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目前園林景觀設計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景觀設計建設的發展趨勢, 認為園林景觀發展應回歸到健康發展道路上,在合理平面布局的基礎上加強空間設計、強調地域特色的設計發展趨勢、遵循生態原則為園林發展方向、園林景觀設計日趨多樣化和低成本化。
【關鍵詞】景觀設計;地域性;空間設計;生態化
人類文明的發展創造了一種新的文明——生態文明。當下,各種園林城市、生態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建設一度成為了中國城市建設的熱潮。生態學專家認為, 任何城市都是自然、人文、生態結合的“生態城市”, 只不過有些城市生態合理, 有些城市生態惡化而已,因此我們要用全新的眼光建設生態城市。生態城市作為可預見的未來人類居住模式, 是建立在對未來社會、經濟以及技術可利用基礎上的,它是人類社會及其居住區發展的歷史必然趨勢, 也是為了實現全球、全人類持續生存與發展的必然結果。
說起園林景觀,現在國內很多都是盲目的拿來主義,忽視園林景觀建設的地域性園林景觀設計項目盲目照抄和照搬國外園林景觀設計的現象,目前無論是在城市景觀還是地產景觀領域都普遍存在。而且在自身建設時都不加以分析和消化吸收,僅僅采用盲目的拿來主義,使得目前我們看到很多園林景觀環境雷同,小品西洋化,植物配置也不考慮當地氣候,沒有自己的地域風格和特點,直接導致成本增加,環境養護和維護成本加大,而且也不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園林景觀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一門藝術,產品的標準化生產會損害其個性和應有的藝術特色。地產行業的景觀建設,在許多公司中已經制定產品批量化的標準, 就是為了減少從業人員的數量,追求高額利潤、追求快速出產方式,使園林建設像工廠的定型開發,如此標準化批量生產是導致很多景觀千篇一律的重要原因。
現代城市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優美的環境景觀。特別是現在人們對環境的審美要求越來越高,園林景觀的優美性包含著諸多內容,如詩情畫意、藝術感、文化內涵等方面。高品位的審美境界有助于少年兒童陶冶情操,上班族放松心情,老年人享受生活。因此我們在設計中必須滿足人與視覺環境的情景溝通和交融,促進建筑與環境的協調。
現在很多設計單位和設計師只追求平面構圖的優美,而不考慮空間設計。費盡心思創造出來一個看起來布局合理,構圖優美、動線流暢的平面,制作出的效果圖和平面圖也優美。但是直到景觀建設實施過程中或實施后,才發現往往不如設計時預想的那樣精彩。所以在景觀設計時特別是在進行平面布局過程中,要時刻審視空間上的設計,比如綠地有沒有起伏,場地有沒有抬高或者下沉等等,這些都是使一個景觀空間具有靈魂的重要一環。
園林景觀空間設計并不僅僅是圖紙上的形式表達,也不是刻意的起伏塑造, 而是對三維環境的思考,而且要滿足實用功能與文化內涵的需要。通過對居住區園林景觀中地形設計的初步探討,可以看到地形設計在居住區園林環境規劃設計中的重要地位,并且認識到地形因素的復雜性。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多樣,人們的審美觀也表現出不同的取向,鮮明的地域差異決定了必須打破地域城市園林景觀同質化的不正常差異。園林景觀固然可以相互借鑒,但景觀元素本身無論如何都不能脫離地域特色這一天生基因。只有在尊重地域屬性的基礎上解決景觀基本功能,吸收外地適合當地的景觀元素,才能取得創新自然的景觀效果。因此未來的園林景觀發展趨勢之一一定是融入當地的地域特色。
我們生活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各地區都有自己的地域特點,在每一個地方都能做出帶有原汁原味的、充滿地域風格的環境景觀,并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地域特色要體現本土特色,充分利用當地應有的資源,盡量用較少的人力、物力來建設園林景觀環境。
那大概可以從兩個方面體現地域特色,首先應充分挖掘和利用當地的石材,進行粗略的加工,既節約成本又突出當地特色風情。其次,在發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園林景觀環境過程中,植物既是園林景觀的重要構成元素,又是地域文化的表現形式之一。因此園林景觀的文化性可以通過多種造景手法體現,植物是園林景觀的基礎,而本土植物又根于地方文化。因此,以植物營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景觀是最富有生命力的。
當前,各國園林景觀發展的趨勢大概都是向著自然化、人文化方向發展,而園林景觀設計的中心就是人在自然中生活、自然更貼近人。認識到生態環境的存在與發展是人類文明的標志,這樣以研究人類與自然間的相互作用及動態平衡為出發點的生態園林設計思想便開始逐步形成并迅速擴張。生態園林主要是指以生態學原理為指導而建設的綠地系統。在此系統中,喬木、灌木、草本和藤本植物被因地制宜地配置在一個群落中,種群間相互協調,有復合的層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其不同生態特征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從而可以充分利用陽光、空氣、養分和水分、土地空間等環境資源,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和諧有序、穩定的關系,進而塑造一個人類、動物、植物和諧共生、互動的生態環境。隨著城市園林景觀的進一步發展,生態對城市環境的作用讓人們有了進一步認識。建設生態園林是園林景觀發展的必然方向。一些具體的做法,如在園林景觀中減少小品、道路、廣場等,以植物造景為主,增加群落景觀在園林中的應用。
隨著人們的審美傾向和生活需求變得更加具有差異性和獨特性。園林景觀建設正逐步走向多元化、復雜化和本土化。景觀建設一方面在深度上追求產品的精品化、個性化;另一方面,在針對大型的綜合項目的建設過程中,將有更多的專業參與到景觀中來。前些年景觀建設奢侈浪費的現象,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提高,會逐步趨向低成本的園林景觀建設。節約型的園林景觀建設將成為新的趨勢,因此節約成本將成為衡量園林設計是否合理的一個重要標準。對設計者而言,首先要考慮到設計能解決實際問題,而不是脫離項目本身的實際,刻意追求豪華奢侈的效果,這樣既不生態,對日后的維護也帶來很大的困難。強調設計的可實施性和維護管理成本的節約,將是每一個設計師或園林景觀建設者必須面對的挑戰。
通過園林景觀建設者們的思考和總結,一定程度上會避免前些年盲目跟風、豪華奢侈的重復建設。未來園林景觀的發展會逐步走上生態化、多元化,且突出地方特色的健康軌道。園林景觀項目的建設會更多地考慮人們使用的舒適性,更多地滿足使用者的要求,并反映當代人的價值觀和審美情趣。設計者要多從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并不斷地總結和反思,同時結合各種新思想和新理念,才能建設出可持續發展的經典園林景觀。 [科]
【參考文獻】
[1]俞孔堅.節約型城市園林綠地理論與實踐[J].風景園林,2007.
[2]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中國低碳生態城市發展戰略[M].北京:中國城市出版,2009.
[3]沈實現.新自然景觀視野下的風景園林學[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0.
[4]楊士軍.淺談我國的生態示范區建設[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