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結合筆者多年的工作經驗,主要對縣級環境監測站質量管理進行了探討,可供大家參考交流。
【關鍵詞】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存在問題;有效措施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環保意識普遍增強,環保形勢日益嚴峻。環境監測是我國環境保護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為環境管理和決策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是不可或缺的??h級監測站作為環境監測的基礎站更是任重而道遠??h級監測站主要承擔著基層地區環境質量監測、污染源監督性監測、應急監測、執法監測、減排監測、重大環境專項調查與監測以及其他為環境管理服務的各項臨時性監測任務等。因此,縣級環境監測站如何加強監測質量管理,提高監測技術水平,更好地為環境管理提供技術支持,顯得尤其重要。
1.提高縣級環境監測工作的必要性
環境管理必須依賴環境監測,環境監測必須為環境管理服務,這是指導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方針。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連續監測、定時監測與嚴格的環境監測質量管理相結合,才能真正準確地反映當地的環境狀況,才能有針對性地加強環境監督管理。我國大部分污染型鄉鎮企業一般分布在縣、鄉兩級行政區域之內。因此搞好縣級環境監測,提高監測質量就顯得更為重要。環境監測實質上是一項政府行為,是各級政府部門強化環境規劃、協調、監督和服務職能的重要陣地,是運用監測技術手段對一切違反環境法律、行政規章和管理制度的行為進行監督,為環境執法提供科學依據的過程??h級環境監測站是我國環境監測體系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承擔的環境監測任務較為繁重的監測機構,如何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的質量管理,提供科學、及時、準確的監測數據,對全面掌握環境質量和污染源動態變化,特別是鄉鎮企業污染源動態變化,處理污染糾紛和科學研究都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縣級環境監測站能力建設存在的問題
2.1監測經費不足影響監測能力建設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監測工作量成倍增加,各類物品、藥品、儀器、儀器消耗及維修價格大幅上漲,但不少縣級監測站業務無財政支持,業務經費很少或沒有,大多數縣級監測站經費從局財務列支,局本身在財政負擔比較重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的工作運轉就不錯了,根本不可能拿出太多的錢投人環境監測的能力建設。因此,經費的不足成為影響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的直接原因。
2.2 監測站人員素質水平和業務水平不高,專業技術人員不足
由于縣域管理的局限,致使縣級環境監測站缺乏環境監測專業技術人員, 除少數科班出身外,不少都是從別的專業改行或半路出家,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學習和培訓,致使縣級監測站人員素質和業務水平整體不高。所以,即使監測站配備了一些科技含量較高的儀器設備,也因為缺乏專業人才而被擱置一邊。因此,專業技術人員的質量和不足也影響監測站能力建設的推進陰。不少監測站未能完全按照計量認證操作,缺乏有效的質量保證管理體系。
2.3縣級站能力建設發展不平衡,水平參差不齊, 差距大
由于各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一,特別是當地政府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的認知度和重視程度不同,導致各站發展極不平衡??傮w來說,不少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環境監測工作重視程度不夠。
2.4環境監測能力整體水平較低、手段較落后
大多數縣級站監測項目較少,主要以常規監測為主,監測的深度和廣度跟不上形勢發展的需要。一旦遇到環評、應急監測等特殊項目,不少項目求助地級市或其它有資質實驗室幫助,大大影響了工作效率, 甚至影響環境保護部門的地位和形象。絕大多數縣級站監測手段落后,主要以比較原始的手工監測為主,監測準確性、時效性達不到規定要求。
3.提高縣級環境監測質量的有效措施
3.1 增加資金投入,搞好物質保障
地方政府及縣級環境監測站的行政主管部門,必須對縣級站加大資金投入,逐步購置必要的儀器、設備和質量優良的化學試劑,確保監測質量。
3.2 加大對監測人員的培訓力度,努力提高監測能力
縣級環境監測站普遍存在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的現象,學歷偏低,監測技能水平不高,加強對監測人員的培訓是當務之急。應建立健全對環境監測站人員的培訓制度,培訓考核合格者,發給監測上崗證,有計劃地規范培訓,形成制度。
3.3 加強縣級環境監測站全面質量管理
有了物質和技術的保障,縣級環境監測站關鍵是要加強質量管理,積極推行全面質量管理制度。環境監測成果的質量是監測站各個環節、各個科室全部工作的綜合反映,任何環節、任何個人的工作質量都會不同程度地直接或間接影響監測成果質量。因此,縣級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必須要有強烈的責任感,帶著嚴謹、科學的態度投身到監測工作之中,做到監測數據準確、可靠,經得起考驗,并逐步達到“三全要求”,即全站人員參加質量管理,全過程實行質量控制,全站人員納入“質量第一”的軌道。
(1)要求全站人員參加質量管理。抓好全站人員的監測質量管理教育,讓每一個成員都知道監測質量的重要性,并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思想。在工作中監督每位監測工作者嚴格按照環境監測技術規范的要求,做好本職工作。
(2)要求加強環境監測全過程的質量管理。環境監測主要包括布點、采樣、現場工作、運輸、交接、分析、測試、數據報告和審核等環節,必須嚴格控制各個環節的質量關。監測站質量負責人要隨時對每位監測工作者的分析工作進行跟蹤檢查,用已知濃度的物質去檢驗化驗員在分析過程中有無弄虛作假等現象;隨時抽查化驗員在分析樣品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是否認真完成,如校準曲線的繪制、五日空白樣品實驗是否達到要求等,真正形成一個綜合性的質量管理體系。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重在提高”的原則為指導,努力提高環境監測質量。
(3)要求全監測站加強質量管理。要提高環境監測成果的質量,就必須將分散在各科室的監測質量管理統一起來,并明確各科室的質量管理目標和責任。根據自己的工作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守則》,并按照《質量管理守則》嚴格執行,制定嚴格的質量責任追究制。加強各科室之間的協調配合,全面提高環境監測質量。全站要運用科學的方法,堅持實事求是,科學分析,用事實和數據說話的原則,用事實反映質量問題的態度,齊心協力,不斷提升環境監測技術、設備水平和專業人才素質,不斷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為依法保護環境,制定切實可行的環保政策提供及時、科學、準確、切合實際的監測數據,為我國的環保工作做出貢獻。提高縣級環境監測站監測質量的方法和途徑是多方面的,但每位監測工作者不斷提高自身的監測技能,加強職業道德修養,牢固樹立“科學監測、誠信監測”的核心理念,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原則,做好本職工作,是搞好環境監測工作,提高環境監測質量的關鍵。
4.結語
縣級環境監測站是環境監測系統的基層單位,加強它的質量管理是十分重要與必要的??h級環境監測站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帶動所有監測人員積極參與,提高監測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公正、準確,確保監測報告的正確、及時,提高環境監測的工作效率,在最大限度上減少工作誤差。
【參考文獻】
[1]劉建琳.環境監測的全面質量管理[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01,13(1).
[2]劉虹.論加強環境監測質量管理[J].中國環境管理,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