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后維修時損壞物品需要進行賠償嗎?
【案例】 營口市消費者投訴,自己家中某品牌熱水器向售后服務站申報維修。維修人員在家中維修過程中,將家中衛生間里的坐便、水盆等設施損壞。消費者向售后服務站提出賠償時,遭售后服務站拒絕。消費者請求工商部門予以調解,希望售后服務站將損壞的坐便、水盆等設施,給予恢復原狀,并賠禮道歉。
【處理結果】 經調解,經營者與消費者協商,根據所造成損壞需要恢復原狀的費用,征得消費者同意,賠償給消費者500元,并致歉。
【12315點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十一條:“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第四十八條:“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規定外,應當依照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九項: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損害消費者權益的情形。經營者對消費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消費者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十五條:“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主要有:(一)停止侵害;(二)排除妨礙;(三)消除危險;(四)返還財產;(五)恢復原狀;(六)賠償損失;(七)賠禮道歉;(八)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上承擔侵權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并適用。”
第十九條:“侵害他人財產的,財產損失按照損失發生時的市場價格或者其他方式計算。”
本案中,熱水器售后服務站維修人員,在履行自己的義務時,在消費者家中維修熱水器的過程中,損壞了消費者家中財物,當消費者提出賠償時卻遭到拒絕。依照《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售后服務站履行給消費者維修義務時,給消費者財產造成損失,經營者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并按照《侵權責任法》的規定,予以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