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全國樓市的表現果然沒令人失望,在年終最后一個節骨眼兒,交出了一份漂亮的答卷,成功翹尾收官。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其監測的主要城市累計成交面積繼續增長,環比增長21.22%,同比亦上漲9.79%。
分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上月繼續增長,幅度為36%,同比亦回升52%,其中北京環比漲幅最大,為48.17%,同比漲幅則深圳最大,達到156.25%。二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環比上漲18%,較上月增幅有所加大,同比亦上漲9%,昆明環比漲幅最多,為84.37%,青島次之。三線代表城市成交面積較上漲22%,同比則下降15%,其中惠州環比漲幅最為明顯,為101.46%。
對此,中國房地產數據研究院執行院長陳晟表示,各大城市樓市成交量在年末出現反彈,除了市場因素、政策因素外,還與各地把一些保障性住房、之前沒納入統計的住房集中放在年底統計進來有關。目前的市場只是相對有所好轉,但不能確定為全面的反彈,各大城市較高成交量的取得,是建立在較大供應量基礎上的。在政策保持平穩的情況下,樓市價格取決于存貨的去化周期,目前除北京、上海存貨去化周期比較適中以外,其余城市的存貨去化周期仍然很長。
北京 豪宅熱銷 拉高均價
放松信貸的新政明顯刺激了北京房產市場需求。北京市住建委發布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北京市住宅新房網簽量為19893套,環比大漲62.1%,同比大漲72.92%,超出了2013年3月19398套的前期高點。
從產品結構看,近期,諸多房企正在集中押寶北京的豪宅市場。在甲級公寓市場,泛海國際居住社區、盛德紫闕等四個新甲級公寓項目進入市場,同時五礦萬科廣場推出最新一期,共為市場帶來724套供給。至此,全年甲級公寓市場累計供給量達到3424套,為2007年以來峰值。而新世界麗樽入市以及紫禁壹號院與燕西華府推出最新一期,則共計為市場帶來434套高端別墅新增供給。
另外,成交價格方面,12月北京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5703元/平方米,環比上漲7%,同比上漲1.1%。對于價格上漲的原因,偉業我愛我家集團副總裁胡景暉分析認為,除了地價不斷提高外,北京樓市調控“限高令”逐步松動、退出,價格高于4萬/平方米的住宅項目不斷入市,在統計結構上也顯著拉高了住宅均價。
對于北京樓市后市走勢,北京中原地產分析師張大偉分析認為,自住房將是影響2014-2015年上半年最關鍵的因素,即使在信貸政策松綁的情況下,因為自住房的大量供應,北京的房價依然難以有大漲的可能性。
上海 名副其實“金十二”
年末,上海樓市的表現完全可以用“火爆”來形容。據金豐易居amp;佑威監控的數據顯示,截至12月28日,12月前28個成交日累計成交了111.28萬平方米,日均成交了3.97萬平方米。若以此日均成交量推算,則12月的成交量可在123.21萬平方米左右,就其目前的成交量來算,也已經刷新了10月的109.15萬平方米,“金十二”已經名副其實。在業內人士看來,主要是因為三政齊發,效果疊加,讓2014年上海樓市以翹尾的方式完成收官。
算上12月,上海樓市四季度連續三個月的成交量均超過百萬平方米,對此,金豐易居amp;佑威聯合研究中心聯席主任黃志堅認為,這表明上海樓市不僅完全復蘇,而且作為成交主力的中小戶型公寓產品已經開始呈現供應偏緊的狀態,價格面臨上行的壓力。如果明年取消限購,上海或將再度面臨投機型資金的炒作,商品住宅產品的價格恐面臨大幅上揚。
上海中原地產研究咨詢部經理盧文曦也對上海樓市非常看好。他表示,雖然近期公布的《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使市場產生了一些焦慮情緒,但要對市場產生實質性影響至少要到2018年以后。“眼下樓市暖冬格局已定,短期內供應也會轉化為成交,可以預判,2015年1月的起步不會太低。”
深圳 關注“大前海”
深圳樓市強勢回暖,2014年12月成交量再創新高。深圳市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1日發布的2014年12月深圳樓市成交數據顯示:當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7754套,環比增加34%,同比增長126%,創下自2011年以來的單月成交量新高。2014年12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均價為25758元/平方米,環比下降2.93%,同比增長24.46%。
深圳中原研究中心表示,深圳樓市高調的翹尾行情勢必在年后繼續維持市場熱度。目前,元旦前后房貸利率下行加速,深圳已有15家銀行提供優惠利率,再加上央行可能在春節前后投放大量流動性,年后市場受益于政策利好,或繼續升溫。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自貿區獲批,前海板塊或將撬動深圳房價新一輪上漲。據悉,雖然廣東自貿區的重點發展是在金融領域,但最為受益的仍然是房地產,目前,包括萬科、招商、中糧等大型品牌房企也早已爭相搶灘,奪取合作區經濟的遠景利好。
目前大前海片區新房整體均價在4萬元/平方米左右,部分優質二手房單價已經炒到6萬元左右。“大前海概念還將持續發酵”,這個觀點被深圳業內普遍認可,但凡與前海沾點邊的樓盤,幾乎都被賦予了最為美好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