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力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個復雜、龐大的系統工程,影響工程質量因素貫穿整個施工過程文。章主要針對現存的電力建筑工程質量管理問題與不足,分析探究應從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這三個方面進行管理。
【關鍵詞】電力工程;質量管理;控制措施
1.我國電力建設工程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項目,不具備質量監督檢查條件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未完的工程項目,根本不具備質量監督檢查的條件,而且在沒有監督檢查的過程中,電力建設工程仍不斷進行建筑施工,存在許多安全隱患問題,應給予嚴厲的處罰措施。
(2)工程實體質量存在的問題較多。
工程實體質量存在的問題較多,這也是工程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曾有過許多的解決方法及措施,并在實際的工程建設中應用過,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距離工程建設標準還有一定的距離,如何做好管理工作,本文將會做進一步的探討。
(3)參建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
參建人員的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電力工程建設人員分兩類人員:一類為從事工程建設質量管理的人員,對其進行有效培訓,國家就這方面的要求已很嚴格了;另一類則為具體的施工人員,建筑工程的具體施工人員主要是農民工,因此,對他們的培訓工作是必要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類人員通常并沒有經過嚴格的技術考核,也沒有正規的上崗證等。
2.電力建設工程質量管理的具體措施
工程質量管理的內容主要體現在工程質量行為和工程主要技術管理上,包括了從工程開工、原材料采購、設備管理、施工控制、驗收移交等多方面的全過程管理。
2.1施工準備質量管理措施
2.1.1工程質量標準管理措施
開工前,建設單位應明確本項目執行的工程質量標準,發布工程質量標準有效版本清單,作為參建各方施工、檢查驗收的依據。各參建單位應建立工程質量標準跟蹤管理制度,并及時更新發布,確保工程中使用的質量標準為現行有效版本。
2.1.2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編審措施
施工組織設計(質量計劃)應包括下列(但不限于)質量管理內容:編制依據、項目概況、質量目標、組織機構、質量控制及管理組織協調的系統描述、必要的質量控制手段、檢驗和試驗程序等;確定關鍵過程和特殊過程及作業的指導書;與施工過程相適應的檢驗、試驗、測量、驗證要求;更改和完善質量計劃的程序等。施工組織設計一般由施工項目部總工組織編制,合同單位技術負責人審批,報送項目監理部審查。項目總監審核簽認后,報建設單位審核、批準。
2.1.3設計交底及施工圖紙會審措施
工程設計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設計質量決定著項目建成后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壽命,設計圖紙是施工和驗收的重要依據。因此,必須對設計圖紙質量進行控制,開工前應進行設計交底和施工圖會議審查。不經會審的施工圖紙不得用于施工。設計交底在施工圖會審前進行,目的是使參建各方透徹地了解設計原則及質量要求。設計交底一般由建設單位組織,也可委托監理單位組織。設計單位交底的內容一般應包括:(1)設計意圖和設計特點以及應注意的問題;(2)設計變更的情況以及相關要求;(3)新設備、新標準、新技術的采用和對施工技術的特殊要求;(4)對施工條件和施工中存在問題的意見。施工圖紙交付后,參建單位應分別各自進行圖紙審查,必要時進行現場核對。
對于存在的問題,應以書面形式提出,在施工圖審查會議上研究解決,經設計單位書面解釋或確認后,才能進行施工。圖紙會審由各參建單位的各級技術負責人組織,一般按自班組到項目部,由專業到綜合的順序逐步進行。圖紙會審由建設單位(或委托監理單位)組織各參建單位參加,會審成果應形成會審紀要,分發各方執行。
2.2施工過程質量管理措施
2.2.1施工技術交底措施
施工技術交底是施工工序中的首要環節,施工作業前做好技術交底工作,是取得好的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前提條件。施工技術交底的目的是使管理人員了解項目工程的概況、技術方針、質量目標、計劃安排和采取的各種重大措施;使施工人員了解其施工項目的工程概況、內容和特點、施工目的;明確施工過程、施工辦法、質量標準等,做到心中有數。技術交底應注重實效,必須有的放矢,內容充實,具有針對性和指導性;要根據施工項目的特點、環境條件、季節變化等情況確定具體辦法和方式,項目技術負責人應向承擔施工的負責人或分包人進行書面技術交底,并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全員簽字手續。在每一分項或關鍵工程開始前,必須進行技術交底,未經技術交底不得施工,監理應對技術交底工作進行監督。
2.2.2設計變更管理措施
經批準的設計文件是施工及驗收的主要依據。施工單位應按圖施工,建設(監理)單位應按圖驗收,確保施工質量。但在施工過程中,由于前期勘察設計的原因,或由于外界自然條件的變化,未探明的地下障礙物、管線、文物、地質條件不符等,以及施工工藝方面的限制、建設單位要求的改變等,均會涉及到設計變更。設計變更的管理,也是施工過程質量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
2.2.3隱蔽工程驗收管理制度
隱蔽工程是指將被其后工程施工所隱蔽的分項、分部工程,在隱蔽前所進行的檢查驗收,是對一些已完工分項、分部工程質量的最后一道檢查。由于檢查對象就要被其他工程覆蓋,給以后的檢查整改造成障礙,因此隱蔽工程檢查顯得尤為重要,必須重點控制,防止出現質量隱患,它是項目質量管理的一個關鍵過程。施工項目部應建立隱蔽工程檢查驗收制度。項目監理部應建立隱蔽工程檢查驗收簽證制度,其工作程序為:(1)隱蔽工程施工完畢,施工項目部按有關技術規程、規范、施工圖紙先進行自檢, 自檢合格后報項目監理部核查;(2)監理工程師首先對質量證明資料進行審查,并在規定的時間內與施工項目部專職質檢員及相關質量管理人員一起到現場共同檢驗;(3)經現場檢查,如符合質量要求,監理在隱蔽工程檢查記錄上簽字確認,準予施工項目部隱蔽、覆蓋,進入下一道工序;否則,指令整改,施工項目部整改后自檢合格再報項目監理部復查。
2.3工程質量檢驗及驗收措施
2.3.1工程質量檢驗及驗收管理措施
工程質量驗收應按照檢驗項目、檢驗批、分項、分布、單位工程的順序進行逐級檢查驗收。工程質量驗收制度應明確工程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的劃分;檢驗項目的性能特征及重要性級別;檢驗方法和手段;各級質量檢驗的程度和抽檢方案、比例;檢驗所依據的工程質量標準和評價標準;驗收應具備的條件、程序和組織方式等內容。
2.3.2工程檔案資料管理措施
工程資料是工程施工或安裝期間實施質量管理活動的記錄,是工程實體質量的真實反映。工程檔案資料包括以下幾方面的內容:(1)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資料;(2)工程材料質量記錄;(3)施工作業過程作業活動質量記錄資料。工程檔案資料應隨工程進展同步形成,內容應真實、齊全、完整,相關各方簽字齊備、字跡清楚、結論明確。各參建單位應制定專人負責收集整理工作。按照竣工資料的要求,編制工程竣工文件,進行工程移交。
2.3.3竣工驗收程序措施
單位工程竣工后,必須進行最終檢驗和試驗,以確定工程項目達到的質量標準和質量目標。應規定竣工驗收的程序,包括施工單位的質量三級檢驗、監理單位的竣工初驗制度、啟動驗收的組織方式及驗收程序,如存在缺陷,按不合格程序處理。
3.結語
總而言之,電力建筑工程的質量管理,要從上道工序應滿足下道工序的施工條件和要求,各相關專業工序交接前,應按過程檢驗和試驗的規定進行工序的檢驗和試驗,對查出的質量缺陷及時處置,上道工序不合格,嚴禁進入下道工序施工,這樣才能對電力建筑全過程進行質量管理與有效的控制。 [科]
【參考文獻】
[1]高士法.搞好山西電力質監工作的途經電力建設,2012.
[2]鄧俊.關于電力建筑工程項目施工的質量控制.科技信,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