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后,中老年人在夜間經常出現尿頻、尿急現象,但是起床過快過猛,很容易誘發心血管疾病,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心肌梗死。
心腦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發作,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和卒中的發病率以清晨為高,冬季又是高發季節。人在睡眠時各項生理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代謝水平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人醒后從熟睡狀態轉換到活動狀態時,如果立即下床或動作較大,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老年人起床時應分幾步進行。
老年人醒來時,先不要急于坐起來。人躺著時血液循環比較慢,血液黏度也高。老年人醒來應先躺一會兒,伸伸懶腰,使血液慢慢流動。然后,靠在床頭坐一會兒,讓心臟有一個適應過程。之后,雙腿下垂再等片刻,不要立即站起。坐在床邊,覺得自己的反應活動正常了再下床。在這個緩慢的起床過程中,心跳會慢慢加快,讓腦供血狀況有所改善。另外,老年人起床時還可以做以下幾個動作:披衣坐起擴胸轉腰,雙肩下沉,放松背部,擴胸20次左右;用腰帶動身體分別向左右各轉動20次。這些活動有助于舒張心肺血管,能增強供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