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過程中,工程項目管理水平的高低,成為制約建筑企業生存發展的第一要素。成本管理和控制,施工項目成本管理越顯重要,成本管理成為施工管理的核心內容。本文通過對建筑過程中成本管理概念的敘述,分析當前工程項目成本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加強成本控制的措施。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面對當前日益加劇的市場競爭和當前經濟危機的壓力,施工企業必須加強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加強成本控制,尤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項目管理,可以促進改善企業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企業不斷挖掘潛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
工程項目成本的發生,涉及項目施工的整個周期,從施工準備開始,經施工過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質期結束。整個過程中進行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的對比,對各個階段進行目標成本和實際成本差異化分析,提出改進意見,是實際成本控制在目標成本之下。
1、項目成本管理涵義及內容
1.1成本管理的概念
成本管理是指在保證滿足工程質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對項目實施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通過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等活動,實現預定的成本目標。并盡可能的降低工程造價成本費用的一種科學的管理活動。他主要通過技術、經濟、管理等活動達到預定目標,實現盈利的目的。
1.2項目成本管理主要內容
內容包括:成本預測、成本決策、成本計劃、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檢查等。施工項目經理部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對所發生的各種成本信息,通過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預測、計劃、控制、核算和分析等一系列工作,促使施工項目系統內各種要素,按照一定的目標運行,使施工項目的實際成本能夠控制在預定的計劃成本范圍內。
而成本預測、計劃、控制、核算、考核、分析是加強工程成本管理的重要六大環節,這些環節是互為條件、互相制約的。成本預測和計劃為成本控制與核算提供要求和目標:成本控制和核算為成本考核和分析提供依據:成本分析和考核的結果,反饋給成本預測與計劃環節,作為下一階段預測和計劃的參考,以一個環節推動一個環節式的方法不斷加強成本管理工作。
2、施工項目成本控制及考核
2.1采用技術、經濟、組織措施控制法
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影響成本的因素很多,從投標報價開始,直到工程項目施工合同終止的全過程中,都要進行成本控制.因此,項目經理部須有一位既懂技術又懂經濟的成本工程師擔任施工項目成本控制者,他既要參與投標報價和簽訂合同,又參與施工方案、施工計劃以及材料、設備供應等多方面工作的討論。
從技術措施來看,項目經理部應對施工準備、施工過程和竣工驗收三個階段中的有關技術方面的方案,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的采用,提高質量、縮短工期和降低成本的措施,都要進行研究比較,多方面來控制成本。
從經濟措施來看,必須對以施工預算為基礎的計劃成本不斷地與項目的預算成本,實際成本進行比較分析,嚴格審核各項費用的支出,減少開支,相應地建立成本責任制,落實到人,獎罰兌現與經濟利益掛鉤。
從組織措施來看,為了保證施工項目成本計劃的貫徹執行,必須建立和健全項目成本管理機構,明確項目成本責任制,把控制成本的責任分解,落實到項目管理班子全體成員,使工程項目形成一個群管成網、責任成線、責任分明、分工合理的項目成本管理機制。
2.2指標偏差對比控制法
在施工過程中,對項目完成工作的預算成本、計劃成本和實際成本的狀況隨時提供情報,對發生的問題及早發出警報,并提出改進意見,使施工項目嚴格地沿著預定的計劃和成本目標前進,這種方法稱從優成本控制法。其過程是:
1)尋找偏差
施工項目成本指標偏差有三個:計劃偏差、目標偏差和實際偏差。此三種偏差的計算如下:
實際偏差=實際成本-預算成本
計劃偏差=預算成本-計劃成本
目標偏差=實際成本-計劃成本
故在項目施工過程中,定期地計算上述三種偏差,并以目標偏差為目的進行控制。
2)分析偏差的原因
造成成本偏差的原因很多,不同的施工項目、不同的地點、不同的時間出現的差異也不完全相同。一般來說,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①設計變更;②資源供應;③價格變動;④現場條件;⑤氣候條件;⑥定額和預算的誤差;⑦質量和安全事故;③管理水平。
此外,成本控制還可采用各種成本分析的表格,對人工費、設備費、材料費、合同費和管理費進行統計、匯總、分析、編制成本分析表,通過成本分析表,找出成本差異,做出控制決策,制定改善成本控制措施。
2.3成本分析考核
成本考核是指定期通過成本指標的對比分析,對目標成本的實際情況和成本計劃指標的完成結果進行全面的審核評價。
可采用對比分析法、連環代替法和差額計算法進行考核,并將成本分析的結果形成文件。企業對項目經理部在實施該施工項目時的成本管理進行考核,項目經理部則對項目內部各崗位及各作業隊進行成本管理考核。
考核內容應包括計劃目標成本完成情況及成本管理工作業績。
3、現實中存在主要問題
1)人員管理的問題
在項目成本管理中責任未落實,分工不到位。施工前未做到預算在先,或者做了再算,或者邊做變算的情況時有發生。到施工完成后,盈虧找不到原因所在。項目管理人員和施工人員的理論知識不足,及施工經驗有限。強化責任制,目標成本和合同觀念意識不強。還有就是項目各級管理溝通不到位,人員流動性太大。工作不連續,在進度等跟不上時,不及時采取措施。
2)材料管理問題
在項目施工該過程中,因為沒有嚴格執行領料用料制度,從倉庫領料而沒有余料交回,浪費現象嚴重。比如鋼材看管不嚴,遺失現象時有發生;材料型號不對,造成閑置浪費;材料供應量和實際量不符。監督機制不健全,出了問題追究不到責任人,造成成本失控。
3)成本核算的問題
在施工成本核算時預結算員沒有很好的將成本預算和成本結算結合起來。項目沒有分階段和分部分項的成本分析,沒有實際成本和預算成本、計劃成本作比較,從而不能對項目施工起到很好的作用。
4、針對項目成本管理中存在問題采取措施
4.l應提高人員業務素質
1)由于在成本管理中,具體負責該項工作的人員,要對成本進行預測、負責編制成本計劃,協助項目經理制訂降低成本的措施,進行成本控制,成本分析和核算等管理工作,這就必須要求在理論基礎知識方面要具有預測學、決策論、價值工程、管理會計及各種數學模式的經濟管理方面的知識。只有用這些理論知識、來充實自己,才能更好地適應科學的成本管理要求,不斷提高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水平。
2)不但要具有財務和管理方面的理論知識,而且也應具備一定的建筑工程方面的工藝和技術方面的知識,最好還應具有現場施工經驗。只有這樣才能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活動中,能夠依據財務成本管理文件,結合施工企業的特點和實際情況,研究施工項目成本管理中的新方法,并通過科學的決策程序,設計出最佳的成本方案。
3)由于項目成本管理在施工項目中處于很重要的地位,這就要求具體人員不僅要不斷從各個管理部門各個工作崗位上獲取信息,并向這些部門和崗位上的人員發布相關信息,而且對重要的信息還要持續跟蹤。因此,這些人員要與企業和項目中各級人員打交道,沒有良好的公共關系和素質是無法進行協作和交流的。
4.2按章辦事,按項目管理規范辦事,真正落實責權利相結合原則
國家標準《建設工程項目管理規范》(GB/T50326-2001)己于2002年5月1日起實施。該規范對建筑施工企業在施工項目管理方面提出相應的內容,它雖是個推薦性的國家標準,但在我國是填補建設工程領域空白的標準。其中對項目經理責、權、利進行了明確,并以此來建立有效運行的項目經理部,這就保證項目管理規范化有序進行。真正調動各級管理人員積極性和工作熱情,使其工作與利益掛鉤,真正做到 人人有責可負,事事有人負責。
5.結語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在整個項目管理過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是一項復合型的工作,需要多個部門相互配合,工程、勞資、材料、財務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紕漏,都有可能給項目成本帶來損失。工程造價編制及管理人員加強建筑工程項目成本控制對控制工程造價,增加經濟效益,提高職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工作積極性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尤其對提高工程質量,確保安全施工等方面有深遠意義。同時可以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合理控制預算,降低工程成本。
在施工過程中,將項目成本得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須依據成本管理的條件、內容及采用相適應的成本控制方法,認真嚴格并克服流于形式、管理表面化,按成本控制的程序做好施工項目的成本預測、計劃、實施、核算、分析、考核及整理文件資料和編制成本報告工作,才能真正保證有效控制好成本,并使成本投入最低化,贏得利潤最大化,達到企業預期目標,為企業爭取更多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