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盤龍山,濃濃人間情。在確山縣人口計生委家屬院,提起吳獻忠其人,無不翹起拇指。年過不惑的他幾年如一日,用心照料著年邁癱瘓的岳母,用行動證明了“久病床前有孝子”的說法!
“媽,媽,吃飯了……”
“啊,啊……”
每天早上,確山縣人口計生委家屬院三樓上,吳獻忠一家的生活就在這樣的一問一答中開始。喊吃飯的是吳獻忠,而應聲的則是他的岳母。
2011年8月,吳獻忠的岳母患腦梗死,腦部開始萎縮,人慢慢變得癡呆。由于病情越來越嚴重,老人吃飯需要人喂,大小便不能自理。由于妻子的手指患有腱鞘炎,不能洗涮,不能做飯,照顧岳母的擔子便全壓在了吳獻忠一個人的身上。
每天早上,吳獻忠天不亮就起床,把家收拾干凈、飯做好后,再喊岳母起床。對于岳母,吳獻忠幾乎沒用過“岳母”這個稱呼。用吳獻忠的話來說,“岳母就是俺的媽”。老人腦患病后,對別人的呼喚、其他聲音都沒有反應,只有吳獻忠喊“媽”時,她才會抬頭睜眼,有時還會簡單而含糊地答應著。
把老人收拾利索后,吳獻忠慢慢掰開老人緊緊并攏著的雙腿,然后抱著把她扶起來?!鞍硧尳衲?9歲,牙口還可以,每頓飯都要像喂小孩兒一樣一口一口喂著吃,一頓還能吃下一碗飯哩”。吳獻忠一勺一勺把剛做好的番茄雞蛋面喂到岳母嘴里,看著老人吃得香,他笑得很開心。
然而,盡管吳獻忠精心照顧,他岳母的病情還是不斷加重,接連患上了高血壓、高血脂等病癥。由于不放心晚上老人一個人睡,吳獻忠就跟岳母睡在一間臥室,岳母睡在床上,他睡在沙發上,按時給岳母喂飯服藥,每晚至少起來3次為岳母接尿。
在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臥室,擺放著一張床鋪、一對沙發,吳獻忠長期在沙發上睡,床頭一盞白熾燈,發出泛黃的光芒,給狹小的屋子增添了幾分溫馨。長年臥床的岳母,靜靜地躺在床上,衣服穿得整整齊齊,頭發梳得一絲不亂。
在老人的床沿,順手放著一根小木棍。一問才得知,因為老人行動不便,她有什么不適,就會用木棍敲打旁邊的沙發,喚醒睡在沙發上的吳獻忠。
長期臥床的人,血液循環不好,容易造成肌肉萎縮。為了避免岳母出現肌肉萎縮,吳獻忠經常給老人翻身按摩。他還給老人買了一張輪椅,一有時間就把岳母從三樓背到一樓,推著老人到廣場曬太陽,讓老人呼吸新鮮空氣。“陪老人一起散散心,對她的身心有好處。讓老人多享受一些天倫之樂?!眳谦I忠說。
“其實和照顧小孩兒一樣,要細心、耐心、關心?!辈簧蒲哉劦膮谦I忠,道出了照顧老人的秘訣。每天早上,只要岳母輕輕敲一聲,吳獻忠立即來到床前,洗臉梳頭、揉肩捶背、擦屎擦尿、晾曬尿墊……成了他起床后的必做“功課”。
在吳獻忠的精心細致照顧下,年邁的岳母雖然終日躺在床上,但是身上沒有一處褥瘡,而且穿著干凈整潔,精神矍鑠、面色紅潤,根本不像久病臥床的人。
“為人實在!”提到吳獻忠,家屬院的老少爺們無不翹指稱贊。吳獻忠笑笑說:“老人活著就是兒女的福氣,誰都有老的時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