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是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集中供冷的開發商和運營商,通過利用電網峰谷差異,夜間制冰、蓄冰,白天融冰放冷實現制冷目的。冰蓄冷利用電力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平衡電力峰谷負荷,降低系統運行費用,提高區域能源效率并提升城市區域品質。
【關鍵詞】冰蓄冷;集中供冷;于家堡金融區
1.冰蓄冷技術的發展
冰蓄冷技術于上世紀初在美國研制,但直到八十年代世界性的能源危機,冰蓄冷的節能優勢才被世人所矚目,并得到廣泛的推廣使用。冰蓄冷利用電網峰谷之間的差異來平衡電網使用效率,使用戶投入較低的費用,保證白天的供冷需求。我國從九十年代開始引進冰蓄冷技術。所謂冰蓄冷區別于傳統制冷系統就是多了蓄冷功能,一般制冷系統在夏季開啟后制冷便轉換成冷風走中央空調送入各區域,而冰蓄冷則是在晚上開啟,通過制冰、蓄冰,在白天融冰放冷,達到不開或者少開制冷系統依然能實現供冷的作用,這樣一來,利用白天和晚間的電價差實現節省資金、達到供冷要求。
我國任何一個電力緊張的城市,夜間的電力都是過剩的,而電能的發、供、用是同時同步的,發出來的電是不能儲存的,晚上沒有用戶用電,發出來的電就白白浪費了。為此國家和各地區就采取了峰谷電價政策,即削峰添谷;核心就是白天用電價格高,晚上用電價格低。冰蓄冷系統可以減小附屬設備的容量或者功率,減少了設備投資費用。2010年11月,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聯合發文,針對電力需求提出了管理和激勵措施,其中就有“將推動并完善峰谷電價制度,鼓勵低谷蓄能”等要求。這樣看來峰谷電價差價越大,經濟效益越顯著。2011年9月8日國務院正式出臺《“十二五”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中已經明確將“冰蓄冷”作為重點推廣應用的節能減排技術。
2.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集中供冷市場概覽
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位于天津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的核心地段,占地3.86平方公里,總建筑面積950萬平方米。于家堡金融區將建成集120個市場會展、現代金融、傳統金融、教育培訓和商業商住項目,成為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的金融區,為高級商務人士提供人文親和、生態宜居的低碳城市。作為首個APEC低碳示范城鎮,于家堡金融區以“打造綠色生態區域”為目標,以綠色建筑優化設計與低碳先進適用技術集成為支撐,通過優良的城市環境規劃和綠色建筑設計,實現綜合體內的全面低碳排放,甚至是局部區域的“零碳排放”。
為了打造低碳經濟,于家堡金融區規劃建設八座供冷中心,分別位于八個地塊的地下空間,而地面部分均為城市綠地,該八座供冷中心服務面積約690.7萬平方米,占規劃建筑面積的72.9%,主要為商務辦公樓宇提供集中供冷,可大大節省企業的投資。該區域采用冰蓄冷的方式進行“集中供冷”,利用城市綠地的地下空間建設“供冷中心”,為區域內大廈進行“集中供冷”,這種新的供冷方式,不僅可以為企業節約資金,更能節能30%-35%。能源中心通過冷機和蓄冰設備在夜晚進行制冰,在日間利用冰進行制冷,然后通過供冷管網將冷水輸送至換能站,換能站送冷給樓宇,同時交換樓宇內的熱量,通過以上步驟,客戶樓宇可以享受舒適的供冷服務,既可以節約成本,又充分利用電網能源,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于家堡金融區由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擔設計、投資和建設該區域集中供冷項目,公司致力于為客戶提供高品質的供冷服務,包括建設區域供冷網絡,并以承諾的價格和能效,確保合資期達23年的可靠供冷服務。
冰蓄冷技術不僅僅是應對當前電力供應緊張形勢的有效手段,即便在電力供求平衡時期,仍然是電力需求側管理重要的移峰填谷技術措施。冰蓄冷技術可以移峰填谷和減少制冷裝機負荷,是緩解電力建設和新增用電矛盾的有效解決途徑之一。各地區也出臺了各項有關促進蓄冷空調工程發展的政策,推動了蓄冷空調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利用電力清潔能源,減少環境污染;削峰填谷,平衡電網峰谷負荷,優化電力資源配置;利用電網峰谷電力差價,降低系統運行費用;蓄冰時主機滿負荷運轉,系統效率高;易于實現低溫送風,提高室內空氣品質;系統更加靈活,負荷減少時,可以由冰槽供冷,系統運行更經濟;提高區域能源效率,降低對原始化石能源的利用和依賴,保持建筑外觀的整齊美感,提升區域品質,提升城市建筑風貌。另外,集中供冷設備占地面積小,節省樓宇空間,提升樓宇空間效益,而且智能化設計,客戶可根據需要調節冷量。
供冷中心投入使用后,將促進區域低碳經濟的發展,實現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起步區內全面低碳排放,降低區域人均和單位GDP的碳排放量,并為全球大規模低碳型商務中心的開發做出示范以及為低碳技術的普及提供實踐意義。
3.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集中供冷冷費定價
在對冷費定價時,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對北京中關村西區、廣州大學城、珠江新城、紹興開發區、天津市文化中心等大廈進行了調研,通過調研發現,目前國內集中供冷價格在0.6元/kwh-0.9元/kwh之間,其差異主要是由投資額決定。除了供冷費之外,有些供冷單位會按照平米收取配套費,即建設單位在建設供冷站時投入的管網、設備等資金的償付,有些開發商在建設大廈投入了供冷站建設的資金,后期集中供冷第三方運營公司在收取費用時便不再收取配套費。因于家堡金融區集中供冷站所有建設資金均有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投入,在后期收取費用時,除了供冷費外,還要按照平米收取配套費。
4.供冷費收取市場面臨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在對各樓宇溝通方面,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做了大量工作,除積極與供冷企業和各樓宇業主溝通外,政府方面也發紅頭文件力推該項目,并給予一定的政府津貼,但即使把冷價降低,依然不被普通商戶普遍接受,在對其他城市樓宇調研中發現,有些超大超高建筑還是建起了自己的一套中央空調系統,集中供冷企業在與樓宇業主進行談判與接觸時,也異常艱難。不過這種現象不難理解,從投資上看,投資方更關注投資額的多少,而不是能耗的多少,但政府希望區域內的企業能站在“環保節能”的角度考慮問題。
集中供冷系統是個復雜工程,需要根據建筑的具體情況進行經濟和環境分析,要考慮包括住房的入住率、能源的輸送效率、能源站的平均制冷效率、電價和調峰電價等多方因素。如果人少、輸送距離長基本不應考慮。可以說制約這種“冷資源”最大瓶頸是“規模經濟”因素,使用的人越多就越便宜,用的人越少就越貴。另外,電價也是決定冷氣成本的一大因素,如果夜晚的電費降下來,對無論是供冷企業還是對用冷客戶都將受益很多。作為金融商務中心,天津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以京津城際鐵路的引入為發展契機,實現與天津中心城區、北京協調互動發展的格局,這對于家堡金融區的發展有極大的優勢。于家堡京津城際鐵路將于2015年6月試運行,正式通車后,濱海新區商務核心區至北京僅需45分鐘,至天津市區僅需15分鐘。京津城際將大大縮短中心商務區通達京津的距離,另外除設有鐵路線外,于家堡站規劃建設的濱海B1、Z1、Z4三條地鐵線也將匯至于此。同時,于家堡金融區商業街也將于2015年6月開街,這將對于家堡金融區樓宇的租賃和銷售形成極其積極的影響,對推動了用冷量的“規模經濟”的形成。
5.冰蓄冷市場未來的發展
冰蓄冷運用廣泛,有較大的市場潛力,適合賓館飯店、候機、候車廳、體育館、影劇院等。更重要的是冰蓄冷比一般空調系統減少了二氧化碳和煙塵排放量,降低了全球溫室效應,對環保有重大意義。除了商務樓宇使用集中供冷,節能住宅的推進也越來越成為熱門話題。上海市約有兩成以上的開發商在新建樓盤時考慮施行集中供冷,通過采用集中供冷的“冰蓄冷”空調,一套100平方米的公寓月電費僅為400元左右,比普通住宅節電約三分之一。另外,業主還可附帶享受系統傳送的健康空氣、隱蔽的空調機體,恒溫的公共區域等好處。但比起商務樓宇集中供冷的實施,住宅集中供冷的發展還是面臨著困難:集中供冷建設資金的大量短缺,用戶沒有形成用冷習慣難以實現規模經濟,運行管理收費拖欠問題難以一時破解等。
蓄冷工程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迅速、白天高峰電力緊缺的北京、廣東和東南沿海地區,預計今后蓄冷技術將會在我國更廣大的地區得到應用和推廣。天津新金融蘇伊士環能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建設的一期供冷站將于2015年6月試運行,屆時將成為濱海新區于家堡金融區低碳綠色區域一大亮點。 [科]
【參考文獻】
[1]蘇汝鐸.冰蓄冷空調技術原理與市場前景.廣東建材,2009(7):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