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公路施工的特點,公路工程機械大多在惡劣環境下作業,而且施工強度高工程磨損嚴重,極易產生故障,一旦發生故障則會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增加工程成本。本文主要對公路工程機械的施工組織、管理、保養進行論述。
關鍵詞:工程機械;施工組織;管理;保養
1高速公路機械化施工組織
1.1公路機械化施工組織的特點
(1)公路施工機械具有專用性機械化施工組織設計的一個重要的內容就是確定施工機械的類型。因為公路施工機械具有專用性的特點,只有當機械設計條件與施工條件相符合時,才會獲得良好的工程質量和較高的生產率。因此在確定施工機械的類型時,為了保證選擇的合理性,首先必須了解施工機械的生產率、質量、工作容量、機械的經濟運距和尺寸等性能要求及適用場合,然后根據工程實際的土質、道路情況和工程量等具體環境,確定機械的類型。
(2)主導機械與配套機械相匹配主導機械決定著施工方法、工程的進度、工程質量和施工方式等,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整套機械生產效率的發揮。在使用配套機械組織機械化施工時,施工的工作飽滿程度、工作效率,以及施工段之間要保持較好的平衡和均勻性,這也是確保高效作業的關鍵。
(3)根據施工現場的條件布置施工機械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布置好各種機械的用地范圍及具體位置。具體來說,在進行機械位置的布設時,應考慮經濟合理性要求和使用方便性,同時對其用地的大小也要進行準確的計算。
1.2公路機械化施工組織的方法
公路機械化施工組織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四種,即流水作業法、平行作業法、網絡計劃法和順序作業法。
(1)流水作業法流水作業法是指將擬建工程按照工藝和工序要求劃分為若干個施工段,并相應分別組建專業施工隊,每個施工隊依次按照一定的施工順序進入施工段作業。該方法是最適合機械化施工的組織方法,符合施工的客觀規律,能保證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在空間和時間上保持均衡、連續和有節奏地進行。
(2)平行作業法將擬建的工程分施工項目或分段,工程被劃分成多少段就相應的組織多少個施工隊,同時在各施工段上進行作業的施工組織方法稱為平行作業法。
(3)網絡計劃法網絡計劃法是一種以網絡圖為基礎的計劃管理方法,是為適應關系復雜的現代科學研究和大規模生產的需要而出現的。其特點是:(1)決定工程總工期的關鍵線路清晰,因而可以較好的使用和協調各種資源;(2)能充分的反應施工中各項之間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邏輯關系;(3)網絡圖本身作為一種數學模型,因而可以較方便的利用計算機程序進行計算;(4)可用于工程費用和施工進度的控制。
(4)順序作業法順序作業法是一種最原始和最基本的施工方法,是指將擬建的工程劃分成若干段,并組織一個施工隊針對每段所分解成的相應的施工過程,進行逐段施工。其特點是:工期較長,因為只有一個施工隊,只能進行一個工作面的施工。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工作較簡單。施工機械和勞動力的需用量波動較大。勞動生產率和機械利用率較低,工程質量無法得到提高。
2我國公路施工組織在工程機械管理方面主要存在問題
2.1管理制度和管理機構的問題
現在,有很多的企業對于管理工程機械設備的問題根本就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認為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根本就不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在管理制度方面就沒有較完整和較嚴格的制度,進而導致了管理機構的不健全,在指定管理制度的時候企業就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就導致了在管理機構方面企業就沒有使用很多的人員來進行工程機械的管理,對于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工作通常都是沒有對機械設備進行檔案的建立,使得在對工程機械設備的管理上經常會出現混亂的現象,不利于企業的設備的更新和換代。
2.2在機械設備的投資方面存在的問題
現在,越來越多的企業在工程機械設備方面的投資多是用于機械設備的購買上的,認為企業的生產只要有先進的設備就可以達到更好,根本就沒有注意到機械設備的操作人員的素質的問題。針對機械設備投入大量的資金,而對于人員的培訓就沒有給予充分的重視,也是機械企業在管理方面存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在管理部門的設立方面通常都是存在著設備的管理人員和設備的維修人員受專業的教育時間較短的狀況,而對于這種情況通常都是得不到企業充分的重視的。
2.3機械設備在使用和保養方面存在的問題
企業為了得到更好的經濟效益,通常都是只重視機械設備的使用方面,只要機械設備可以正常的工作就可以,而疏忽了對于機械設備的日常養護的工作。在機械設備的使用時,一般只要機械設備還可以正常的運轉,操作人員就會認為機械設備是不存在問題的,不懂得在日常的使用中對機械設備進行日常的養護,這樣一旦機械設備出現問題,就會導致企業的生產面臨很大的問題。在機械設備在維修的時候,企業的生產必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企業在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的時候,還會花費很多的資金,最嚴重的后果就是企業的機械設備在使用的方面也會存在受到影響,可能會導致機械設備的使用年限的降低。機械設備在使用的時候,通常都是處于超負荷工作的狀態下的,企業在使用的時候一般都是重生產輕養護的,這樣就可能會導致企業為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2.4工程機械設備在維修方面存在的問題
企業在機械設備的管理方面根本就沒有針對機械設備進行定點檢查的制度,企業也是在機械設備出現故障以后才會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這樣就導致了企業嚴重缺乏預防維修的情況,在設備出現狀況以后在對設備進行維修,是一項對企業的人力和財力都十分浪費的事情。企業在對機械設備進行維修的時候,會存在著很大程度上的浪費的情況,維修的人員在進行維修的時候,通常會因為個人的主觀認識去對某些零部件進行評估,這樣很可能會導致維修方面存在嚴重的浪費。
3公路工程機械的管理
3.1完善基礎管理體制
公路工程機械設備應按不同用途、型號、購置時間及現狀等進行登記,這樣既方便設備的協調管理,又利于工程建設實施的綜合管理。工程處設立專門機構、派專人負責機務管理,同時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以完成公路工程建設任務為宗旨,實行統一管理、明確分工負責。
3.2加強單機單車成本核算
在施工機械管理中,實行并加強單機單車的成本核算,既有助于機械經濟效益的提高,又有助于操作人員技術水平和素質的提高。核算的內容主要包括:使用車日完好車日、臺班收入、燃料費、修理費、折舊費、大修費、管理費、行車損失費及利潤收入等;核算要堅持公開、公平、定期的原則,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措施,按時兌現,以提高操作人員的工作、學習積極性,增強他們在操作、保養、安全等方面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從而提高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確保工程順利實施。
3.3實行機械設備內部租用制度
目前,很多企業單位在機械管理中,一般采取各項目部相互調配、報臺班的辦法。這不利于機械效能的充分發揮及工程成本核算。而實行內部租用制度,各項目部向企業按需租用機械,按實際臺班數及規定標準定期(一般為月)收取租用費。這樣可以調動項目經理部對機械使用的積極性,促動他們有計劃、周密地安排施工,有效地控制機械閑置時間,有利于企業整體效益的提高。
3.4加強項目部施工現場機械設備的管理
各個項目部機械設備管理短期行為嚴重,項目部所追求的是工程質量,工程進度和效益,機械的使用自然是越快越多越好,不少項目部一到趕工期,趕任務時就不得不加班加點,長時間超負荷工作,忽視了機械的維護保養,認為機械在正常運行,沒有故障,無需停下來進行保養。這種“重使用,輕管理”的行為直接對影響機械的技術狀態和使用壽命。而對于施工過程中發生故障的機械,尤其是大型機械,各個項目經理部都不愿承擔高額的維修費用,于是一些機械設備未經必要的維修保養就從一個工地轉移到另一個工地,從而出現了兩個項目部之間為誰承擔修理費的問題扯皮,存在很大的故障和安全隱患,甚至發生安全事故。這樣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了工程工期。工程處應直接往項目部派駐機械管理員,對機械設備運行監控的同時定期實行強制維修保養并做好記錄,對轉場的工程機械要保證其完好率方可轉移,有力地保證了工程機械的正常運行使用。
3.5加強機手崗位培訓
對施工機械采取“三定”制度,即定機、定人、定崗;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做到“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故障。機械操作人員要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并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機械設備實行機手負責制,這樣機手可以踏踏實實地搞好日常工作,摸索出一套適合本機、本崗的操作經驗。另外,對技術性比較強的機械操作人員要加強崗位培訓。目前有些單位購進較先進的設備以后,都不注重機手的培訓工作,結果由于操作失誤造成工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沒有發揮出機械的最佳性能。因此,企業要進一步加強各類拌合設備、推鋪機械等關鍵機手的崗前培訓及日常學習,同時要激勵老機手做好傳、幫、帶的工作。
4公路工程機械施工特點及保養的必要性
公路工程機械大都在泥沙、礫石、雨水和風雪惡劣環境中作業,且施工帶有突擊性,機件工作的潤滑條件差其技術狀況必然較其他機械下降得快,零件間的配合將出現不同程度的松動、磨損、銹蝕及結垢等現象,各連接件配合性質、零件間相互位置關系和機構工作協調性等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致使其動力性、經濟性、可靠性等性能指標下降,甚至引起機器事故,因此需定期對公路工程機械進行保養。定期對公路工程機械進行保養可以保證機械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減少故障停機日,提高工程機械的完好率和利用率,保證工程進度;減緩機械磨損,增加修理間隔期,延長機械使用壽命;避免出現機械事故,保證安全生產;降低機械運行和維修成本,提高機械的動力性和經濟性,使機械的動力、燃潤油料、零件及各種消耗材料降到最低限度。因而,必須重視公路工程機械的保養。
5公路工程機械保養的內容與要求
工程機械的技術保養是指為了使機械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保證其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延長使用壽命,而對機械所采取的一系列技術措施。機械保養必須貫徹“養修并重,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到定期保養、正確處理使用、保養和修理的關系,克服“以修代養”的思想,把技術保養制度化,并建立相應的監督機制。工程機械保養以“潤滑、調整、緊固、防腐”為主要內容,按不同需求分等級進行保養。
5.1日常保養
日常維護的目的主要是維持機械的機容和機況,使機械經常處于完整和完好的狀況,以保證正常運行。日常保養以清潔、補給(水、油等)和安全檢視為中心。由機駕人員在每日出機前,行駛中和收機后進行,詳盡項目內容按各級機械的操作、使用和維護規程進行。
5.2一級保養
一級保養除日常保養作業外,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中心內容,并消除機械在運行一定時間后出現的某些薄弱環節,尤其要檢查有關制動、操作等安全部件,一級保養主要內容包括各總成和連接件的緊固,主要總成和部件的潤滑以及在外部檢查發現的一些必要的調整作業。這些作業由專業維修工負責進行,機駕人員參與。
5.3二級保養
二級保養作業除進行一級保養作業外,以檢查調整為中心,對機械進行較深入的技術狀況檢查和調整,根據機駕人員反映和經過技術狀況診斷,確定維修附加項目,并排除。
5.4三級保養
結合二級保養作業,以消除隱患為中心,對局部包括總成件檢修,改善機械技術狀況,以延長中修及大修周期。
6結語
總之,針對公路工程機械的施工特點對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并定期進行保養,及時發現和排除隱患,能有效的防止機械發生故障,提高公路機械施工的利用率,從而保障公路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李城鎮,陳中鋒,溫玉平.淺談公路工程機械的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 2009年22期
[2] 劉衛凌.論我國公路施工的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 2012年15期
[3] 陳雷,趙寧.淺談公路施工管理[J].科技致富向導 2011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