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1世紀以來,我國的經濟飛速增長,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目前很多城市都開始重視園林綠化,要保證城市建設穩定正常的進行,做好園林綠化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雖然近年來城市園林綠化量逐漸增加,人們的居住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園林綠化仍然存在缺陷和問題,最明顯的就是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例如不根據實際情況盲目選擇樹種或者盲目跟風等,造成我國園林綠化工作缺乏科學性。本文將就園林綠化植物選擇和配置問題展開探討。
【關鍵詞】園林綠化;植物選擇和配置
0.引言
近年來我國各個城市開始加大園林綠化見著力度,大大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但是園林綠化仍然存在問題,浪費了大量人力和財力,并且沒有達到預計的綠化效果,主要原因是我國園林綠化仍然沒有科學規范的植物選擇與配置方法。城市綠化需要多種品種的植物有層次、有韻律的組織起來,要科學的進行植物選擇和配置,還要兼顧美觀性和藝術性,盡量營造優美的景觀效果,力求獲得社會、經濟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因此必須根據城市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并進行科學合理的配置。
1.城市園林綠化存在的問題
1.1外來植物較多
城市在開展園林綠化工作時,為了追求時尚或者可以模仿別人,引進大量的外來植物,實際上本地生態環境會因為這些外來植物而受到影響,因為這些外來植物和本地植物的產地、習性都不同,將會打破本地生態環境的平衡性,而再要獲取平衡是非常困難的,需要較長的時間,再加上外來植物可能不適應本地環境,要依靠外來植物達到園林綠化的效果,將會花費更多的人力和財力,對城市生態建設有不良影響。
1.2太過模式化
社會發展逐漸和世界接軌,而城市園林建設也是效仿成風,使得城市園林綠化變得模式化,例如灌木種植的大修建、大色塊以及種植大面積的草坪并加上雕塑等,這些模式化的園林綠化讓城市失去了個性。
1.3樹少草多
為了提高綠化面積,城市大面積種植草坪,但是實際上并沒有增加生態效益,綠化量也沒有明顯增加,現今的城市人口多,人均空間較小,如果單靠大面積的草坪進行綠化,無法滿足人們對舒適生活環境的需求,也讓城市缺乏立體空間的層次感。現在很多城市雖然有大面積的草坪,但是人們卻無法在草坪上活動,只能在很小的空地或者小路上休息和散步,盲目修建草坪不僅沒有給人們帶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反而減少了人們的活動空間。再則,同面積的喬灌木和草坪,后者的管理費用達到了前者的5倍,但是生態效益遠沒有喬灌木米明顯,大面積修建草坪只會大面積減少喬灌木的面積,對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有不利影響。
2.園林綠化植物的選擇原則
不同的園林植物有不同的習性和生態特征,例如它們的葉子、果實、花朵等在不同的時期都是不盡相同的,要科學合理的選擇園林綠化植物,首先要做好樹種調查工作,針對城市實際選擇合適的綠化植物。
2.1突出城市特色
園林綠化植物選擇要充分突出城市特色,例如河北省圍場縣,處于內蒙古高原、大興安嶺交界處,有大量的溝谷和險峻的山峰,結合民族文化和當地的狩獵文化,在綠地上種植了云杉、白樺和蒙古櫟等樹種。簡單來說,要根據場合、區域、目的的不同靈活選擇。例如天安門廣場就采用了油松作為綠化樹種,給人民英雄紀念碑做了很好的陪襯,將中華民族堅強的革命精神鮮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知道,青島街道種植的是懸鈴木,而我國很多其他城市如大連、上海和南京等采用的也是懸鈴木,讓人缺乏新鮮感,沒有體現出城市特色。要在符合自然規律的基礎上盡量有所創新,例如河北承德可以采用白樺,北京可以采用白皮松,而赤峰可以采用國槐。
2.2適應當地生態環境
我國的氣候條件比較復雜,因此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自然條件選擇不同的樹種,考慮樹種可以承受的極限條件和最佳條件,各種氣候因素例如年降水量、均溫等都會對植物的生長和分布產生影響,因此要以當地平均濕度、平均溫度和土壤酸堿度等作為選擇樹種的指標,土壤、溫度和濕度條件是決定特定樹種的因素,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鄉土樹種”,這些樹種能夠適應當地生態環境,不需要花費很大的精力進行維護,因此可以節約成本,并且采用鄉土樹種能夠讓園林綠化更有效率,效果更好。以河北承德為例,云杉、白樺等都是鄉土樹種,因此在園林綠化中可以適當采用。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引進一些外來植物以保證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如果外來樹種能夠適應當地生態環境,也將為綠化工作帶來很大幫助。城市中建筑物之間的空間是一個個小氣候環境,這些環境為外來樹種的生存提供了條件。
2.3滿足園林綠化需求
不同的園林要選擇不同的樹種,體現出因地制宜的綠化理念。我國北方冬季時間長,如果采用的綠化樹種樹齡較長,要產生綠化效果就需要很長時間,如果采用速生樹種,產生綠化效果所需時間大大減少。又如一般行道樹要選擇生長速度快、美觀、枝葉茂盛、壽命較長的樹種;而在庭院或者公園中,一般要選擇壽命較長的樹種。但是盡量將長壽樹種和速生樹種有機的結合起來以保證生態環境多樣性,園林綠化所采用的樹種應是無毒無臭、具有很強的抗風能力、不會產生飛絮污染的樹種,但是樹種的優點都是相對的,要在城市園林綠化的過程中淘汰適應性不好的樹種,選擇性狀優良的樹種。很多城市在開展園林綠化工作時,只考慮眼前效果,對樹種的適應性、抗性等不甚了解,樹種生長一段時間后就可能患病、死亡或者生長緩慢,影響綠化效果。
3.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原則
3.1保證植物健康生長
由于不同地區濕度、溫度、土壤等條件都不同,要在滿足植物生長特性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植物,這樣植物才能夠健康生長,保證園林綠化的效果。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樹種,讓園林更具觀賞性。例如在光照不足的樹蔭或者建筑物背陽面,可以選擇云杉、冷杉等隱形植物;而在建筑物向陽面等光照充分的地方,可以選擇柳樹、楊樹等陽性植物;在城市工業區可以采用臭椿、旱柳等能夠吸收有害氣體的植物;在市區、醫院則可以采用圓柏、側柏等植物。
3.2滿足功能要求
園林綠化的核心就是植物,在滿足植物生長習性的基礎上要盡量滿足經濟性、美觀性和適用性,保證園林綠化植物能夠起到保護環境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根據環境選擇和其相協調的植物。對于植物的功能要求,例如在烈士陵園中就應該選擇翠柏、青松等能夠營造莊嚴肅穆氛圍的植物。雖然園林綠化有很多方面的功能,但是地區不同,能夠發揮的具體功能也不同,例如城市綜合公園就應該選擇多種植物,例如色彩鮮艷的花叢、枝葉繁茂的樹木以及可以用于休閑活動的草坪等。
3.3滿足藝術要求
城市園林綠化植物要體現出自然美,和自然環境有機的融合在一起,要重視整體效果,不應太過強調少數植物之間的搭配。在開展綠化工作前先要制定完善的計劃,做好樹種安排規劃。不同的植物外觀、香味也不同,要合理的搭配,滿足大部分居民的審美需求。其次還要注意氣候變化給植物帶來的影響,根據氣候和環境變化,合理的安排植物配置,每年的不同時期都有不同的景觀,給人們帶來心曠神怡的感受。例如北方冬季植物顏色比較單調,因此可以采用金葉風香果、銀杏、白樺等不同顏色的植物,可以彌補植物色調單一的缺陷,形成優美的色調搭配,有效的增強季節感。
4.結束語
綜上,現今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的關鍵就是綠化植物的選擇和配置,這也是一項艱巨的長期任務,選擇植物要根據地區實際情況,綜合生態性、經濟性等原則,合理的選擇和配置綠化植物。 [科]
【參考文獻】
[1]王薇.粵北地區市政園林植物選擇及空間造景——以清遠市為例[J].現代園藝,2014,(10):88.
[2]唐義金.川西平原園林綠化植物選擇研究[J].綠色科技,2014,(07):158.
[3]王健.園林綠化喬灌木植物選擇與景觀應用研究[J].農業與技術,2013,(07):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