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居民小區里面正在進行大面積的社區建設。隨著居住人群的越來越多,為了加強小區間溝通、方便小區居民的衣食住行玩,在小區里面建設公共建筑尤為重要。本篇文章首先闡述了社區的基本概念,然后論述了居民社區里面公共建筑設計的基本規劃,希望能夠做到以人為本。通過了解小區居民的日常行為心理,滿足人們生活的必要需求和可供選擇的活動娛樂設施,推動和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通過良好的社區公共空間來增強和培養小區居民對自己所屬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
關鍵詞:居民小區;公共建筑;設計;思考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要求的不斷提高,農村的人們為了享受高質量的生活或為了下一代接受更好的教育,大量的人員開始涌入到城里,為了滿足外來人員的住房問題,城市間的房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些房屋大多都是以社區的形式為人們展現的。隨著大量的人口遷入到城里,生活節奏和壓力的越來越快,鄰里之間的溝通變的越來越少,相互的信任度也越來越低,大部分居民對于小區的建設和事物表現的漠不關心,甚至小區居民會為了很小的事情發生口角甚至是大打出手,這種局面長此下去會影響社會的穩定和和諧社會的建立,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從居民小區公共建筑建設下手,建立一些適合游玩的公共娛樂設施,來增加居民間的良性溝通。
一、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建設的基本原則
居民社區是構建城市最重要的組成方式,所以說想要做好城市建設就必須要做好居民社區建設,居民社區的建設不僅要滿足人們的衣食住行,還要滿足人們的娛樂精神,當然前提是不能影響城市的構造、交通和環境。居民小區的建設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個城市,甚至是一個國家經濟的發展水平和國人思想政治文化程度。當然,居民小區里面的公共建筑建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則,首先必須要以人為本,其次是公共建筑是為小區居民服務的不僅僅是用來觀賞的,然后要實現資源共享,當然對于它的責權要劃分明確,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
二、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設計所涉及的方面
隨著小區內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的水平將會直接影響小區居民的生活質量,為了滿足小區居民日益增長的高質量的住宅要求,必須提前對小區公共建筑進行全面的規劃,盡量要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以及配備完善的公共設施,要建設一批經濟適用、具有當地特色、以及符合當地人風俗習慣的高質量住宅小區。
1、要滿足小區人文環境的要求
我們國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國家,每個城市各具特色,都有自己不同的地域特色和城市魅力,因此居民小區的建設一定要因地制宜,當地政府在進行社區建設的時候,一定要考慮當地的地方特色和歷史背景,盡量的符合當地人的生活習慣,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社區。比如說在對舊城區進行改造的時候,要盡量的保留原有的文化底蘊,也要加入現代化的特色,盡量充分的滿足社區居民人文環境的要求。
2、要與自然環境相結合
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生態環境的現代住宅小區是當今居民小區公共建筑的要求,在對公共建筑進行規范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到當地的地形地貌,不能破壞原有生態,不能破壞花草樹木和山川河流,可以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添綠”建設,保證社區內的居住環境??傊用裥^里面的公共建筑要與自然環境相結合,要相互依存、和諧共處。
3、要注意小區空間的劃分
居民小區里面的空間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公共空間,一種是私人空間。公共空間一般指的是:小區里面的公共道路、廣場、游樂園和草坪綠地等,這些公共空間是給社區居民提供交流的場所,居民之間可以在這里相互交流、相互認識,另外這部分空間也給居民提供休閑娛樂,進行公共性的活動,小區的公共空間一定要時刻的保持道路的暢通,以免發生意外,搶險車輛能夠通過或進行良好的疏通,對于公共空間的設施建設要保證安全性。私人空間是指社區居民自己所屬的家庭、地下室、停車場等,對于家庭風格的設置完全由自己的喜好決定,不受周圍社區大眾的影響,私人空間是社區居民的主要空間。
4、要營造安全的居住環境
居住環境的安全性是所有居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想要創建一個安全的居住環境,除了政府部門需要進行安全性的制度管理和法律條文外,小區在進行規劃建設的時候也要將安全性考慮進去,另外小區的居民也要加強安全的防備意識。對小區進行安全性規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小區的入口處要設立安全警示牌,還要設立警衛室和電子伸縮門,這些都為社區居民提供強烈的歸屬感和安全感;
其次,要注重居民小區空間的設計,這可以起到兩個方面的作用,一是便于小區居民之間相互了解和認識,另一個方面是為了方便對陌生人進行觀察和監視。
再次,要保證小區內道路順暢,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幾率,還要限速限行,降低噪音。
最后,要在各個角落安裝攝像頭,觀察小區的每一個角落,防止偷盜。
三、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設計
對于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的設計,設計人員要精心籌劃,要積極的為小區居民去營造一個美好的環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以人為本
居民小區里面公共建筑使用者永遠是小區居民,在進行設計的時候要以人為本,盡量的營造舒適、方便、快捷的生活環境,要體現出對小區居民的人文關懷。
2、要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
由于我們所處的地球資源是有限的,有些能源是不可再生的,因此在進行居民小區公共設施建設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盡量的將小區資源進行合理利用,節約能源,把有限的資源放到可持續利用的居住體系中。
3、要保護生態環境
隨著氣溫的持續變暖,以及沙塵、霧霾天氣的不斷出現,我們的地球環境被破壞的已經傷痕累累,我們要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這是我們必須也是唯一的選擇。
4、要和科技進步相結合
21世紀是信息化社會,也是高科技社會,智能化的設施是居民小區公共建筑不可或缺的方面,我們要用信息技術的手段去打造居民小區的和諧穩定環境,將現如今新時代的居民社區與高科技的產物相結合。
5、要推進住宅產業現代化
對于居民小區未來的居住建設要推進住宅的現代化進程,所依靠的現代化手段主要包括:質量控制體系要完善;住宅的綜合性能要高;要建設符合現代化住宅要求的建筑體系;在小區住宅的建設過程中,要和當今飛速發展的高科技相結合,全面提高住宅質量,改善小區居民的居住環境和周圍的社區環境,打造溫馨、便利、功能性強的新社區。
結語
我們的一生都在不停的忙碌,營造一個美好的家庭是我們每個人的畢生追求,因為家會陪伴我們一生,會給我們人生提供一個歇息的港灣,因此我們需要不斷努力去完善這個家。良好的社區環境是我們營造美好家庭的基礎,我們要以人為本,了解小區居民的日常行為心理,滿足人們生活的必要需求和可供選擇的活動娛樂設施,推動和促進社會和諧健康發展,通過良好的社區公共空間來增強和培養,小區居民對自己所屬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和責任感,最終達到最美社區、最美家庭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施瑛.華南建筑教育早期發展歷程研究(1932-1966)[D].華南理工大學,2014.
[2]高凡.快速城鎮建設背景下的地域性設計研究[D].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2013.
[3]王凌.文化娛樂設施集聚區建設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