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機械工業又稱機器制造業,作為其他經濟部門的生產手段,它決定著一切經濟部門的發展水平。因此,機械工業的發展水平成為一個國家工業化程度如何的重要標志之一。本文就機械設計制造工藝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機械設計;制造工藝;方法;特點
0.引言
作為一項舉足輕重的行業,機械設計制造業在我國的各項社會事業中的地位不容忽視。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機械設計制造也應該被提升到新的高度進行探究,以更好地對該行業的發展產生推動作用,更好地服務于經濟建設。
1.機械設計制造
人類從原始社會發展到現在,從使用簡單的天然工具,到手工制造簡單的工具,再發展到用機械制造工具,使用機床制造技術,在此期間,人類不斷努力的創新并發展適應時代需求的制造技術,其中,機械制造技術的不斷研究,不斷發展,使機械制造技術在科學運用中獲得了很好的成果,比如制造的產品在質量上有保障,在經濟效益上有提高,在競爭力上拔得頭等。現階段的機械制造技術在傳統的制造基礎上逐步發展,才能夠一步一步成為先進的機械制造技術的,這種先進技術的發展,利用傳統技術的有利分子,不斷與各種各樣的高新技術相結合,把機械制造的技術領域不斷提高到更高的高度,使制造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不斷增加得到有力的保障。
在科技迅猛發展的當今社會中,機械制造這一行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取得了越來越好的成績,不管是什么部門的技術裝備來源都離不開機械制造,機械制造是制造產業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我國的不斷完善的工業體系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未來機械設計和制造技術的發展需要進一步的明確出來,為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系統的提出機械設計和制造技術的發展方向。
2.機械產品的現代設計方法
2.1智能化
智能化設計方法的主要特點是:根據設計方法學理論,借助于三維圖形軟件、智能化設計軟件和虛擬現實技術,以及多媒體等工具進行產品的開發設計、表達產品的構思、描述產品的結構。
2.2系統化
系統化設計方法的主要特點是:將設計看成由若干個設計要素組成的一個系統,每個設計要素既具有獨立性又存在著有機的聯系,并具有層次性,所有的設計要素結合后,即可實現設計系統所需完成的任務。
2.3模塊化
模塊化設計方法的主要特點是:視具有某種功能的實現為一個結構模塊,通過結構模塊的組合,實現產品的方案設計。
2.4基于產品特征知識
基于產品特征知識設計方法的主要特點是:用計算機能夠識別的語言描述產品的特征及其設計領域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建立相應的知識庫及推理機,再利用已存儲的領域知識和建立的推理機實現產品的方案設計。
3.現代機械設計制造的特點分析
機械設計的制造的發展是與各種學科的發展分不開的。不僅是機械專業,還要應用到哲學、心理學、思維和智能科學的研究成果,現代應用數學和化學、物理學等的研究成果,機械電子學、控制理論與技術、檢測技術和自動化領域的研究成果。相比于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具有以下特點。
(1)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過于注重人的感性經驗和主觀態度,對人員的技藝和判斷能力具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計算機的廣泛應用,從而能夠制定出更多更快速的方法。現代傳統的機械設計更加注重的是新的方法和經驗。
(2)傳統機械設計制造比較單純地側重于機械自身所要求達到的能力;而現代機械設計制造,更加講究各個要素的配合。具體說就是:機械設計制造理念與所處的環境和人的需求相適應,充分考慮到人的生物性和感官等因素,并且周密考慮機械生命循環的整個過程,充分計算好從設計、加工到使用、修理、報廢等與人和環境的聯系,從而促進了可持續發展的實現,平衡了生產與環境之間的關系。
(3)傳統機械的設計制造更加注重力學的作用,在設計制造的過程中,強調把握力學能力,而現代設計制造發展了這類效果,具有了更寬闊的設計的領域、更廣的范圍、更多樣的手段。
(4)在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流程方面,在總的目標下,設計方案形成很多的層次,每一遍的方案經修改后進入下一輪,因此要消耗很多的時間和能源才可能完成一個設計,而選擇的所謂的最好方案,也可能因為沒有直觀的感受而帶有主觀性。現代機械設計對于重復浪費的現象有了很好的避免措施,在計算機內直接輸入數字和方案,從而得出立體圖,設計人員通過內部數字的調整,就可以得到最佳的設計方案。
4.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的發展方向
4.1網絡化發展趨勢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遍布全球,給科學技術、工業生產、政治、軍事、教育以及人們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的變革。我們在進行機械制造的時候要根據實際的網絡為主要媒介,通過產品在制造上、材料選購以及市場的開發上我們可以通過網絡在異地正常進行,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可以使得我們在強化管理學習的時候,通過技術信息的交流,使得我們在機械的制造技術上的發展向著網絡化、便捷化的方向發展。因此,機械自動化產品無疑朝著網絡化方向發展。
4.2智能化發展
智能化是21世紀機械自動化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智能化是在控制理論的基礎上,吸收人工智能、運籌學、計算機科學、模糊數學、心里學、生理學和混飩動力學等新思想、新方法、模擬人類智能,使它具有判斷推理、邏輯思維、自主決策等能力,使機械自動化產品具有低級智能或人的部分智能,取代或是協助人類工作的工作。
4.3微型化
國外將其稱為微電子機械系統,或微機械自動化系統,泛指幾何尺寸不超過1cm3的機械自動化產品,并向微米、納米級發展。微機械自動化產品體積小、耗能少、運動靈活,但是其功能無一不全,生產技術反而會更加精確;同時也減少了企業工廠用地,節約了企業土地資源,原本放一臺機械設備的場地可放兩臺甚至更多,在生物醫療、軍事、信息、等方面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微機械自動化發展的瓶頸在于微機械技術,微機械自動化產品的加工采用精細加工技術,即超精密技術,它包括光刻技術和蝕刻技術兩類。
5.結束語
通過對現代機械制造工藝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的機械設計制造要更多地融入現代化設計因素。同時,有關人員還應在探討現代機械設計制造的相關特點、設計方法的基礎上,把握好現代機械設計制造工藝的未來發展方向。 [科]
【參考文獻】
[1]王炳發,劉越.基于機械制造工藝的合理化機械設計[J].價值工程,2013(27):88-89.
[2]張仕娥,繆蕓蕓.基于卓越計劃的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實施探討[J].人才培養,2013(10):102-103.
[3]陳宗濤,熊巍.淺談工業設計及機械設計制造技術的應用[J].社科學論,2013(21):51-53.
[4]陳靜.機械設計技術的發展現狀與趨勢[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1(15):26-28.
[5]宋建俊.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就業前景探究分析[J].科學之友,2010(24):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