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下通道,施工中除保證安全和質量以外,混凝土防滲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同樣,對于地下人行通道,混凝土防滲也必須引起施工人員的高度重視。在每一個地下工程中,都存在防水施工,而工程結束后,往往有很多工程,或多或少都存在漏水或滲水現象,這甚至成了地下工程的通病。因此,在施工前,有必要通盤考慮,制定一個合理施工方案和一個切實可行的工藝流程,來減輕或杜絕漏水和滲水現象。
【關鍵詞】地下通道;混凝土澆筑;防水防滲
地下通道,經常出現絕漏水和滲水現象。下面,就通過一個工程實例,探討一下這個問題。2013年,京滬路魯蘇界收費站拓寬,設計在右半幅修建一處通道,全長35米,內部凈寬1.5米,高2.8米.C30混凝土,防水等級為P10.由于此處地下水水位較高(1.5米),施工難度較大,故我們特作如下控制:(1)材料控制;(2)優化配合比;(3)施工工藝控制;(4)養護控制一材料控制。
1.材料控制
選擇合適和合格的材料,是施工質量的基本保證。根據工程防滲要求 ,水泥應為普通水泥或火山灰水泥?;炷练罎B性與混凝土密度和內部空隙大小一構造有關。細骨料盡量選用河砂,砂的繼配應符合規范要求。細砂有害雜質含量和減活性應符合要求,堅固性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粒徑大于5mm的骨料稱為粗骨料 。骨料級配及最大粒徑、強度及堅固性、有害雜質和針片狀顆粒等都應該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炷涟韬纤畱稀痘炷劣盟畼藴省返挠嘘P規定?;炷涟韬纤臋z驗項目有PH值、不溶物、可溶物、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堿含量等。混凝土養護水的檢驗項目有PH值、氯離子、硫酸根離子、堿含量等。外加劑是在混凝土拌合前或拌合時摻入,摻入量一般不大于水泥質量的5%,并能按要求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對于防滲混凝土,引氣劑再攪拌混凝土時,能引進大量分布均勻、穩定而封閉的微小氣泡。引氣劑可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減少泌水離析,并能提高混凝土的抗滲性和抗凍性。同時,含氣量的增加,混凝土彈性模量降低,對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有利。由于大量氣泡的存在,混凝土的抗壓性會有所降低。根據防滲混凝土的要求,摻合料摻加的種類和數量也應 符合有關規定的要求。粉煤灰的級別不應低于二級,摻加量不應大于20%;硅粉的摻加量不應大于3%。混凝土使用外加劑時,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外加劑的品種應根據工程設計和施工要求選擇。所選用的外加劑應有供貨單位的下列技術文件。(1)產品說明書,并應注明產品主要成分;(2)出廠檢驗報告及合格證;(3)摻外加劑混凝土性能檢驗報告。二是幾種外加劑復核使用時,應注意不同品質外加劑之間的相容性及對混凝土性能的影響。使用期應進行試驗,滿足要求后,方能使用。三是禁止使用對人體產生危害,對環境產生污染的外加劑。用戶應注意工廠提供的混泥土外加劑安全防護措施的有關資料資料,并遵照執行。四是對鋼筋混凝土和有耐久性要求的混泥土,應按有關標準規定嚴格控制混泥土中氯離子含量和堿的數量,當使用外用材料防水時,所用的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都應符合有關規定的標準。
2.配合比控制
防滲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定: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00KG/M3;摻有活性攙和料時,水泥用量不少于280KG/M3;砂率宜為35%-45%,灰沙比宜為1:2-1:2.5;水灰比不得大于0.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泵送時坍落度宜為100-140mm。水泥強度等級不應大于32.5MP,不得使用堿活性骨料。
3.施工過程控制
3.1施工前準備
混凝土澆筑前,基坑挖掘、基底密實度、排水設施、墊層鋪設、平整度、墊層標高等都應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按照設計及標準,固定好鋼筋籠,此時,應注意鋼筋籠的固定方法,鋼筋保護層厚度。接下來要支好模板,在混凝土澆筑前,應確保模板牢固,結合緊密,不漏逢、不漏漿。鋼筋籠和模板都要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后,方能進行下一步工作。
3.2混泥土澆筑流程
施工準備→混凝土拌制→混凝土運輸→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修補、清理、檢查→驗收→合格→結束。這個過程和普通混泥土施工過程基本一致,但應注意一下幾點:一是大體積混凝土應分層澆筑分層振搗,在施工中應采取正確的下料順序和下料方法,確保混凝土密實均勻。對鋼筋密集處,在混凝土沒凝固前,應進行第二次振搗,消除鋼筋下部等空隙,排除空氣,是混凝土更加密實,增強防水和防滲的效果;二是注意細部施工。施工中應連續澆筑,盡量不留施工縫,必須留施工縫時,應按規定設置。水平施工縫應加設止水鋼板,下一次澆筑前,應將原混凝土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干凈,先鋪水泥凈漿,再鋪30-50mm厚的1:1水泥砂漿或涂刷混凝土界面處理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進入界面的混凝土不能有離析現象,應防止粗粒徑混凝土進入界面。垂直施工縫應經設計院同意,加設止水鋼板或雨水膨脹止水條。澆筑前應將表面清除干凈,然后再表面涂刷一處素混凝土或界面劑,并及時澆筑混凝土;三是防水混凝土的結構的變形縫、后澆帶應先做防水附加層,在做大面積防水施工。穿墻螺栓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頭,螺栓應加焊止水片,止水片應雙面焊接。穿墻管迎水面應設置止水環,止水壞應雙面焊接。預埋件及基礎樁頭的防水結構應符合《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范》國標50108-2001中第五章的規定。
3.3其他防水措施
主要是卷材防水。卷材防水層應設在混凝土結構主體的迎水面上,貼高聚物改性瀝青時應采用熱熔法施工,鋪貼合成高分子卷材時采用冷粘法施工。采用外防外貼卷材防水時,應先鋪平面,后鋪立面,交界處因交叉搭接。底板墊層混凝土平面部位的卷材宜采用空鋪法或點粘法,其他與混凝土結構接觸的部位應采用滿粘法。厚度小于3mm的高聚物改性瀝青卷材,嚴禁采用熱熔法施工?;炷练浪畽z驗合格后,應及時做保護層。頂板防水層的細石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于70mm,防護層為單卷層時,在防水層與保護層之間設置隔離層。
4.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采用保溫保濕養護法。在常溫下,混凝土澆筑4-6小時候終凝前應覆蓋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大體積混凝土進行測溫,中心溫度與體表溫度的差值不大于25度,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之差不大于25度。保持濕潤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綜上所述,如果在施工中,嚴格按規范規定和 施工工藝流程操作,通道中的漏水滲水現象 就會消除。按上述工藝施工的京滬路魯蘇界收費站右幅地下人行通道,至今沒有漏水和滲水現象。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