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營銷信息化是新的發展時期對電力企業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增強競爭力的需要和創新動力的源泉,積極發展電力營銷管理信息化有利于電力企業的生產和發展。本文闡述了信息化是電力營銷管理的必由之路,說明了電力營銷信息化的主要實現途徑,并分析了智能電網將推動電力營銷信息化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電力營銷;管理;發展
0.引言
在信息化時代潮流的影響下,電力行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電力企業想要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發展的趨勢,只有不斷創新,建立和完善適應市場的電力營銷體系,通過信息化網絡來做到電力營銷管理的信息化。如何實現電力營銷管理的信息化成為了工作人員需要解決的問題。下面就此進行討論分析。
1.信息化是電力營銷管理的必由之路
營銷業務及管理的信息化,不僅是當前電網營銷技術進步與創新的核心,而且是電網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集約化經營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是實現管理創新、服務創新、文化創新的重要載體和推動力,長期以來,電力系統一直存有“以生產為驅動、以自我為中心”的價值觀念,即使在政企分開、轉制成為企業后,也未能真正轉變這套計劃經濟傳統思維和價值觀念,其明顯的標,志是,電力系統長期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市場營銷的概念,而習慣性地推行“三電”式的,以企業為中心的用電管理。
隨著農網改造的完成和農電體制改革的深入,供電企業遇到了新的難題,正在從過去以生產和調度為主的生產型向以用電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型戰略轉變。
要解決上述困難,做到服務質量好、水平高,運作成本低、效率高,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就必須進行持續的管理變革。持續管理變革的目的是實現優質、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確保從客戶需求端出發、到滿足客戶需求端去的所謂“端到端”的優質服務,才能實現真正的職業化、現代化、國際化,才能做到同行運作水平最佳,運作成本最低。因為標準化的模式與標準化的流程是提高效率、減少人力的基礎。信息越快捷、越準確,管理的層次就越少,成本就越低。而所有這些,都必須有現代信息化技術支撐。信息化技術支撐不僅是高效的流程化運作的平臺,同時也是建立流程化組織支撐的依據。為此,必須通過營銷信息化技術的進步與創新,推動持續的管理變革。
2.電力營銷信息化的主要實現途徑
2.1技術創新
信息化技術創新是企業實現管理目標的必要的手段和工具,單純從技術方面求新從來不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我們也不倡導盲目的技術創新。技術創新的關鍵是要貼近客戶的實際需求,結合電力營銷業務的特點。
2.2管理創新
傳統的管理變革,讓企業效能提高10%就已經很困難,而信息化技術的運用使得企業管理效率提高100%以上成為可能。信息系統建設要遵循“流程從屬模式、模式決定流程,模式從屬戰略、戰略決定模式”的重組原則,采取自上而下,上下結合的策略與方法,對營銷的核心流程進行深入的分析重組。信息系統歸根到底只是工具和手段,其作用和目的是支撐營銷管理創新和信息化目標的順利實現,信息化的實施過程就是通過IT技術和管理軟件,固化經過長期優化的最佳業務流程實踐,并持續不斷優化,從而改變傳統的管理模式,實現管理創新。
2.3服務創新
技術創新必將有效推進服務創新,即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和手持終端的便利性,進行以客戶為中心的全方位電力營銷。以Internet為依托的電力營業廳是一個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多維營業廳,是更加個性化、人性化的客戶界面。
(1)電力客戶可以打破地理界限,到電網公司的任意一家營業廳辦理業務。
(2)電力客戶可到任何一家聯網銀行繳納各種費用,從集成創新的角度還可通過ATM實現了預售電和電費收取,使供電營業廳“延伸”到了各銀行的營業廳甚至居民小區。
(3)建立網上自助服務中心,向電力客戶實施24小時全天候服務,使電力客戶足不出戶就能得到良好服務。
(4)多維營業廳不僅是提供傳統意義上的營業服務,而且應該主動向消費者介紹企業產品與服務,快速反映用戶的需求,提供個性化、差異化的一對一服務。
2.4文化創新
由于長期受壟斷經營思想的影響,大多員工還認為電力是“皇帝女兒不愁嫁”,不會遇到市場競爭問題,這樣的觀念使得電能在作為商品交易時,商品外在的服務要素被忽略了。電力企業的營銷文化創新就是要改變我們過去賣電、收電費這種傳統的用電管理模式,轉變成為以客戶為中心的電力營銷,全方位、多渠道、7x24小時不間斷的立體、多維的客戶服務方式,從根本上轉變我們企業每個員工的行為意識、價值理念,改變企業傳統的經營文化。只有文化的創新才是最具本質意義的,才是公司基業常青的核、競爭力。
3.智能電網將推動電力營銷信息化的發展
“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需在輸變電網智能化關鍵技術、智能配用電網關鍵技術、電網智能化通I信支撐技術這三個領域對智能電網開展全面研究。2011年1月12曰,經過智能化改造、穩定運行一年的110kV變電站成功通過專家組技術驗收,成為當地首個智能變電站,也是國內目前智能化改造技術最先進、應用最全面的110kV變電站,也標志著電網開始部署建立智能電網,這一連串的事件使得智能電網成為業內熱議的話題,同時也預示著公司將會大力發展智能電網。
智能電網最重要的特征是互動性,實現能源信息一體化,可以在電網設備之間、用戶和電網之間建立聯系,提高供電可靠性,實現節能減排,降低用戶用電開銷。智能電網對營銷信息化的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要想實現電網和用戶間的實時交流,需要大力發展智能表計,建設智能計量自動化系統;要想提高用電可靠性,需要將營銷業務和配網業務整合,通過信息的交互實現電網設備間的交互。
3.1大力發展智能表計,提高用電效率,降低用電開銷
表計是營銷的計量手段,從早期的脈沖表發展到后來的電子表,但這些表計只能實現電能量的計量。未來為了實現用戶和電網間能量信息的互動,需要大力發展智能表計,使用戶能夠制定用電策略,智能表計根據電網能量信息,合理安排用電,提高用電的合理性,降低峰值負荷和用戶用電開銷。
3.2建設智能計量管理系統,實現電網和用戶間的能量信息實時交互
智能表計作用的發揮需要智能計量自動化系統的支撐。目前計量自動化系統僅能實現能量的單向采集,而不能實現雙向互動,未來智能計量管理系統應該能夠實現電網和用戶間能量信息的雙向傳遞,能夠對實時用電情況進計量并計費。未來智能計量管理系統類似于移動通信領域計費系統,借助于智能表計,能夠實現更多更先進的功能。電網企業可以根據用電負荷情況進行分地區分時段的定價,并利用智能計量管理系統將其傳送給智能電表,智能電表根據預先設定的模式運行,這樣可以更好的體現電能的時間和空間價值,引導用戶合理用電。
3.3推進營配一體化,提高供電可靠性
電網營銷業務和配網業務聯系非常緊密,營配一體化可以很好的提高服務質量,配網自動化可以將營銷信息作為運行的基礎,根據用戶信息合理安排停電,指導業擴報裝。
營配一體化系統將營銷系統和配網自動化系統進行集成應用,系統利用信息技術建立電網設備和用戶間的拓撲關系,實現業務間的協同運作;形成站-線-變-戶的一體化數據模型,實現業務間的信息交互,在此基礎上建立基于GIS的營配一體化管理信息平臺,提高電網運行效率和供電可靠性。
4.結語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電力營銷管理的信息化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創新,使用合適的信息技術對傳統的模式進行改革,這是管理創新的重要體現。通過信息化的電力營銷管理不僅是時代發展對電力企業的要求,也是企業增強自身競爭力的必然要求,是電力企業一項重要的發展策略。 [科]
【參考文獻】
[1]司曉鳴,張之璞.淺談信息化與電力營銷管理創新[J].信息通信,2011(6).
[2]黎芳芳.以信息化推進電力營銷管理創新的幾點思考[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