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項目的質量管理涉及到企業管理的各個方面和層面。質量影響的因素繁多,在施工過程中稍有疏忽,就極易引起系統性因素的質量變異,而產生質量問題或嚴重的工程質量事故。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對常見的質量問題事先加以預防;對出現的質量事故應及時進行分析和處理。
關鍵詞:施工項目;施工質量;質量控制
一、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特點
1.復雜性
施工項目質量問題的復雜性,主要表現在引發質量問題的因素復雜,從而增加了對質量問題的性質、危害的分析、判斷和處理的復雜性。例如建筑物的倒塌,可能是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地基的容許承載力與持力層不符;也可能是未處理好不均勻地基,產生過大的不均勻沉降;或是盲目套用圖紙,結構方案不正確,計算簡圖與實際受力不符;或是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結構的剛度、強度、穩定性差;或是施工偷工減料、不按圖施工、施工質量低劣;或是建筑材料及制品不合格,擅自代用材料等原因所造成。由此可見,即使同一性質的質量問題,原因有時截然不同。所以,在處理質量問題時,必須深入地進行調查研究,針對其質量問題的特征作具體分析。
2.嚴重性
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輕者影響施工順利進行,拖延工期,增加工程費用;重者,給工程留下隱患,成為危房,影響安全使用或不能使用;更嚴重的是引起建筑物倒塌,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巨大損失。據統計,我國1983一1984年平均每四天半就發生一次房屋倒塌事故。某地有一棟六層的住宅樓,在主體施工過程中,現澆圈梁,軸線偏移了9.5cm,圈梁上面的樓板搭接長度不足3cm,造成6層樓板一直砸到底,當場砸死了11人。這血的教訓,值得深思,對工程質量問題決不能掉以輕心,務必及時妥善處理,以確保建筑物的安全使用。
3.可變性
許多工程質量問題,還將隨著時間不斷發展變化。例如,鋼筋混凝土結構出現的裂縫將隨著環境濕度、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或隨著荷載的大小和持荷時間而變化;建筑物的傾斜,將隨著附加彎矩的增加和地基的沉降而變化;混合結構墻體的裂縫也會隨著溫度應力和地基的沉降量而變化;甚至有的細微裂縫,也可以發展成構件斷裂或結構物倒塌等重大事故。所以,在分析、處理工程質量問題時,一定要特別重視質量事故的可變性,應及時采取可靠的措施,以免事故進一步惡化。
4.多發性
施工項目中有些質量問題,就象 \"常見病\"、\"多發病\"一樣經常發生,而成為質量通病,如屋面、衛生間漏水;抹灰層開裂、脫落;地面起砂、空鼓;排水管道堵塞;預制構件裂縫等。另有一些同類型的質量問題,往往一再重復發生,如雨蓬的傾覆,懸挑梁、板的斷裂,混凝土強度不足等。因此,吸取多發性事故的教訓,認真總結經驗,是避免事故重演的有效措施。
二、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
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表現的形式多種多樣,諸如建筑結構的錯位、變形、傾斜、倒塌、破壞、開裂、滲水、漏水、剛度差、強度不足、斷面尺寸不準等等,但究其原因,可歸納如下:
1.違背建設程序
如不經可行性論證,不作調查分析就拍板定案;沒有搞清工程地質、水文地質就倉促開工;無證設計,無圖施工;任意修改設計,不按圖紙施工;工程竣工不進行試車運轉、不經驗收就交付使用等盲干現象,致使不少工程項目留有嚴重隱患,房屋倒塌事故也常有發生。
2.工程地質勘察原因
未認真進行地質勘察,提供地質資料、數據有誤;地質勘察時,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全面反映地基的實際情況,如當基巖地面起伏變化較大時,軟土層厚薄相差亦甚大;地質勘察鉆孔深度不夠,沒有查清地下軟土層、滑坡、墓穴、孔洞等地層構造;地質勘察報告不詳細、不準確等,均會導致采用錯誤的基礎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失穩,使上部結構及墻體開裂、破壞、倒塌。
3.末加固處理好地基
對軟弱土、沖填土、雜填士、濕陷性黃土、膨脹土、巖層出露、溶巖、土洞等不均勻地基未進行加固處理或處理不當,均是導致重大質量問題的原因。必須根據不同地基的工程特性,按照地基處理應與上部結構相結合,使其共同工作的原則,從地基處理、設計措施、結構措施、防水措拖、施工措施等方面綜合考慮治理。
4.設計計算問題
設計考慮不周,結構構造不合理,計算簡圖不正確,計算荷載取值過小,內力分析有誤,沉降縫及伸縮縫設置不當,懸挑結構未進行抗傾覆驗算等,都是誘發質量問題的隱患。
5.施工和管理問題
許多工程質量問題,往往是由施工和管理所造成。例如:(1)不熟悉圖紙,盲目施工,圖紙未經會審,倉促施工;未經監理、設計部門同意,擅自修改設計。
(2)不按圖施工。把鉸接作成剛接,把簡支梁作成連續梁,抗裂結構用光圓鋼筋代替變形鋼筋等,致使結構裂縫破壞;擋土墻不按圖設濾水層,留排水孔,致使土壓力增大,造成擋土墻傾覆。(3)不按有關施工驗收規范施工。如現澆混凝土結構不按規定的位置和方法任意留設施工縫;不按規定的強度拆除模板;砌體不按組砌形式砌筑,留直槎不加拉結條,在小于lm寬的窗間墻上留設腳手眼等。
(4)不按有關操作規程施工。如用插入式振搗器搗實混凝土時,不按插點均布、快插慢拔、上下抽動、層層扣搭的操作方法,致使混凝士振搗不實;整體性差;又如,磚砌體包心砌筑,上下通縫,灰漿不均勻飽滿,游丁走縫,不橫平豎直等都是導致磚墻、磚柱破壞、倒塌的主要原因。(5)缺乏基本結構知識,施工蠻干。如將鋼筋混凝土預制梁倒放安裝;將懸臂梁的受拉鋼筋放在受壓區;結構構件吊點選擇不合理,不了解結構使用受力和吊裝受力的狀態;施工中在樓面超載堆放構件和材料等,均將給質量和安全造成嚴重的后果。(6)施工管理紊亂,施工方案考慮不周,施工順序錯誤。技術組織措施不當,技術交底不清,違章作業。不重視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現場管理跟班不嚴等等,都是導致質量問題的禍根。
三、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處理的目的及程序
(一)施工項目質量問題處理的目的:
(1)正確分析和妥善處理所發生的質量問題,以創造正常的施工條件;
(2)保證建巰物、構筑物的安全使用,減少事故的損失;
(3)總結經驗教訓,預防事故重復發生;
(4)了解結構實際工作狀態,為正確選擇結構計算簡圖、構造設計,修訂規范、規程和有關技術措施提供依據。
(二)施工項目質量問題分析處理的程序
事故的原因分析,要建立在事故情況調查的基礎上,避免情況不明就主觀分析推斷事故的原因。尤其是有此事故,其原因錯綜復雜,往往涉及到勘察、設計、施工、材質、使用管理等幾方面,只有對調查提供的數據、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后,才能去偽存真,找到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的處理要建工在原因分析的基礎上,對有此事故時認識不清時,只要事故不致產生嚴重的惡化,可以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做進一步調查分析,不要急于求成:以免造以同一 事故多次處理的不良后果。
(三)質量問題不作處理的論證
施工項目的質量問題,并非都要處理,即使有些質量缺陷,雖已超出了國家標準及規范要求,但也可以針對工程的具體情況,經過分析、論證,作出勿需處理的結論。總之,對質量問題的處理,也要實事求是,既不能掩飾,也不能擴大,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和延誤工期。
勿需作處理的質量問題常有以下幾種情況:
(1)不影響結構安全,生產工藝和使用要求。例如,有的建筑物在施工中發生了錯位,若要糾正,困難較大,或將造成重大的經濟損失。經分析論證,只要不影響工藝和使用要求,可以不作處理。
(2)檢驗中的質量問題,經論證后可不作處理。例如,混凝土試塊強度偏低,而實際混凝土強度,經測試論證已達到要求,就可不作處理。
(3)某些輕微的質量缺陷,通過后續工序可以彌補的,可不處理。
(4)對出現的質量問題,經復核驗算,仍能滿足設計要求者,可不作處理。
(四)質量問題處理的鑒定
質量問題處理是否達到預期的目的;是否留有隱患,需要通過檢查驗收來作出結論,事故處理質量檢查驗收,心需嚴格按施工驗收規范中有關規定進行;必要時,還要通過實測、實量,荷載試驗,取樣試壓,儀表檢測等方法來獲取可靠的數據。這樣,才可能對事故作出明確的處理結論。
事故處理結論的內容有幾種:(1)事故已排除,可以繼續施工;(2)隱患已經消除,結構安全可靠;(3)經修補處理后,完全滿足使用要求;(4)基本滿足使用要求,但附有限制條件,如限制使用荷載,限制使用條件等;(5)對耐久性影響的結論;(6)對建筑外觀影響的結論;(7)對事故責任的結論等。此外,對一時難以作出結論的事故,還應進一步提出觀測檢查的要求。事故處理后,還必須提交完整的事故處理報告,其內容包括:事故調查的原始資料、測試數據,事故 的原因分析、論證;事故處理的依據;事故處理方案、方法及技術措施;檢查驗收記錄;事故勿需處理的論證;以及事故處理結論等。
四、施工階段質量控制
1.施工準備工作的質量控制
質量控制的內容主要涉及到圖紙會審、方案制定、技術交底、設置測量控制網等,因此,在施工之前必須認真進行準備。圖紙是施工的依據,但是必須要清楚的是,盡管設計者為之付出了艱巨的勞動,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依然可能存在一些問題。這就需要通過圖紙的會審,發現并解決這些錯誤和不足,盡可能的減少施工的失誤;在完成方案的制定后,最主要的任務是采取針對性的質量保證措施,為日后的施工活動創造條件,奠定質量基礎;一般來說,技術交底主要是向管理者和操作者交待施工工藝、質量要求、質量保證措施等,這個內容將成為施工的導向,為施工的質量標準和技術操作帶來方向性的指導;設置測量控制網主要是將設計位置在實地進行定位控制。這就需要施工和設計人員在施工準備階段中,按照建筑物的形式選擇不同形式的控制網,以便能夠準確的確定建筑物平面位置的精準和標高的精確。
2.試驗、檢驗及材料、半成品的控制。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階段質量控制中,主要是進行兩大類項目的試驗、檢驗:一類是施工前一定要嚴格按照相關規定進行試驗、檢驗的項目,主要內容包括鋼筋、砂石材料、水泥及砂漿、防水材料、混凝土的配比試驗等;另一類是在完成施工后需要鑒定的檢驗項目,包括混凝土試塊、構件荷載、砂漿試驗等。所有的材料及半成品,在進入工地之前,要必須要通過入庫驗收,相關部門和人員必須要對質量及合格證明進行認真的查驗和鑒定。
3.隱蔽工程的驗收把關。建筑工程的一些項目需要隱蔽,如基礎工程、地槽基坑、結構工程、鋼筋、地下防水、預埋件等。針對這些項目,施工人員在進行施工之前,需要進行質量檢查和驗收,同時還需要做好隱蔽工程驗收記錄,以便能夠作為今后評定工程質量的依據。
4.設計變更及技術核定的控制。在實際的施工中不管是哪一方提出變更圖紙,都需要按照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制度進行申報和實施。不管是何種變更,都一定要經過原設計單位的同意,同時還要履行同設計圖紙一樣的程序。
5.質量檢查及驗收。質量檢查是指在施工過程中,對照施工規范和質量評定標準,對原材料、構配件、中間工序進行檢查,及時發現問題,分析原因,采取措施,起到質量把關的作用。當工程需部分或全部交工時,要進行驗收。驗收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標準進行。驗收和檢查都包括工程質量和工程施工資料兩大部分。
五、結語
建筑工程的施工是一個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方方面面的內容,需要施工方在施工中全盤考慮,局部處理,保證施工的質量因此,無論是管理部門還是施工部門,都需要在整個施工過程中,做好施工質量的控制,保證施工的質量,保證建筑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湯學友,淺談磚混結構工程質量控制的措施[J];建筑設計管理;2009年02期
[2] 蔡桂香,加強磚混結構施工質量管理的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09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