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訊 戴項鏈、手鐲,自古就十分流行,唐代貴婦人戴的首飾有多精美?近日,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院對外公布一座唐代貴婦墓的考古成果,驚喜的是,該墓未被盜,出土文物完好,尤以一水晶項鏈最為精美。
“映物隨顏色,含空無表里。持來向明月,的皪(lì)愁成水。”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詠水精》,描繪了水晶的晶瑩剔透。考古專家發現米氏當時下葬時,其脖子上佩戴一條水晶項鏈。由于時間久遠,串水晶珠的絲線已經腐朽,水晶珠散落在其頸部周圍。經過整理,考古專家共發現92顆水晶珠、3顆藍色料珠、4枚金扣、2顆紫水晶吊墜和2顆綠松石吊墜。水晶珠大小不一,均呈扁球形,由兩端向中間對鉆成孔。吊墜一端大一端小,其中小端嵌入金扣之中,形成墜飾。修復后,這串水晶項鏈看起來十分精美,晶瑩剔透。 (周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