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路基路面壓實主要是為了促使路基原材料中的縫隙盡可能地減少,以便原材料的密度能夠更高、更強,促使路基的質量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以便使路基路面的質量安全得到保障。如果在公路路基路面施工過程中,沒有做好壓實施工,那么就難以保證公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容易引發諸如坍塌、開裂、下沉和變形等問題。下面將重點探討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措施的探討,以提高公路的質量水平。
關鍵詞: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
引言
一些天然路基路面的填料較為松散,強度不高,缺乏穩定性,若是不壓實這種松散的原材料,會對道路工程的整體質量產生嚴重不利的影響,所以有可能會有嚴重裂縫、坍塌和下沉的情況出現。所以,壓實技術成為一大重要指標來對公路路基的好壞進行衡量。路基路面壓實施工主要是對路基周邊土壤結構進行不斷改變,在促使其結構松散之后,施加外力重新組合土體顆粒并且促其更加密實。提高公路路基路面壓實技術水平,能夠保證路面結構的穩定性以及平整度,進而才能夠減小材料間的空隙,這樣便能夠有效的對雨水的沖刷腐蝕起到防御作用,也在很大的程度上使公路路面的負荷能力大大的得以提高。因此,需要加強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控制,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從而防止出現一些沉降不均的現象。
1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的影響因素
1.1含水量
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如果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超過一定的標準,就會導致公路路基路面的穩定性大幅度的下降。當含水量過低時,就會使得壓實施工有一定的難度,從而對路基路面的壓實質量造成影響。所以,這就需要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對于公路路基路面的含水量進行有效的控制。
1.2材料配比
材料配比是一個比較關鍵的因素,不僅要有效的控制含水量的問題上,同時也要合理控制路基路面施工材料的配比。只有把兩者進行有效的結合,才能夠使得施工的質量得到保障。需要注意的是,在具體的配比過程中對于泥土的配比要適當,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
1.2碾壓施工
主要體現在碾壓的方式以及厚度和速度這幾個方面:首先壓實的厚度一定要適中,厚度比較大或比較小都會對碾壓層造成不良的影響,影響到下層的壓實度,難以達到合格的標準。此外,使用不相同的碾壓工具,其產生的碾壓效果也是不同的,這就需要在碾壓的過程中充分的考慮這些問題,選擇合適的碾壓工具。再者,在方式和速度上,要根據相關的具體要求進行操作,在碾壓的時候要先從邊緣進行碾壓,然后再對中間進行碾壓,速度上要先慢后快,整體的速度不宜過大。速度過大對公路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會產生影響,而速度過小則會在一定的單位壓力上承受力增大,進而對路面的施工材料的工程性質造成破壞。
2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技術
2.1 夯實技術
夯實是一種動態化的壓實技術,夯錘從高處落下利用其沖擊力和載荷對地面產生壓實作用,排除空氣減小孔隙,實現對路基壓實效果。主要的特點就是壓實技術需要的機械和技術相對簡單,對粘性土的壓實效果較好。目前工程中強夯技術應用較多,即利用質量和面積更大的夯錘完成作業。
2.2 滾壓壓實技術
滾壓是利用滾輪對土層進行碾壓和壓實,所會產生的壓力可以對靜態的鋪層進行壓實,使得鋪層材料擠密結合消除殘留的形變空間。其工程原理就是克服土層之間的摩擦力,減少顆粒之間的孔隙率,達到密實的效果。經過多次碾壓,土體之間的顆粒摩擦力增加,此時應注意靜態的壓力不能完全達到擠密的效果。過分的靜態載荷增加會破壞土體結構而降低強度,這樣的方法是機械化程度高,循環延續時間長,土體應力改變不大。
2.3 振動壓實技術
振動碾壓技術是主動的壓實及時,利用與壓路機配合的振動器的高頻振動,將振動傳導到壓實滾輪上,使得滾輪和土體的頻率達到一致,并產生振動。土體顆粒之間的摩擦力在振動和碾壓中變小,土體顆粒完成孔隙填補,這就增加了土體的擠密程度。該技術應用的范圍是表面應力小、耗時短、頻率大等特征,對砂礫土、砂土等粘性材料作用效果較好。
3公路工程路基路面壓實施工控制措施
3.1保證施工路段的清潔
施工之前需要做好路基和路面的作業面清潔,即任何冷卻狀態的材料不能出現在路面上,保證機械作業的連貫性。正確選擇壓實設備,壓實度是反應路基和路面質量的技術參數,每一層的密實度和彎沉值可以反應路基的整體強度,二者都滿足設計要求后,路基的整體也就滿足了強度和穩定性的要求。路基的壓實相對簡單,但是應按照相關技術規范選擇壓實設備,按照施工材料和場地要求選擇合理的壓實機械,即可獲得較好的施工質量。
3.2選擇合理的碾壓長度
為了保證路基路面的施工質量,達到壓實的標準,應對一次性碾壓的路段進行合理設定。通常可以按照路基路面的瀝青溫度、環境溫度、材料性能等進行相關選擇,這樣可以保證材料在最佳的狀態下被碾壓擠密,避免出現路段過長而后碾壓的材料溫度降低,出現一個路段前后壓實度差異過大的情況。換填作業應注意利用碎石和灰土對土層進行替換,但是不能全部替換,一般保留持力層。如果對路基土壤進行大范圍的替換,一方面破壞體層原有的穩定性,一方面則消耗過大的人力和物力,造成比必要的成本浪費,此時應通過細致的地質勘查和分析來確定替換土層的厚度和范圍,充分的把握填充層與軟弱層的替換深度和范圍,以此提高替換回填的質量。
3.3控制攤鋪速度
壓路機作業的速度和攤鋪速度之前應配合協調,充分保障攤鋪均勻和穩定,碾壓應及時跟進,并保證速度穩定。以此保證路基路面壓實順利,同時關注氣候的影響,如果風速小且溫度高的環境可以適當的提高碾壓的速度,延長碾壓路段長度。
在壓實技術施工過程中,應該盡可能做到一氣呵成,擁有比較高的速度,確保動能之后就能促使其轉化成勢能,如此才可以達到良好的施工效果。因為機械往往會占用較大的空間面積,以及較大的掉頭范圍,所以在將設備進行開啟的過程中所需的能量很大。一氣呵成地施工就能避免能量的流失,這樣碾壓才能快速進行,將接頭水平控制好,達到標準,以便路面更為平整。
3.4含水量控制
就路基表面而言,土體(5米內)的含水量將很大程度上影響壓實效果。假如存在過高的含水量,就可能會因為受到沖擊壓實機的作用力而導致翻漿,這就對路面壓實度和平整度產生嚴重不利的影響。所以,在進行壓實作業前,一定要對土體的含水量進行嚴格檢測,確保施工要在3%以下含水量的情況下進行。假如路基表面太過干燥,那就會致使表面發生沙化,這對傳遞能量是尤為不利的,還會進一步對壓實效果產生不利影響。面對該情況,假如要進行適度灑水,以便在路基中促進能量的傳遞,將會促使路基具有更好的壓實度,更加平整。
結束語
綜上所述,路面和路基壓實技術不是單純的對路基和路面材料進行壓實,而是一項綜合性的施工技術,在壓實過程需要考慮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必須在施工中選擇綜合性的管理與控制措施才能提高壓實技術的應用效果。同時在施工中應積極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選擇合理的技術措施解決施工問題,并利用針對性的調整滿足現場作業的需求,提高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瑞,馮旭.探析市政建設道橋施工關鍵技術的應用及質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4(11):20-21..
[2]顏玉進.關于路橋工程施工中路基路面施工技術重點探究[J].江蘇科技信息,2014(09)30-31.
[3]路鵬.淺析公路工程路面路基壓實施工技術[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