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在工民建筑中的應用最為廣泛,是工民建筑的基礎。混凝土施工是工民建施工的重要環節,其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是增強工民建筑整體安全性能的有力保障。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建筑施工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對混凝土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對工民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控制要點、工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運用等問題作了詳細的分析和系統的闡述。
關鍵詞: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應用研究
混凝土作為一種成本較低、安全有效的施工材料,在建筑中被廣泛使用。其主要成分有骨料、水分、凝膠材料、外加劑等,工民建筑中的建筑基本結構以及基礎設施都是通過運用混凝土來實現的,混凝土因其本身具有的硬度性能,在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結構具有較強的承重能力和抗擊打能力,是提高建筑結構整體穩定性的重要保障。但在實際工民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存在,使得混凝土施工質量不能很好的保證,因此,需要在施工中對施工技術、施工工藝等進行嚴格控制,以確保混凝土施工質量,使工民建筑能夠真正造福社會。
一、工民建筑中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控制要點
混凝土是工業與民用建筑中的基礎和重要施工材料,一般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結構是鋼筋和混凝土,混凝土施工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建筑物的結構整體穩定性和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財產安全。混凝土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以及施工質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質量的決定因素,直接影響著建筑企業的整體經濟效益。
工民建筑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施工問題絕大多數是由混凝土施工不當引起的,因此,在工民建筑施工過程中,合理運用混凝土、控制混凝土施工質量對整個工程的質量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施工中首先應確保施工人員掌握混凝土施工技術,在確保施工技術和施工效率的基礎上提升工程整體建造質量。其次是對混凝土施工的機械設備質量進行控制,機械設備能夠起到協助施工人員工作的作用,在施工中,必須保證混凝土振搗設備、混凝土攪拌設備等性能良好。再次是混凝土施工材料的控制工作,施工材料是混凝土施工的基礎,對混凝土施工材料質量進行有效控制能夠從源頭上減少施工質量問題的產生。最后是施工方法控制,在施工前需進行混凝土攪拌、澆筑等施工編制施工方案,規范施工操作流程。在施工中相關人員對方案的落實情況進行詳細檢查。通過對混凝土施工重要環節進行質量控制,能夠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的質量,為工民建筑施工質量的提升打下堅實基礎。
二、工民建筑施工中混凝土的運用
(一)模板、鋼筋施工
在建筑施工中用到的模板主要有兩種,一種是鋼制模板,一種是木制模板。在進行混凝土模板施工時,首先應對模板進行徹底清潔,將模板表面的雜物進行徹底清除,并在使用前對模板進行徹底濕潤。其次應進行模板的正確施工。在對模板進行施工時,為防止漏漿現象的出現,應全面仔細的對模板進行檢查,著重檢查模板接觸部分是否緊密結合,若發現存在縫隙,應進行封堵(使用水泥砂漿)。施工時先將模板表面用脫模劑刷涂,并且刷涂要充分和均勻。模板正式進行施工前,相關人員需再次對模板進行檢查,以確保模板無損壞。最后是進行具體施工。邊施工邊觀察模板變化,確保各模板間接縫處理完好,不會引起支撐結構變形問題。施工結束后應合理控制模板的拆除時間,待強度達到建筑設計要求時才可實行拆除[1]。鋼筋施工最重要的是做好檢查工作,及時發現松動、脫落問題,及時處理。
(二)混凝土施工
1、合理選擇混凝土材料
混凝土材料對混凝土施工的有著直接的影響,其對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有著重要的作用,也對整個工民建工程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因而混凝土施工前應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合理控制。工程監理人員、監督人員以及質檢員應充分履行自己的職責,對施工材料和施工所需設備質量進行嚴格控制,確保混凝土水灰比、水泥強度等能夠達到工程相關設計標準,砂石、骨料等原材料質量能夠滿足質量要求。
2、水灰比合理配置
施工中混凝土的配比對混凝土結構的抗壓強度有著直接的影響,在施工中,合理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的配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結構的強度和耐久性能。因此在工程的前期施工設計中,在對混凝土原材料水泥、骨料、砂石以及外加劑等進行嚴格的質量控制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工程需要的合理混凝土配比方式。在施工中,在滿足施工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進行水灰比配置試驗,待試驗混凝土強度到到相關設計要求時,才可在施工現場使用。可按照施工現場的施工情況進行原材料顆粒大小、飽和度、含水量的適當調整,以確保施工完成后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抗壓性能,達到混凝土施工的質量要求[2]。
3、混凝土攪拌、澆筑、振搗
在進行混凝土材料攪拌時,應按照石子、水泥、砂子的順序填裝,外加劑的加入應根據外加劑的形態進行適當安排,如液體外加劑需在加水時加入,粉狀外加劑需將其與混凝土骨料同時加入。合理控制攪拌時間在九十分鐘以上。在進行混凝土建筑施工前,應嚴格制定并執行相關質量控制制度,規范施工行為。施工現場實驗室工作人員要根據施工原材料的情況進行施工澆筑的適當調整。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工程管理人員和監理人員應對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監督控制,對混凝土澆筑的質量以及混凝土的塌落度進行定期不定期抽檢,重點檢查混凝土含水量問題,一旦發現混凝配置不合格應責令其重新配制,控制混凝土澆筑施工質量。保證混凝土澆筑過程的連續性,根據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控制混凝土的供應間歇在45分鐘之內。做好混凝土的振搗工作,振搗是增強混凝土強度的關鍵,因而在進行施工時,工程管理人員應對混凝土的振搗情況進行定時、不定時抽查,減少由于振搗不充分使得混凝土結構強度降低問題的出現。通常采用機械對混凝土進行振搗,施工人員在機械振搗時應密切觀察振搗情況[3]。
(三)混凝土養護
混凝土養護是為了確保混凝土澆筑的質量。一般的,混凝土的養護工作在平均氣溫六攝氏度以上進行,通過灑水讓混凝土時刻保持濕潤,防止混凝土硬化過快造成開裂。倘若養護溫度達不到,則需延遲六小時后在進行養護工作。混凝土類型的不同對養護時間要求也不同,應根據水泥的種類選擇合適的時間進行灑水養護,以確保混凝土的質量能夠滿足相關設計要求。
結語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建筑施工質量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工民建筑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對其施工質量進行控制具有重要意義。混凝土作為重要的建筑施工材料,在工民建筑中應用問題一直以來都受到建筑施工單位的普遍重視。在具體施工應用過程中,要想確保施工的質量,就需要針對施工中存在的問題采取相應的強化措施,嚴格控制混凝土施工材料質量,規范施工工藝流程,強化質量管理工作,有效提升混凝土施工質量,更好的促進建筑施工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迎坡.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運用問題初探[J].四川建材,2013,01:17+19.
[2]趙會軍.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運用問題研究[J].門窗,2013,07:317.
[3]王俊勇.工業與民用建筑施工中存在問題與解決策略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13,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