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住宅建筑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外墻滲漏所帶來的種種不便,是每位工程建設管理人員急需掌握的,本文結合工作實際,對住宅建筑外墻滲漏產生原因和防治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工程施工;過程控制;裂縫
高層住宅外墻滲漏是影響房使用功能的質量通病之一,也是居民投訴率最高的質量問題之一。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人們對住宅質量要求的提高,住宅建筑需求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現在住宅建筑大多有兩種結構形式:框架結構和磚混結構。外墻裝飾一般為外墻磚或外墻涂料(外墻乳膠漆)。
近幾年,江南地區出現了罕見的連續降雨天氣,致使一些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工程出現了較多的外墻面滲漏現象,在給用戶帶來諸多不便的同時,也給建筑承包商造成經濟和信譽上的損失。本文就外墻面的滲漏做簡要分析并提出一些常規的防治措施。
一、滲漏原因的分析
現在,住宅建筑除了屋面、廚房和衛生間進行了防水設計,外墻一般未考慮防水,由于罕見的連續降雨,再加上風壓的作用,雨水不停地向墻體內滲透,形成了類似于地下水向地下室外墻內滲透的現象。外墻發生滲透現象,一般有以下幾個原因:
1、目前的住宅工程,框架結構中起圍護作用的外墻砌體使用的基本上為非承重空心磚,空心磚由于壁薄,中間多為大孔洞,空心率大(最大達48%),在運輸與施工過程中易產生破損,缺棱掉角等缺陷。若在外墻施工中用了上述破損磚或由于設備管暗裝的需要對已砌外墻砌體進行鑿打,人為地造成外墻磚砌體破損,較易在外墻形成滲水處,且一旦有水滲入外墻砌體,空心磚內孔洞又形成積水槽或水的通道,讓人們無法正確判斷滲水處,一旦發生滲漏,整改起來極其不易,易形成頑癥。
2.工人在砌體施工中未嚴格按施工規范操作,砌筑砂漿不飽滿,特別是豎縫砂漿不飽滿,甚至產生密縫、透縫。此外,干磚上墻,砂漿中的水份被磚吸收,造成砂漿強度偏低,磚與砂漿分離,使砌體整體剛度下降,灰縫砂漿產生裂縫,水就易從磚縫間滲入,這也是造成外墻滲漏的原因之一。
3.各種原因造成的外墻墻體裂縫,使雨水直接從裂縫處滲入室內,也是造成滲水的重要原因。裂縫可以是由結構變形引起的或溫度應力應變產生的。特別是在窗邊、頂層墻體窗下和不同結構材料接觸界面處,如墻體與梁底、墻體與柱邊等薄弱部位都是我們應重點防范的關鍵。
4.外墻裝飾基層一次性打底太厚或為保證全高垂直度而使局部打底偏厚,又未采取適當加強措施而產生基層裂縫;結構層表面太光滑,如未采取措施,使基層空鼓、龜裂、結合不良;外墻大面積打底而基層又未設置分格線,使基層產生不規| 建設工程教育網|則收縮裂縫。上述原因均可能造成基層質量不過關,直接影響了面層與結構層的結合,從而造成面層、基層空鼓、龜裂、離析、脫落等質量問題。
5.大量事實表明,外墻裝飾面層采用面磚的建筑物較采用其它裝飾面層的建筑物外墻面出現滲漏的現象更普遍。經過詳細觀察及研究分析,主要是由于面磚鋪貼空鼓或鋪貼砂漿不飽滿,造成面磚與砂漿局部脫離,面磚與砂漿間空隙部分易形成貯水容器;面磚勾縫不密實或勾縫龜裂,密縫勾縫遺漏都是使雨水從表面滲入,造成積水,從而引起滲漏的原因。
6.窗臺、遮陽板和雨篷等水平構件的表層施工中未找坡度,甚至倒坡,造成倒返水或積水,也容易造成外墻面滲水。屋面女兒墻墻根留置施工縫(特別是磚砌體女兒墻時),由于屋面溫差大,女兒墻與屋面板熱脹冷縮率不同,墻根難免存在微裂縫,且屋面雨水又沿著墻根坡度方向流向水|建設工程教育網|落管,這樣就會使女兒墻墻根滲漏,影響建筑物的美觀與質量。
二、滲漏防治措施
1、改善砂漿和易性,推廣“三一砌筑法”,嚴禁用干磚砌墻,確保灰漿飽滿度和提高粘結強度;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間隔15天后,再將其補砌擠實,并用水泥砂漿將斜向磚縫嵌填密實;按磚的模數,在框架柱上植筋。
2、粘貼面磚前,應先將面磚在清水中浸泡2個小時,然后取出晾干。使用時達到外干內濕,待中層抹灰終凝后,方可進行粘結;面磚粘結完工后,認真清理面磚縫內的殘余砂漿,噴水濕潤后,用1∶1 水泥砂漿勾縫。勾縫要凹進面磚1mm。勾縫砂漿要嵌填密實,接搓處要平整,不留孔隙;
3、抹灰前,應將基層表面清理干凈,腳手架眼等孔洞填實堵嚴;砼墻表面凸出較大的地方要事先剔平刷凈,并用界面劑抹砂漿進行毛化處理,并噴水養護,增大砂漿與基層的粘結力;磚砌體抹灰前一天,應對施工墻體澆水濕潤,讓基層吸足水分,以抹底灰后,用刮杠刮平、搓抹時砂漿保持潮濕柔軟為宜;外墻抹灰必須分層進行,嚴禁一遍成活,待每層終凝后,方可進行下一層抹灰。施工時每層厚度宜控制在6~10mm。抹灰工程宜在砌體砌筑完畢后60天進行,至少不得少于30 天;各層接縫位置應錯開,并設置在砼梁、柱的中部;外粉必須設置分割縫。窗臺、陽臺等處粉刷的坡度不小于29%,不得出現排水不暢現象;
4、窗洞抹灰最好是由外粉的施工單位一次完成。窗框安裝前應對預留洞口尺寸進行復核,用防水砂漿刮糙處理,然后進行窗框固定;窗臺抹灰后應加強養護,以防止水泥砂漿的收縮內力和由窗間墻及窗臺下的墻身自重大小及沉陷不同產生的負彎矩引起的外力組合在一起,加速產生抹灰的裂縫;
5、水泥砂漿抹灰時宜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或礦渣水泥,砂宜用中、粗砂,不可使用細砂、粉砂,其含泥量不得超過2%;
6、分割條安裝時,要刷漿均勻飽滿,鑲貼牢固密實。
7、窗框安裝應采用A3 鍍鋅鋼件連接固定,連接件厚度不小于1.5mm,距邊角的距離不大于180mm,連接件間距不大于500mm。固定時,根據不同的洞口材料,采用規定的固定方法,確保固定牢固可靠。窗框與洞口的間隙,按飾面材料的種類留量;固定后的窗框與墻體間必須留3~5mm 間隙,縫隙內應采用無腐蝕、彈性材料填嵌飽滿,防止出現空谷或裂縫。表面用嵌縫膏密封,確保水密性及氣密性。
三、幾點建議
1、目前建議優先考慮使用益膠泥新型高分子粘接材料代替傳統水泥作為板材、塊材的粘貼材料,益膠泥具有用量少、本身厚度薄、施工工藝簡單等優點,避免了使用水泥等傳統粘貼材料因浸磚、灑水不夠而引起的空鼓、脫落等隱患。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益膠泥所具有的另一些特性作為界面劑時具有粘接強度高,不需打毛就可在光滑基層面上使用的特性以及防水特性,使用時薄薄一層(僅1.5~2mm)滿涂于外墻基層面上,即使個別處面層空鼓或勾縫質量不理想也多一道屏障防止雨水滲入外墻基層。
2.外墻防水不僅僅是施工問題,而是—項與設計、施工、監理都有關聯的系統工程。然而設計單位很少給出外墻防水構造點圖,目前我國也尚無外墻防水的技術規范。因此,我們認為各方面都關心和支持防滲漏問題,才能更有效地解決滲漏這一質量通病。
3.外墻防水涉及到結構以至裝飾安裝全過程。結構是前提,安裝是關鍵。在結構施工時,就應考慮如何防水,做好結構性的防水措施。
4.外墻鋁合金施工要選用專業隊伍,施工分包隊伍不應該由甲方直接分包,應納入總包單位的管轄范圍,使總包方有權、有責、有利,便于統一管理,保證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GB50201—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2]GB50203—2002 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