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城市是一個不斷發展的有機體,國家在進步,城市在發展,在國家大力進行西部大開發、重振老工業基地,東西互動加快社會主義建設的背景下,產業調整和城市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高潮,研究和探討失去生產功能的舊工業廠房改造再利用的設計方法對于城市可持續性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和指導價值。
【關鍵詞】城市規劃;舊廠房改造設計;可持續發展
伴隨著我國城市化的進程,如今城市的規模在不斷擴張,過去作為一座城市經濟頂梁柱的工業區和工廠不得不接受搬遷原址或破滅拆除的結果。失去生產功能的舊工業廠房改造利用是建筑改造再利用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歐美發達國家,對舊工業建筑物的改造再利用已經走過早期的探索是實踐階段,而對于我國來說,則是剛剛進入一個由自發上升到自覺的過程。工業廢棄建筑物作為城市經濟發展、彰顯城市競爭實力的一部分,是非傳統的城市景觀,而改造和再利用不僅是歷史發展的必然需要,也是建筑本身發展的客觀要求決定的。
1.國內外舊廠房改造案例分析
1.1國外舊廠房改造案例
在西方發達國家,老廠房改造的理論和實踐已經比較成熟,成功的案例也很多。下面從眾多成功案例中,選出一個比較著名的案例作簡要介紹。
美國紐約SOHO。
SOHO位于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島的西南端,是一個占地不足0.17平方英里,居民人口不到7000人的小社區,卻是聞名于世的文化創意產業集聚地,也被視為創意產業的策源地,已經成為世界上通用的當代藝術代名詞。
SOHO原是工業區,區內有50多座獨具風格的鑄鐵工業廠房建筑。二戰之后制造業不再是紐約經濟的支柱產業,工廠開始搬出SOHO廠區,SOHO內的許多廠房成為空置房。20世紀60年代,隨著大批藝術家的入駐,稍作改造的SOHO逐漸成為藝術家聚集的場所。1973年,SOHO被列為保護區,這是美國也是世界上首次將工廠倉庫區列為歷史文化遺產得到法律保護。政府在新城市規劃中明確了SOHO以藝術品經營為主,輔以餐飲、旅游、時裝的時尚化歷史文化景區,建筑的再利用,還吸引了許多著名品牌的時裝、家具、床上用具、擺設等的時尚商鋪,政府從房地產和其他運營稅收的增長上得到了巨額的財富。
1.2國內舊廠房改造案例
北京798廠。
在鋼鐵車間里聽搖滾樂,在生產線遺址喝咖啡,在煉鋼池改建的游泳池里游泳,北京798就是這樣一片洋溢著文藝氣息的藝術區。
798廠過去是大型國有軍工企業,也叫國營北京第三無線電器材廠,曾在國家建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798藝術區位于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4號,在東四環和東五環之間,毗鄰機場高速路,交通方便,同時距離中央美院較近,便于使藝術成果轉化,早期曾作為中央美術學院的雕塑工廠。798廠閑置了大量廠房,市場經濟時代中大批的自由藝術家進駐,將其改造成風格各不相同的藝術空間,設計工作室,畫廊,酒吧,展示中心等。廠內工業建筑是東德技術支持的包豪斯風格建筑,結構多樣。廠房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以多跨為主,采光開窗有高低側窗和鋸齒形天窗等,最具特色的是在多跨鋸齒形天窗結構基礎上改進的以“Y”這形承重結構,此外還有磚混木屋架、鋼屋架等結構形態。這些建筑形成與目前這里匯集了30多家藝術機構,40多個藝術家工作室,形成了一個藝術中心區。
如今的798是中國城市先鋒文化的聚集展現,時尚的風向標,一個歷史與未來、現實與烏托邦、荒誕夸張與機器美學重疊組合的試驗場。從軍工廠到藝術區,這里為文化藝術提供了展示的平臺,從這個平臺,藝術走進了生活。它也是當代先鋒藝術、建筑空間、文化產業的交融以及歷史文脈和城市生活環境的有機結合。“798”在當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空間的可持續發展觀念上產生了影響。
2.舊廠房改造的可持續發展性—以天津手表廠為例
2.1天津手表廠的歷史發展
原天津手表廠,現在是天津海鷗表業集團公司。這里曾經誕生了我國第一塊國產手表的國有老廠,是天津昔日輝煌的象征。在20世紀后半葉,我國手表行業遭遇了很嚴重的沖擊,國內很多家手表廠紛紛倒閉,但天津手表廠是通過重組,雕刻,經過25年的艱苦奮斗和發展,從中國第一只手表誕生以及投放市場以來,就受到很多年輕人的追捧,出口國外。在表廠的門口,燦爛的“天津手表廠”5個大字,優雅氣氛的紅磚,灰色斑駁的水泥印跡,隨著時間的推移,迎面而來的,安靜寂寞的讓人感到悲傷凄涼。
2.2改造天津手表廠的經濟意義
手表是精密的,富有感情的藝術品,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升華高端技術的需要和技能,只有精湛的技術手段,才可以產生出精美的手表,只有精雕細作的手法,才可以世界為之矚目。領導的決策,團隊的智慧,才能夠創造一個高端品牌。它帶動了城市第三產業的興起,為這個地區帶來了經濟收成,在全球化成為國家或地區發展的背景下,同時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和機遇。城市中的保留、交替和發展三部分是不斷變化進行的,也是城市基本的命脈動力,只有在同一時代多樣性和統一性的協調發展,才能使城市能夠相互共生,可持續發展。
3.天津手表廠舊廠房的改造設計
3.1界面與場所的再塑造
建筑的外立面作為最先傳遞信息的部分界定著外部空間,在舊廠房改造中,對其可以進行整舊如舊,整舊如新,或者新舊對比的改造方式,而在總體感覺上保持舊廠房的內在特質。立面的保護與延續、新舊元素的混合對比、新元素的主導是這三種改造方法的具體體現。
天津手表廠在改造過程中,通過將原先的建筑墻體拆除,用多種構造手法進行重新構筑,新的外墻在材質、比例關系、砌筑手法房都與原廠房有所不同。但是其整體空間結構,如廠房的序列、柱網關系等在原有屋頂的整合下依然保留了廠區的感覺。
3.2整體構造的布局
天津手表廠的整體布局,是基于原有規劃基礎之上,在建筑高度、風格定位、材料裝飾元素等方面,都極力保持了周圍的完整性。為了迎合城市發展模式,與周邊環境不脫軌,明確的控制建設區域,保證整體格局和空間配置不被摧毀。從人們的內心感情上看,在設計中充分保留了老天津深厚的文化積淀,建筑風格,和風土人情。因此,在改造過程中,天津手表廠最大限度的保持了元素的統一和風格的協調。
3.3路徑的規劃
注重路徑的設計,交通聯系,是空間成為整合空間環境的關鍵。路徑與場所相互依存,路徑給人以連續的知覺和經驗,可誘導人的行為,使人感知到場所的結構。場所是由許多的場所子單元集合而成,當場所的子單元之間關系凌亂、分散,就需要路徑來整合它們之間的關系。路徑空間是介于私有空間與公共空間的,它不僅有交通的功能,還兼有廣場空間和生活空間的功能,是一個不明確的空間領域。因此路徑的設計需要滿足多層次的使用功能需要,包含豐富的行為模式。
在產業建筑片區內,舊有的道路格局是因成產使用的實際需求而生成,主要依據工藝流程和交通流線的要求而建(如圖1),是一種純粹的交通性路網關系,工業生產時其發生的主體因素,隨著生產的退化,人的活動成為其承載的主體。例如藝術家們的進駐,使原有單純工業生產功能向多元化、多層次的人文功能轉變。廊道空間與外部巷道空間也都因此發生了反轉。天津手表廠舊廠區的東西南北方向明確,因此在原有道路規劃的基礎上,配合規劃設計新的排水,增大綠地面積,植樹比例,在以人為本前提下,提高了道路環境舒適度和美化指數。(如圖2)。
圖1
圖片來源:網絡
圖2
圖片來源:網絡
4.總結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改造自然界,也是改造自身。而本身的革新是對自然界改造的前提和條件。但這往往也是我們在經濟工作、日常生活中所忘記和忽略的。舊工業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體現了一種新的城市發展理念,經過改造的廢舊廠房能滿足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發展要求,并且廢舊工業廠房改作第三產業或創意產業用途之后可以為這一區域增加許多不同文化層次的活動空間。舊工業廠房的改造和再利用意義重大,不僅能充分利用城市原有的資源木業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大策略,同時這些廢棄的工業建筑曾經見證了中國的工業發展歷程,承載著城市發展的歷史進程,對廢舊工業廠房的改造再利用,為延續城市文脈、豐富城市有機更新內涵找到了新的方法。為了實現科學發展的道路,我們必須重視城市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協調規劃,實現雙贏,共創美好的未來。 [科]
【參考文獻】
[1]周博.從環境藝術的角度看舊廠房的改造和利用[D].河北工業大學,2008.
[2]呂大偉.城市建筑第五立面規劃設計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0.
[3]網絡文章.從我國舊工業建筑改造實踐的歷史看工業建筑改造多樣性.http://www.docin.com/p-961206504.html.
[4]網絡文章.舊廠房改造項目——1986公共藝術中心.http://www.docin.com/p-109774728.html.
[5]陳宇.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文化研究[D].東南大學,2006.
[6]陳俠.傳承與發展[D].同濟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