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首次發布《酸菜》、《即食海參》、《餐飲具集中消毒衛生規范》、《雞肝和雞肉中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的檢測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四項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并將于今年6月29日起正式實施。
其中,《酸菜》(DB 21/2391-2014)中明確除了對酸菜的原料等進行要求外,還特別規定酸菜的亞硝酸鹽含量不得超過6mg/kg,預包裝產品常溫下保質期不超過12個月;《即食海參》(DB 21/2392-2014)中指出,合格的即食海參要求色澤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等海參固有顏色,有光澤;肉質組織正常,個體完整,有彈性;具有本品固有的滋、氣味,無異味;無肉眼可見外來雜質,品嘗時無異物感等;《餐飲具集中消毒衛生規范》(DB 21/2393-2014)中要求,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不得建于居民樓內;餐飲具集中消毒單位清洗消毒間和包裝間總面積應不少于600m2,清洗消毒間凈高應不低于3.5m;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毒性肝炎等疾病的工作人員,治愈前不得從事消毒餐飲具的生產、管理和質量檢驗工作等;《雞肝和雞肉中金剛烷胺、金剛乙胺的檢測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DB 21/2394-2014)中明確,雞肝、雞肉的金剛烷胺檢測限為0.5[μ]g/kg,定量限為1.0[μ]g/kg;金剛乙胺檢測限為0.2[μ]g/kg,定量限為0.5[μ]g/kg。
相關專家表示,這一系列標準的出臺將進一步完善遼寧省食品安全標準體系,滿足遼寧地方食品、特色食品產業發展的需要,豐富食品安全相關的檢驗、監測方法,為食品安全監管提供了重要依據,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