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是世界上職業病高發的幾個國家之一,同時也是職業病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職業病具體表現為患病人數多,形勢日益惡化,不容樂觀;行業分布集中,以采礦企業和紡織企業最為集中等特點。當前對于職業病的防治監管體系仍然不健全,有待于完善。當前對于農民工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要重點開展。
【關鍵詞】職業病;防治;監管
1.我國職業病的現狀
由《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所定義的職業病,是指企業、事業單位和個體經濟組織等用人單位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因接觸粉塵、放射性物質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我國現今職業病患病人數眾多,職業病防治前景不容樂觀。
1.1職業病的特點
職業病的產生就是在工作過程中長期接觸致病因子而導致的疾病,越早發現治療效果越好,反之則越糟糕。不少上班族一開始針對職業病了解不多也并不在意,采取不理會政策,到最后往往悔之已晚。職業病最大的特點則在于從事類似工作的人群,大多數都會患病,而不是極個別。
1.2患病人數多,形勢日趨惡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聽到的最多的職業病就是塵肺,其次危害性較大的就是職業性放射性疾病,包括在醫院放射科工作的醫生和實驗室接觸放射源的人員易患這種疾病。以建筑工人為代表的農民工群體在炎熱的夏季極容易患上中暑、脫水等職業病。現如今,職業病的種類也在增加。人們在所從事的工種中接觸到致病的物理因子或化學因子,也容易患上職業病。
2.職業病的防治
2.1三種預防方式
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要求工作單位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通過改變環境來減少外界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從根本上起到預防作用;與此同時,各工作單位還必須加強對員工進行定時的身體檢查,一旦發現職業病的跡象,便馬上開始治療,另給予其一定的經濟補貼,或按照《工傷保險條例》給予患病職工以補償,從而減輕職業病帶來的人身傷害和經濟傷害,也給予他們物質上和精神上的慰藉。在此基礎上,對于已經患有職業病的人群進行全方位的治療以及后續的康復性治療,盡力幫助他們擺脫疾病困擾。
2.2職業病的治療
現如今我國對于職業病的治療還存在一些不足,因為這些職業病在治療上都存在著一些困難,根治的能行更是微乎其微。不過科技越來越發達,醫學發展速度也越來越快,專家們也都在嘗試著用研制一些新型藥物去預防職業病,還有更多高科技的儀器去治療職業病,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現象都會有很大的改善。
3.職業病防治的監管體系
3.1國家政府的監管政策
我國在2011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以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病危害,防治職業病,保護勞動者健康及其相關權益,促進經濟發展。同時,政府也出臺了《工傷保險條例》,維護職業病患者的切身利益。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對職業病防治工作重要性認識還不足,一味地強調經濟發展,相關法律法規沒有落實到位。由于在招商引資方面把關不嚴,導致許多未經職業病危害評估的企業開工投產,導致大量勞動者接觸職業病危害因素,職業病危害的前期預防沒有得到有效落實;個別政府在職業病鑒定和治療方面監管、督促力度不夠大,以至于部分塵肺患者到了跨省開胸驗肺的地步。從政府監管的角度看,地方衛生監管中關于職業病的監管體制尚未完全建成,部門之間的分工協作機制還不夠健全,監督執法人員不足,檢測執法手段和設備落后,信息渠道還不夠暢通。
為改變這一現狀,各地政府都建立了勞動衛生研究所,為職業病的預防、檢測、治療提供了保障。我國也將持續出臺一系列法律法規來規范勞動衛生的各個方面,讓人們能夠預防職業病,患病后能夠治好,患病后能得到補償。
3.2企業層面的管理
目前尚有不少企業(特別是高危行業,如煤炭、化工、防治和建筑業等)不重視職業衛生防治工作,沒有切實履行國家規定的職業病防治責任,對從事易受環境影響而患病的職工沒有給他們購買合格的勞保用品,讓他們得到有效的保護。另一方面,為節約成本,更快地將勞動力投入使用,企業職工沒有進行上崗、在崗的職業健康培訓和定期體檢。由此一來,企業職工的合法權益變得不到保護。近年來,隨著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企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國家制定的勞動保護制度也相應發生了改變。企業的勞動保護制度也在逐步完善,職工的切身利益也將得到保證。
3.3人員因素
現如今,職業病患病的重點人群是農村進城務工的流動勞動者,他們文化水平低,預防職業病的意識薄弱。而且,企業為節省培訓成本,很多務工者都未經過培訓便上崗操作,以至于成為職業病的高危人群。企業的培訓不到位,特別是未使全部職工掌握其崗位存在的職業病危害因素及其對自身健康的影響。由于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文化程度低,對企業對于職業病的相關公告或警示內容不一定理解并引起關注。并且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法律意識淡薄,在患病之后不懂得如何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勞動者缺少職業病防護相關知識的培訓,應該是勞動者掌握職業病危害知識水平較低和患病率極高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4.職業病防治對策
4.1政府層面
我國政府應當對職業病防治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將其作為年度區域業績的考核項目。主要領導要對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負責,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位。若發生職業病爆發等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應對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問責。在對企業工作的監管方面,政府部門可以采取相應措施要求企業組織學習職業病防治法,加大對職業病防治法的宣傳力度,同時采取措施加強職工對職業病的認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此外,當地勞動保障機構要逐步加強對企業用工合同的監管力度,防止企業在勞動合同上做手腳。并且應派代表常駐企業,積極宣傳相關法律法規,并為廣大職工提供咨詢和力所能及的幫助。
4.2企業層面
企業方面除了需要大力宣傳法律知識之外,還應該從自身的問題做起。企業應進行技術革新,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和設備,積極探索治本之策,加快推進產業技術升級。依靠科技進步,有效開發高科技技術,減少人工作業時間。
4.3人員層面
提高衛生人員素質,是解決問題的又一重要途徑。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職業病的防治與檢測能力也在大大加強。社會上也應該加大對衛生服務人員的培訓, 幫助那些已經患有職業病的病人早日重獲健康。在醫療衛生機構設立咨詢點,解決他們的疑問。定期進行職業病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早康復”。定期舉辦法律知識講座,宣傳職業病防治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勞動者法律意識和職業病防治意識,使廣大勞動者能夠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對于企業領導的培訓同樣刻不容緩,讓他們了解職業病防治的重要性,明確作為企業負責人所承擔的法律責任,在社會的監督下,履行自己的職責。
5.結語
本文對我國的職業病防治監管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既看到了我國在法律制度的監管方面和社會的扶持力度的缺陷和不足,也展望了未來我國對監管體系的完善和社會各界對職業病的關注情況。隨著我國醫療衛生的進一步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職業病的患病比例將持續下降,社會對于職業病的關注也將會逐步上升。 [科]
【參考文獻】
[1]劉定福,陳國華等.職業病預防[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9.
[2]卞耀武,張懷西,殷大奎等.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條文釋義.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