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維護好、管理好、養護好地方公路基礎設施,讓人民群眾的出行更暢通、更安全、更和諧、更高效,是公路人的責任和使命。
關鍵詞:地方公路;管理
0 前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加大了對地方公路的建設力度,建設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加強地方公路管理建設對當地經濟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本文對地方公路管理建設在實踐中的應用作了一些探討和總結,可為同類管理提供依據和鑒戒。
1地方公路管理
下面主要從管理建設的職能、養護管理、路政管理、安全管理四方面介紹地方公路管理建設。
一、地方公路管理建設的職能
1、貫徹公路養護方針,按分級管理規定,突出重點,執行公路小修保養制度,養好公路。開展立功創先勞動競賽,堅持和不斷完善道班養護經濟承包責任制,完成和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各項任務指標,確保公路暢通。
2、加強公路養護的全面規劃和現有公路、橋梁的技術改造,不斷提高公路和橋梁的通行能力。
3、做好水毀預防搶修工作。執行預防和搶通搶修水毀公路工作制度。
4、做好地方公路新、改建工程勘測設計、施工管理、竣工驗收、接養工作。
5、加強路政管理,積極宣傳上級路政管理法規,執行路政巡查制度,依法處理路政案件,維護路產路權。
6、組織公路現代化養護與管理和技術的開發,推廣應用公路小修保養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總結表彰、推廣先進經驗。
7、加強站、道班兩個文明建設,建立健全和不斷完善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實行標準化、規范化管理。
8、抓好安全和文明生產,建立一套完整的安全生產管理規章制度。
二、養護管理
1、年初簽訂養護責任合同、全面落實鄉村道養護責任。加強日常養護管理和檢查工作,全面做好鄉村公路水溝、橋涵清理、保持排水暢通;及時填培路肩、清掃路面、清理路障,做到水溝三面光、路肩平順、路面干凈。
2、嚴格按照相關管理和考核制度做好實地監督和每月(季)考核工作,堅持實地抽查考核,實事求是打分。通過嚴格檢查考核,及時反饋不足,不斷提升承包者養護管理水平。
3、實行公路養護體制改革,結合地方實際把部分農村公路的小修保養工作進行分片、捆綁公開發包,各道班人員及社會人員競爭養護權,對競投者投入養護的資源(主要是設備、機械)情況,擇優確定承包者后,實行養護目標管理和考核,根據《農村公路(鄉道)小修保養驗收辦法》的標準和要求由地方公路管理站組成考評小組,實行月評制,逐項打分,根據得分多少計撥養護費。
4、農戶承包,實行公路養護多元化。為解決距離鎮養道班遠,工作、生活不便致使養護效率低的問題,以就近方便養護工作開展為原則,由農戶自由組合養護隊,確定養護管理目標和養護報酬,以百分制細分到各項養護指標,次月進行考核,按得分核付養護費。從而優化養護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養護資金投入的績效。
5、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的部署與要求,堅持以“建養并重,有路必養”為方針,加大工作力度,開拓創新,扎實工作,推動地方公路建養工作科學發展。
6、加強示范鎮、示范路建設。根據《市農村公路示范路、示范鄉(鎮)的實施標準》,大力推進示范鎮(街道)、示范路建設。常年達到“路基穩定、路面平整、標線清晰、標牌醒目、綠化美觀、路容整潔”的標準。
三、路政管理
1、嚴格執行《公路法》、《行政許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以及《路政管理規定》,規范工作流程,實行層級審批,嚴格按照路政審批程序辦理每項許可,做到“依法行政、公開透明,廉潔高效”。
2、堅持文明執法,依法治路,每月上路巡查不少于20個工作日,每天做好《路政巡查記錄》。
3、受理路政許可業務熱情、誠懇主動地與當事人聯系,按照公開承諾的時間內作出答復,不予案例作出詳盡的解悉,力求做到人民群眾認可的滿意服務窗口。
4、在日常管理上,分線路落實崗位責任制,定時上路巡查,及時發現并制止各類公路違法侵權行為,有效保障路產路權不受侵犯。
5、加強路政法規的宣傳教育工作,在站常養線路增補路政法規宣傳牌,提高群眾法制意識,同時,加強各線路的標牌、標志。
6、對每個個案做好立卷存檔工作,平時注重及時監督轄內重點建設工程,按規定辦理路政許可,加強路政和養護交通綜合執法局的業務協作。
7、信息互通,巡查發現情況立即反饋,及時做好路面清障、標牌標志維護和更換工作,保障道路安全暢通。對公路險段及常養線路重點的鄉道線、旅游公路,實行重點巡查、增設標牌標志,加大投入,按規范完成各項安全保障設施。
四、安全管理
1、牢固樹立“預防為主,安全第一”的思想,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措施,堅持生產和安全一齊抓,做到警鐘長鳴常抓不懈。2、管養的省、縣道按規范設置了安全標志、示警樁,對于被盜的標志和損壞的標志及時更換。堅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施工現場、危險路段、橋梁及安保設施,做到勤檢查、勤監督,發現問題及時整治。
3、加強渡口渡船管理,確保安全渡運。
2結語
公路是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之一,公路交通運輸是農村地區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它們的發展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維護好、管理好、養護好地方公路基礎設施,讓人民群眾的出行更暢通、更安全、更和諧、更高效,是公路人的責任和使命。建立有利于公路事業發展、符合客觀規律的公路管理體制,依然是公路行業面臨的重要課題,只有吸取經驗教訓,才能少走彎路。
參考文獻:
[1]侯連君,王昌衡,鄭京杰.縣際及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實施對策探討[J],中南公路工程,2004.01
[2]黃新元主編,縣鄉公路手冊[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彭旭峰(1988-),男,廣東肇慶人,主要從事地方公路管理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