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連續大漲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獲利盤,這是重要的風險來源。
4月股市創造了歷史的天量成交額,市場行情一片大好。然而,五一剛過,5月5日、6日、7日三天,上證指數連跌300多點,讓散戶們哀嚎一片。那么,接下來的行情將如何演變?
4月創天量新高
4月份,上漲指數繼續大幅飆升,連續出現向上跳空,市場情緒異常激動。月度漲幅高達18.51%,再創新高4572點,兩市日均成交14531億元(滬8265億+深6266億),較3月日均8375億元,增長74%,深市量能增長幅度較滬市更大。
從分類指數看:全部呈現上漲,市場做多氣氛濃厚。領漲主要集中在創業板指與主板的上50指,資金追逐的品種集中在成長股與大藍籌股兩頭。創業板指持續4個月領漲,累積漲幅近100%。
從行業指數看:所有行業全部實現上漲,幅度有擴有縮。漲幅居前的行業是:建筑裝飾(35.54%)、機械設備(31.09%)、交通運輸(30.88%);漲幅落后的行業是:非銀金融(8.84%)、銀行(11.45%)、電子(11.87%)。漲幅明顯擴大的行業是:采掘、國防軍工、通信;漲幅明顯縮小的行業是:計算機、商業貿易、休閑服務。
從市場資金流向看(Wind):資金凈流出繼續大幅增加。繼3月市場資金凈流出創出歷史峰值之后,4月份凈流出繼續增長67%。資金凈流出的增加主要源自特大單和大單的賣出,應該是大股東的減持造成,這種情況自2014年12月以來十分明顯。資金凈流出增加與指數上漲形成背離,買入力量主要來自中單、小單,由此可見當前的行情更多是散戶資金涌入市場。
從行業資金流向看(Wind):所有行業資金均呈凈流出狀態,流出幅度較上月增大,顯示逢高減持增加。資金凈流出明顯增加的行業是:機械、鋼鐵、交運、電子。房地產行業資金變化相對溫和。
總體上看,4月份指數繼續放量大漲創新高,市場情緒高漲。但指數大漲同時,資金凈流出創歷史新高,大股東減持跡象明顯,當前行情更多是中小資金涌入推升。市場熱點集中在成長股與大藍籌兩端。適當關注金融股的補漲。
宏觀穩增長態度明確
央行宣布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調各類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在此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金融機構額外再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2個百分點。此次降準直接促發因素是資金流出壓力持續,經濟下行超預期。此外,金融改革加快迫使銀行和居民的資產負債結構調整加快,且5月1日存款保險制度實施后銀行還需繳納保費,銀行資金面短期壓力較大。此次普降和定向降準釋放基礎貨幣約1~1.5萬億元,銀河證券分析師孫建波預計銀行間流動性短期將明顯改善,債券市場供需矛盾緩解,有利于資金配置中長期資產,壓低長期利率。同時金融財稅改革也將加快,直接融資供給將繼續上升,以實現金融市場反哺實體經濟。而供給的上升將對利率下行幅度形成制約。
但是,單靠貨幣寬松,對實體經濟增長的短期刺激作用已非常有限,單靠財政擴張也已力不從心。在緊迫的穩增長和防風險壓力下,財政、貨幣政策以及改革有望繼續加碼并逐步形成合力,共同抵御經濟下行。而定向調控的方式則有望激發經濟增長新力量,促進經濟轉型。孫建波預計經濟增速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之間會企穩,增速底點也就6.5%左右,隨之而來將迎來新的一輪經濟增長周期。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30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和經濟工作。會議認為,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形成之中,外部需求收縮,內部多種矛盾聚合,經濟運行走勢分化,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會議通過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宏觀政策強調“保持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綜合平衡”。其中,穩增長被放在第一位,促改革第二位,調結構退居第三,穩增長將加碼。途徑上,基建與貨幣政策是兩個抓手。首先,要注重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認真選擇好投資項目,做到有市場,有長期回報。其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把握好度,注意疏通貨幣政策向實體經濟的傳導渠道。
孫建波認為4月中央政治局會議透露的信號表明:為應對經濟持續下行壓力,宏觀政策將會進一步寬松,基建加碼與貨幣政策寬松是主要抓手。5、6月份基建項目加速上馬,降息、降準將再度出現。在改革方面,國企改革方案仍未出臺,市場對國企改革的預期在出臺前不會消減。在市場監管方面,近期管理層加大風險提示,對市場情緒會有一些影響。
波動幅度將加大
從年初至今,小盤成長股的超額收益非常顯著,以創業板為代表的小盤股獲利非常豐厚。從估值看,很多小盤股的確不便宜,具有階段性的內在調整需求。深港通可能成為影響5月份市場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內地與香港在小盤股方面的估值客觀上存在較大的差異。目前已經有一些資金從內地進入香港,關注其中的優質小盤股。如果5月份深港通宣布開啟,可能會引起滬港通類似的市場反應,不排除引起內地小盤股的分化和階段性調整。相反,大盤股和中盤股相對穩健,很多優質股票獲利不多,隨著寬松政策和改革力度加大,前期漲幅較小的股票或有上漲機會。
展望今年5月份,股票連續大漲積累了越來越多的獲利盤,這是重要的風險來源。其次,過快的指數上漲不符合國家對資本市場的要求和利益,持續穩定健康的上漲是理性的選擇。近期管理層開始加大對風險的提示,新股發行節奏也在加快,體現了管理層的調控意圖。這不會使資金供求格局發生根本變化,但對投資者心理或許產生一定影響。風格方面,小盤股可能受到深港通政策方面的影響,波動風險可能加大,分化加劇,低估值大盤股或有整體上的超額收益,但真正的高收益股票可能還是主要來自于小盤股。孫建波建議重點關注前期滯漲的優質股票的補漲機會,以及前期調整充分的成長股。
國信證券分析師閆莉表示,總體上看,指數持續上漲之后,再度出現單月放量飆升,之后要么跟隨漲幅縮減,要么震蕩回落,這一次不確定出現哪一種,但震蕩增多是可以預期的。 “行情的高點不好預測,指數已躍出上軌明顯偏離,糾偏需求較強,震蕩范圍較為寬泛4000~4500點。4月份再放天量,兩市日均成交1.45萬億元,量能的峰值在哪兒不得而知,但可以預期5月份繼續大幅放量難度很大,一旦量能不濟,震蕩難免。”閆莉表示,按照歷史最強運行,敏感時段二季度末開啟,目前還有些許時間,但指數上行速度過快,需提防時間提前。雖然行情牛氣沖天,但運行已基本滿足技術上“V”型反轉的前提條件,需提防突變,而觸發因素是多樣的,市場期待的降息,管理層對風險的態度,IPO加速等等都有可能。
在行業配置與主題投資方面,孫建波建議重視主題投資機會,如國企改革、京津冀協同、“一帶一路”、自貿區、工業4.0等;相對看好低估值藍籌和消費的補漲、輪漲機會,如金融、地產、石化、家電、汽車、白酒、醫藥等。成長股需要優中選優,關注錯殺中的機會,很多股票在調整后會再次上漲。如環保、新能源、軍工等。
責編:胡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