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電子技術課程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但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所需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進行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分析法”、“現場教學法”、“項目引領法”等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實踐,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電子技術;啟發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法;項目引領法
1.教學現狀
目前,大多數中專學校的電子技術課程仍然是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教學,注重知識的傳授,采用的是“灌”、“輸”,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方式接受現有的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學習興趣可言,因而也就談不上對學生進行科學思維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對學生進行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傳統教學模式依附于知識體系的課堂講授,中專學生本來就基礎理論知識差,對理論知識的學習不感興趣,中專生感興趣的是動手實踐,這也是中專教學的特點。如果中專教學不重視知識應用的培養,不注重動手能力的提高,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存在時間、內容上嚴重脫節的問題,久而久之,實踐過程中就不能運用好理論知識,學生就對理論課的學習也就失去興趣。
電子技術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還是停留在定理定律驗證、簡單電路焊接、元件的測試等簡單實踐,缺少新器件、新技術的引入,或者是教師直接把整個實踐過程詳詳細細寫好,給學生講解得清清楚楚,讓學生依葫蘆畫瓢,按老師講的一步步去做;有的甚至先把線路連接好,只讓學生看,不讓學生動手。導致學生在實踐教學中難以有動手操作的機會,獨立操作自由度幾乎為零,導致學生的專業動手能力極差,根本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近年來,隨著中專學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實踐訓練設備難以滿足教學需要,配套的實訓硬件設施建設也沒有相應跟進,導致實訓設備緊張、老舊,場地不足。實訓時學生5~6人一組,許多學生無動手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實作技能得不到提高,直接影響實訓教學質量。
2.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
根據目前本門課程的教學現狀,我們必須在教學方法上進行改革,有針對性地選擇“案例分析法”、“啟發式教學法”、“現場教學法”、“項目引領法”等教學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2.1案例教學法
電子技術課程涉及的范圍非常廣泛,包含電路、電機與繼電接觸器控制,安全用電,電工測量,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集成電路等電子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的電氣設備和電子產品,如日光燈、電風扇、穩壓器、音響放大器、收錄機等。了解這些電氣設備和電子產品的原理,進行安裝和維修,是中專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可以在日光燈管的實驗中,聯系生活現象,簡單地介紹判斷燈管好壞的方法;聯系環保節能,在提高功率因素的實驗過程中現場提問,加深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印象;也可以在擴音機電路的實驗中,在教室的講臺上放上音箱,讓完成實驗的學生直接能夠聽到從音箱里放出來的音樂,這對學生是一個激勵,也是對完成實驗學生的一個肯定,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
2.2啟發式教學法
電子技術課程內容廣泛,涉及現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是工科各專業的技術基礎課程,是學好后續專業課程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給學生介紹所學專業中要用到的電子技術的知識,讓學生認識到以后從事的專業工作,與電子技術課程知識緊密相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對電子電器專業的學生,可以介紹各種家用電器中的電子知識,并多提供一些電器的基本檢測和基本操作技能訓練,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3現場教學法
充分發揮合作企業的設備資源和技術資源優勢,把課堂搬到合作企業,把課程中學校教學實訓條件不完備的項目搬到企業學習,由學校專教師或者企業兼職教師對學生進行講解,指導學生實習,讓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下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4項目驅動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可以以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為載體,結合一些生活中實用的事例,創設情境、設定項目進行教學。例如在搶答器或者計數器的實驗中,我們可以事先布置一個項目,讓學生設計出一個搶答器或者計數器。之后,引導學生尋找與該項目相關聯的理論知識,并讓學生先自學,然后老師再進行知識總結,幫助學生解決整個設計過程中的困難,直至完成整個項目。
3.提高教學效果的對策
3.1制作精良的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
傳統的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方法單一,只是通過粉筆、黑板和教師的講述來講解所有的授課內容,這也是造成學生對本課程無法產生學習興趣,覺得知識難懂,厭學的重要因素。同時,課程的理論知識多,許多概念抽象,難以理解。在許多重點、難點內容上,即使教師和學生花了足夠的經歷在上面也難以達到預定的教學目的和效果。對于許多重點、難點內容如果制作出精良的多媒體教學課件,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就可以化抽象為具體。就可以把文字、動畫、圖像制作成圖文并茂的一體化課件,用生動豐富的畫面和音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便于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另外,多媒體課件的使用,還可以解決在課堂上板書所花時間過多的問題,使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
3.2利用虛擬軟件進行仿真實驗
利用虛擬軟件可以實現仿真實驗。虛擬軟件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計算機屏幕實現實驗演示。輸入不同參數數據,計算機可自動計算結果、顯示變化過程和圖像波形。學生在課堂上就可直接地觀察到參數變化對實驗過程的影響,對比較復雜的實驗過程還可以重復演示。
通過虛擬仿真實驗既可以解決實驗內容多、學時少的矛盾,又可以減少實驗成本,而虛擬仿真實驗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認知,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很好地促進學生對理論的掌握和對概念的理解。在授課過程中利用虛擬軟件進行仿真實驗,可以讓學生感覺到理性思維中的生動有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3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闊學生眼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教師不但要教給學生最新的知識,更要教會學生如何獲取知識;不僅要重視自身的教法,更要指導學生的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專業網站,例如中國工控網、中國自動化網等,引導學生如何正確獲取自己所需的專業技術資料,拓寬學生的眼界和思路,培養自學能力。此外,學校的電子技術課程已被立項為精品課程,應加強電子技術精品課程建設,以精品課網站為平臺,讓學生通過了解本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大綱,教學安排等相關學習內容,也可以通過網站觀看授課視頻、教學課件,預習或者復習鞏固以前所學內容,與老師進行網絡答疑,進行專業知識交流。 [科]
【參考文獻】
[1]王海紅.淺談電子課程改革與理實建設一體化的關系[J].內江科技,2010,30(2).
[2]張一千.項目教學法在電子技能訓練中的運用[J].林區教學,2011,(8).
[3]楊俊蓮,王玉湘,張明月.對電子技術課程改革的探索[J].遼寧中專學報,2009,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