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中職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現狀,并指出存在的弊端和產生的不良后果。提出了把識圖作為教學重點的理念,同時對化解弊端的策略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職;機械制圖;識圖;分析;對策
機械制圖是研究繪制機械圖樣的原理和識讀方法的一門傳統基礎課,也是一門工具課。機械制圖是機械類中職生最先要求掌握的課程,其內容較多,可劃分為繪圖和識圖,兩者雖有聯系也存在差異性。機械制圖的圖樣被稱為工程界的語言。能否快速準確識讀圖樣,對學生學好后續的專業課及以后的就業都至關重要。為此,中職的專業教師都深感責任重大,盡管嘔心瀝血,想盡辦法提高教學質量,卻始終效果不佳。筆者從事機械制圖的教學,對此也頗有感觸。所以,很有必要對機械制圖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并找出相應的對策來化解存在的弊端。
1.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1.1教學效果不理想
機械類的學生一進校門就學制圖,從制圖基礎知識,相關的標準開始,到投影原理和基本體的表達與識讀,再到繪制出圖樣和能識讀工作圖,需要學習的內容太多。教師希望學生既能繪圖又能識圖,但學生學了后面卻忘了前面。有部份學生,甚至到了畢業還既不能識圖更不會繪圖,與教師的愿望相差甚遠。為什么會產生這個現象呢?這是因為中職生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和接受能力不強的弱點,機械制圖需要立體幾何的知識,學生沒學過,又是剛進入職校知識儲備不足。與此相反,機械制圖是公認的教學難度較大的課程。許多規定劃法、尺寸標注、公差配合都要牢記,并能熟練運用,要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這些制圖的技能的確難度很大。
1.2制圖課制約了其他專業課的展開
中職生在校學習時間一般為二年,其余時間在外實習,而制圖課的教學要安排兩個學期。有關制圖課的教材均用大量篇幅介紹繪圖的內容,把識圖放在繪圖之后,教師一般在第二個學期才開始教零件圖和裝配圖識讀。這樣就使學生過多糾纏在繪圖的教學之中,遲遲不能準確識圖。而學習其他專業課,真正需要的是識圖而不是繪圖,結果導致其它專業課受其拖累或無法展開。如機械類的車工、銑工、鉗工等課程的教學,均安排在第一、二個學期開始上課,都需要識圖來幫助,識圖這一關過不了作業的練習和實操工件的制作將成為空話。
1.3所學內容與學生就業導向不符
常規的機械制圖教學繪圖占據主導地位,從教學的內容和學時的占用都是如此。一些教師按照教材的先后順序,不折不扣的耐心教學,而學生還天真的認為畢業之后會有很多繪圖的工作需要做。很顯然,忽略了學生的就業定位。中職生畢業之后一般都在生產一線當技術工人,工作的任務是看懂圖紙,按技術要求制作出合格的工件。這樣就盡到了技工的本份,就能拿到應有的報酬。那些在流水線作業的工人甚至連圖紙都不用看。所以,學生在校沒有必要一定要學繪圖,對以后的工作也未必能起作用。
1.4制圖課占用的學時過多
機械制圖課程的學時多達百個,比一些專業課的學時還要多。必須指出繪圖和識圖的能力,不等同于專業技能水平,只是為學習相關的技能提供幫助,起一個中介的作用。例如車工,識圖是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設計者的意愿,真正的技能水平表現在機床的操作、工量具的使用及按時完成工件的制作。專業課的理論學習和實操訓練更需要寶貴的學時,把學時過多的放在制圖的教學上不盡合理。另外學生在校期間還有軍訓、運動會、歌舞比賽等,學時更顯得珍貴。難怪有的教師感嘆:機械制圖是在浪費學時。
從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機械制圖的教學是讓綜合素質較差的人去學難度較高的技能。同時,最主要的繪圖又屬于學非所用。采取什么辦法能解決弊端,很值得我們深思。
2.搞好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對策
針對制圖教學中出現的弊端,一些教師和學者均提出了許多解決辦法。例如:精心準備教案、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包括多媒體在內的多種教學方法等等,這些對制圖課的教學能起一定的功效。但最重要的還是改變思路,把教學的重點放在識圖上,化解弊端應從以下幾個環節入手。
2.1明確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目的
機械制圖課程教學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學生繪圖、識圖都要掌握,還是有主次之分,許多師生都感到迷茫。從制圖二字來看大約理解為繪制圖樣或制造圖樣;從有關的制圖課程教材的內容和編排的順序來看,都是則重于繪圖。可見,機械制圖的教學目的給人的感覺就是要繪制出合格的機械圖樣。這樣的定位對于擬從事機械設計工作的高校生來說是正確的,但對于中職生而言是學非所用。其原因有:一是從學生的就業導向來看,屬于企業生產一線的技術工人,而不是從事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換言之,中職生更需要識圖、而不是繪圖。二是從在校期間的課程安排來看,迫切需要學生能快速識圖,為學好其他專業課鋪平道路。三是從識圖與繪圖的難易程度來看,識圖比繪圖更容易學會,識圖舍去了許多次要的內容,符合中職生綜合素質差的特點。所以,中職機械制圖教學的目的是以識圖為重點,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快速提高學生的識圖能力,為中職生當前的學習和今后的就業服務。此目的也體現了職業教育和機械制圖教學大綱的精神。
2.2采用先教識圖后學繪圖的辦法。
常規的制圖教學從基礎知識學起,最后才是識讀零件圖和裝配圖,這樣的順序不合理。先教識圖的做法,則從零件圖的識讀開始,學生第一堂制圖課就學識圖,讓學生帶著疑問和不解去思考問題,尋找正確的答案,去聽老師的講解。教師開始可選擇較簡單的零件圖,從圖中的投影原理、尺寸標注、相關標準和技術要求,進行分門別類的講解,同時運用實物模型、掛圖和多媒體的三維動畫演示,這樣便于學生快速掌握識圖的知識。若學生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學會識圖,同樣可以再學習繪圖,這樣做只是先后順序的不同,不影響學生的整體知識結構。還有一些學生是工學結合或兩年學制的,更有必要先學識圖。此法也符合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2.3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與制圖有關的教材都用了較大篇幅,介紹繪圖的基本知識、基本體與組合體的表達和裝配圖等內容。編者是考慮到教材的完整性,為了適應不同學習能力,不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為了化解學生個人能力差,學習時間短,同時又要快速提高識圖能力的矛盾,教師對教材應分清主次,對內容進行必要篩選。一些幾何畫法、繪圖基礎知識和裝配圖等可只作簡單介紹或忽略。重點是投影基礎、專用符號、規定劃法以及如何從平面圖想象出立體的實物形狀等。教學內容選擇的原則必須為學生的識圖服務。
2.4以零件圖為突破口
零件圖是加工零件的依據,無論從尺寸標注、公差配合及技術要求等方面都要求做到精準無誤。零件圖最大限度的反映了設計者的意愿,是識圖的關鍵環節。學生只要讀懂了零件圖,就可以進行工件的加工制作,就為以后的專業課學習鋪平了道路。所以,教師在學時的安排,教材的選擇上都要以此為重點。
3.結束語
中職機械制圖的教學,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整體發展趨勢還是好的。有的優秀學生確實能做到既會繪圖又能識圖,不過這畢竟是少數。本文提及的教學的方法,如先教識圖后學繪圖和以零件圖為突破口等是筆者的經驗總結,比較適合中職的制圖教學。在教學中不斷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做到好教、好學、好用、夠用,為企業培養優秀的技工,是每一位中職教師應盡的義務。 [科]
【參考文獻】
[1]杜吉陸主編.機械制圖[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3.
[2]魏勇主編.機械識圖與AOtOCOD技術基礎實訓教材[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7.8.
[3]何寧主編.工程制圖與機械常識[M].電子工業出版社,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