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因為全世界氣候的變暖,眾多區域的天氣情況變得愈發干燥。這在一方面就大大增加了森林火警的發生和呈現。若是想要在根本上避免叢林火警的產生,就要從泉源找緣由,有的放矢。尤其是森林防火隔離帶的設立和使用,是很多地區應該著手研究的重要問題。經過對森林防火隔離帶設立方式和感化的探討,可以讓眾多地域的叢林防患于未然。
【關鍵詞】森林防火;防火隔離帶;應用;技術探究
森林火災的發生一直是一個生態難題,不僅對當地經濟造成損失,而且會嚴重破壞當地的生態平衡和原有的生態系統。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的大面積森林中都發生過或大或小的火災,但是因人們的重視程度不夠和滅火不及時等問題造成的損失一次比一次嚴重。不管是哪一個國家都應該把防治森林火災放在建設工作的首要位置,用科學、積極有效的舉措保護生態系統的完整和平衡。
1.在森林周邊成立防火隔離帶的重要性
時至今日,有很多人還不了解森林防火隔離帶的重要性。領悟森林防火隔離帶的重要性是做好森林火警防治一切工作的根本。 根據記載,在2005年,中國內蒙古范圍內的阿巴嘎旗草原發生嚴重的火災,滅火之后調查發現,此地沒有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隔離帶的缺失直接導致了草原火災的發生,進而帶來了一系列不必要的損失。
森林防火隔離帶指的是在火災發生概率比較大的森林或草原周邊通過科學的人工方法建立起長寬不等的隔離帶,再有危險發生的情況下,可以有效隔離開易于被感染的區域,對于大面積的森林或草原來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
在長期與森林火災抗爭的過程中,嘗試過多種不同的方法,最終分析結果顯示建立防火隔離帶是最有效最有保障的方法[1]。
2.建立叢林防火隔離帶面對的困難
因為在中國目前很多地區的防災意識差,加上人為故意縱火、生產用火等,導致森林火災的頻率增加。因為中國傳統的習俗習慣,很多的山林都被作為墓地,在清明時節踏青掃墓都會致使森林火災的發生概率增加,森林大火一旦發生,有著極快的蔓延速度,情況嚴重的還有可能危及人類的生命安全。
在中國的很多城市,森林中的樹木不只是一個品種類型。在北方等地,森林大部分都是落月闊葉林和針葉林的混合,這種混合在秋冬兩季因落葉堆積,天氣干燥少雨,會發生嚴重的森林大火。所以,對于森林樹木種類的選擇也是一個應該考慮的重要問題。
很多森林因為面積大導致防火能力極差,雖然很多地區建立了偵測小組、瞭望塔等以此來監測森林水分情況,但是仍不能有效地防止火災的發生。這就需要考慮森林的綜合情況,例如很多山林中的松柏原本可燃性就非常大,在日照強烈的情況下或者游客的無心之過都會導致大面積的森林之火。
許多森林附近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防護體系,片面的進行森林防火對于面積較廣的山體森林來說是杯水車薪,建立一個全面科學的防護體系才能在根本上保證森林內部生態系統合理運轉[2]。
3.探究建立森林防火隔離帶的有效應用方法
3.1利用化學制劑斷根叢林周邊雜草
根據以往的實例證明,很多森林爆發火災的關鍵性因素是因為周邊的雜草過多。雜草一旦枯黃,可燃性極高,在無形中成為了森林火災的隱患。清除森林周邊的雜草,一般采取的是通過人工化學制劑大面積灑掃的方法。使用此種方法,需要確保在清除雜草后的三年到五年之內,雜草不再生長,這樣就會在森林的周圍形成一條有效的隔離帶,大大減少了火災發生的幾率。
利用化學制劑除草,必要把握一定的科學方法是重中之重。若是方式時候不妥,反而會畫蛇添足。一般來說,這是建立森林隔離帶中安全系數和可操作性最高的一個方法,也是被中國許多城市廣泛應用的方法。
清除雜草的最佳時間,是在每年的四月到七月中旬,這個時間段內的雜草較多,通過噴灑化學藥劑的方法可以“一舉殲滅”,并且可以讓雜草不再萌生。如果過了七月份再使用這個方法就會降低成效,會遺留下許多生命力旺盛的雜草,想要再次清除就難上加難。這個方法不是一次性可以解決的,需要多次噴灑才能將雜草消除,從而達到保護森林的目的[3]。
固然,這個方式也不是十拿九穩的。在很多區域,森林和農作物種植地距離太近,而化學制劑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農作物,使得許多農民收成下降,怨聲連連。并且,中國國土遼闊,有些地方灌木叢眾多,而化學制劑對灌木叢的效果甚微,達不到除草清草的目的。
3.2對森林周邊雜草進行大面積燃燒
這種方法是現在應用較為普遍的方法,但是只適用于森林保護的初期。在初期,森林還沒有形成較大的規模,并且許多樹種的含水量較高,不容易發生火災。
在對森林周邊的雜草進行燃燒的時候,需要在上級應允的情況下有組織有紀律的進行。另外需要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依靠專業助燃設備進行雜草清除。必需要注重的是,在氣候較為干燥時和大風期間是不適合采取此種方式成立隔離帶的。 一般來說,需要分成不同的小組,可以四到五人一組,分別進行點火、引火、滅火的工作,這一系列的工作需要一氣呵成,如果有一個環節出現了問題,那就會影響到整個小組的工作效率。工作人員實施此種方法之前,需要制定好嚴密詳細的計劃,包括小組成員、具體步驟、所攜帶設備等等。此種方法也有較大的局限性,受天氣環境制約較大,對有些區域而言是不合適的。
3.3采用植樹方法成立生物防火隔離帶
許多森林容易爆發火災的原因之一就是樹種在特定季節含水量過少,有易燃的特性。通過植樹的方法可以在大面積的森林周邊建立起一個生物屏障,在有火災發生的時候可以有效阻隔火勢,并且此種方法較為綠色環保,屬于可行性較強的一種方法。固然,在樹種的選擇方面也必要細心斟酌。
在樹種的選擇時,需要考慮樹木的含水量以及枝葉茂盛程度,鑒于不同植物適應環境的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選擇樹種的時候還需要考慮當地氣候環境。以云南地區為例,適合被用作建立生物隔離帶的樹木有火力楠、馬尾松樹和木荷等,這幾種樹木符合以上條件,不僅能有效防止森林火災的發生,還可以為當地帶來不同程度的經濟效益,并且有利于當地土地資源的有效利用,在長遠角度上來說,還可以保護土壤植被,防止水土流失。
通過建立生物防火隔離帶還可以形成良好的觀賞效果,促進當地生態旅游業的發展。在今時今日來講,屬于抱負型的叢林防火方式[4]。
3.4通過人工翻土建立防火隔離帶
此種方法很少使用,除非化學制劑和種植人工樹種都不能解決的地區。進行人工翻土需要使用專業翻土設備,像是挖掘機、拖拉機等,并且需要專業掘土人員的操作。往往在陡坡地區采用此種方法會取得良好的成效。在翻土時,要注意保證樹木的樹根全部裸露出來,這樣就會形成一個頗有作用的森林防火隔離帶,對于有很多大面積林場的地區來說是十分奏效的。
4.結語
森林防火工作迫在眉睫,需要有關部門和有關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如果放任不管,那么會埋下災難的種子,一旦爆發森林大火,造成的損失是無法估計的。由于分歧地域的環境分歧,成立森林防火隔離帶也必要隨機應變,恰當而為。強度過大或者方法不當都會造成生態平衡的破壞,再想要修復就難上加難。 [科]
【參考文獻】
[1]牟同保.論森林防火隔離帶在山東地區的應用與推廣[J].森林防火,2014,01:40-42+48.
[2]張建江.林場森林防火隔離帶的設置[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09:124.
[3]蔡訓標.建設防火隔離帶提高林火防控能力[J].安徽農學通報(上半月刊),2009,01:153+155.
[4]趙海玉.公益性林場森林防火隔離帶的設置與開設方法[J].河北林業,2008,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