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職務犯罪嚴重侵害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嚴重損害了國家和公眾利益。剖析產生原因,實施有力舉措,增強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律強制性和執行力,提升預防腐敗犯罪的法治化水平和成效。
關鍵詞:預防職務犯罪;產生原因;有力舉措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加快推進反腐敗國家立法,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機制,堅決遏制和預防腐敗現象。”這句話為完善我國反腐敗法律體系建設提出了明確的目標任務。目前,懲治腐敗犯罪方面的法律規定較為完善、系統,相對來說,有關預防腐敗犯罪的專門立法還較缺乏、薄弱。為落實《決定》要求,完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現階段亟須制定完善有關預防腐敗犯罪方面的法律法規,將預防職務犯罪的責任法律化,即對單位、企業不履行預防職務犯罪義務,存在嚴重失責失職,致使單位內部人員發生職務犯罪的,追究單位及其相關負責人的刑事責任,以增強預防職務犯罪的法律強制性和執行力,提升預防腐敗犯罪的法治化水平和成效。首先我們了解下職務犯罪的含義。
一、什么是職務犯罪
職務犯罪是指企業領導人在其位不謀其政,而是利用黨和人民賦予自己的權利貪污腐敗,不顧黨紀政紀損害了國家、企業和人民的利益,和我們提倡的反腐倡廉的工作作風背道而馳。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犯罪,職務犯罪是濫用權力的表現,是嚴重的腐敗形式。職務犯罪嚴重侵害國家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職能,影響正常的管理秩序、工作秩序和生產秩序并破壞由此產生的種種社會關系,嚴重損害了國家和公眾利益。
二、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產生的主要原因
職務犯罪產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復雜的,既有社會大環境影響的原因,也有教育不到位、管理不規范、監督不周密的原因。我認為,誘發國有企業職務犯罪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機制方面
雖然干部監督機制已初具規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即存在臨時應急的多,完善配套的少;治標的多,治本的少;一般硬性規定的多,具體可操作的少;正面規定的多,逆性規定的少等問題。如廉潔自律登記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大多流于形式,只要求填報,是否屬實卻無監督檢查措施。再者在干部的管理、選拔、任用上缺乏有效的連續性,導致對重點人、熱點崗位把握不準,監管力度不夠,致使一些有違法違紀苗頭的人員長期占據在熱點崗位上。另外,預防工作仍然是零打零敲,不呈系統性和機制性,或者說僅僅是蜻蜓點水式,大都是在做表面應付工作,炮制一些所謂的“預防職務犯罪的經驗”,卻很少去深入開展一些有益的建設性工作。
第二、心理方面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人的行為是受人的心理支配的,行為只是人的心理的外在表現而已。國有企業要求涉及人、財、物重要崗位的上崗人員必須具有健康的心理,必須具備抵御外界不良誘因刺激的能力,但部分人員由于僥幸、攀比、不滿足等錯誤心理作祟,在膨脹的私欲驅使下,走上了自毀前程的犯罪道路。
第三.社會方面
國有企業與社會有著廣泛的接觸,它是面向社會的一個窗口,其職務犯罪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如果社交不謹慎,失去了應有的警惕性,對于不法分子的攻勢亂了陣腳,貪圖享樂,在金錢和物質的引誘下,很可能走上歧途。實際情況正是如此,大部分職務犯罪一般都表現出內外勾結的特點。
當然,誘發職務犯罪的因素決不僅限于以上幾種,而且這些因素在短時間內很難消除,所以職務犯罪的預防亦需要相應的過程,同職務犯罪的斗爭必然也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作為國有企業來講,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是艱巨而又長期的。針對這種現狀,我們就應該按照本企業建設“一流的業績、一流的形象、一流的隊伍、一流的文化”為總體工作思路,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重、注重預防的方針,轉變觀念,拓寬領域,創新方法,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豐富廉政建設載體,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夯實懲治預防腐敗體系,努力營造濃厚的“團結合作、政治清明、幸福安定”的濃厚氛圍。
三、預防職務犯罪的有力舉措。
第一、以制度建設為重點,提高源頭防腐水平。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狠抓監督管理,是健全反腐倡廉的長效機制。我們常說的“規章制度”既包括國家有關職能部門、行業規章制度,也包括企業內部在國家法律行規范圍內制定的各種內部規章制度;“監督管理”既包括國家有關職能部門的監督管理,也包括企業內部的監督管理。作為肩負企業預防職務犯罪工作的紀檢監察工作者來講,應該:一是強化制度的建設,按照上級紀委要求,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與公司黨政的各項工作有效融合,制定完善《公司領導班子成員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范圍和分工》等相關制度,從源頭上堵住漏洞,認真履行“一崗雙責”職責,牢固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意識,主動抓好分管范圍內的黨員干部廉潔從業、作風建設等工作。當好廉潔從業表率。模范遵守黨紀國法,嚴格執行干部選拔任用、廉潔從業和作風建設各項規定,凡是有礙公平公正和廉潔的事項,堅決制止。建立健全《公司全面經營風險管理實施細則(暫行)》,圍繞公司發展戰略,通過在管理各環節和經營過程中進行風險識別、評估和應對,培育良好的風險管理文化,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穩步、有序發展。
進一步完善公司安全、生產、經營涉及的各個管理部門和重要崗位各項業務管理制度,規范各種工作程序;深入推進風清氣正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黨員領導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切實改進薪酬收入分配機制,認真制定公司工資收入管理辦法,配套出臺相關細則,切實規范“三重一大”集體決策行為。二是強化制度的執行力。有強有力的制度,執行力不強,各項制度就會成為一紙空文,得不到執行、落不到實處,所以在日常的預防職務犯罪的工作中,要發揮領導干部在執行制度中的示范和帶頭作用,加大對干部執行各項制度的監督和考核。
第二、以廉政教育為基礎,筑牢廉潔自律防線
孔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所以人的好惡、善惡是受后天的環境影響而形成的,如果我們及早注重宣傳教育,從娃娃抓起,使一個人生下來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遠離不良習俗、不良環境,則這個人就會向著善的方向發展,就會向著教育者所期望的發展。首先強化反腐倡廉教育。以學習“十八大”以來新一屆中央集體領導、省委、省紀委、省國資委和集團公司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新理論、新思路和新舉措為主線,以促進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業為目標,通過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黨風廉政宣傳教育活動,提高領導干部對黨風廉政建設重要性的認識。精心構筑廉潔網,不斷強化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以形成強大的教育陣地,逐步祛除不良思想在人們頭腦中的份量,讓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在人們的頭腦中逐步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其次強化廉潔文化宣傳教育。開展廉潔文化“四進”活動,進機關、進場、進隊、進崗位,樹立“清廉是幸福的基石”、“只有廉潔從業才能成就事業”的廉潔理念。用節假日等重點時刻通過短信平臺發送廉潔短語,時刻敲響廉潔警示鐘。正面教材的宣傳教育可以樹立人,而反面教材的宣傳教育可以改變人。我們靈活運用正、反面教材開展宣傳教育。組織公司黨員干部及重要崗位人員去警示教育基地進行警示教育學習,讓所有參觀人員不僅從思想上受到教育,更從心靈上受到教育。
第三、以監督檢查為手段,促進干部廉潔從業。
“監督”是保證,是不斷促進領導干部廉潔從業的前提。首先是明確監督領域。按照集團公司“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的要求,加強對組織和個人執行重大決策部署情況的監督,確保政令暢通。加強對工程項目建設、大宗物資采購等重大事項的監督,確保權力正確行使。以經營管理的關鍵環節、主要程序和重要崗位為重點,監督檢查管理制度執行情況,確保規范動作。加強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制度執行情況的監督,促進企業安全發展。其次是發揮監督作用。加強上級對下級的監督,嚴格執行和不斷完善各項制度。堅持統一領導、集體決策、分工負責、分級管理的領導體制和管理原則。最后要做好協調工作,建立各項決策評估、規章制度督查、違法違紀事件倒查、干部量化考核等各項工作,全方位地掌握各項情況,始終處于主動出擊的地位,盡最大可能消除違法違紀的苗頭。實施內部監督還要拓寬渠道,如在國有企業中將比較重點、“敏感”的崗位形成多方監督、互相牽制的體系,以消除這項工作的單一性、局限性,更好地為預防職務犯罪打下堅實的基礎。
總而言之,在當前反腐敗斗爭的新形勢下,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體系,是從源頭上防治腐敗的根本舉措,他必會將國有企業反腐敗斗爭納入自覺化、法制化、民主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