應商的變化動態
企業在承辦工程后,必然要與多方供應商聯系合作,尋求質優價廉的供貨商,但其中不乏少數行業巨頭的存在,壟斷價格和材料來源,這就要求企業要及時掌握供貨商的相關信息變更,積極洽談合作,尋求最優解決方案,力求造價最低。
4.4直擊施工現場,及時解決施工問題
企業在接手工程后要積極跟進,了解施工中出現的問題,搜集一手資料,及時有效的做出因地制宜的施工方案調整,協調解決施工過程出現的資金、技術、原材料供應等諸多問題,不斷將工程造價調整到與工程建設高度契合的階段。
4.5加強施工造成的索賠控制
工程建設自開工建設之日起不可避免的會與社會各界的多方面產生聯系,將這些有效聯系妥善的處理是確保工程順利開展的基本要求。常見的因工程施工造成的土地糾紛、人員傷亡等需要向企業索賠的事件不在少數,企業要想對造價成本予以合理的控制必須建立完善的索賠機制,提高索賠意識、明確索賠對象、分清索賠類型,妥善處理索賠問題。因索賠問題而導致工程施工停滯擱淺、進度遲緩、資金周轉不靈等問題頻頻發生,連帶著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使得企業務必高度重視索賠問題的處理。
5.結束語
工程建設關系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社會效益獲得的方式,也是企業獲取經濟收益的途徑,這要求企業和社會必須全力配合以期確保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企業在此項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多重角色,在追求自身經濟效益最大化的同時必須選擇最優的工程計價模式和合理有效的造價控制方案,只有如此,工程在保障質量的同時才可獲取最大效益,各大工程承辦方務必要秉承科學合理、嚴謹有效的原則,不斷完善改進,促進建筑行業的更好發展。 [科]
【參考文獻】
[1]黃世娟.清單計價模式下招投標階段工程造價之控制[J].價值工程,2011(1).
[2]沈洪.工程造價計價模式和造價控制分析[J].城市建筑,2013(16).
[3]楊科研.淺析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對工程造價的控制[J].經濟視野,2013(12).
[4]麻建民,樊風霞.論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工程造價控制方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