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代居住區的景觀設計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有以人為本、因地制宜、資源的節約和保護的理念,構建和諧舒適的居住區景觀。文中論述了“以人為本”、“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居住小區景觀綠化設計原則,分析了現代城市居住小區景觀綠化 規劃的具體設計,以及景觀設計與規劃設計、建筑設計的關系。
關鍵詞:現代城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
一、現代城市居住區景觀設計的誤區
1、忽略園林景觀的功能性
首先是居住小區的公共空間的利用率較低,目前很多居住小區中景觀的實用價值沒有充分實現,很多設計雖然具有美麗的表現形式,但其實用價值經常被犧牲掉。尤其是居住小區中的廣場,很多沒有針對性,不能兼顧不同使用人群,并且只注重觀賞效果,供人們休憩的室外家具比較少,致使人們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間的完善功能。無法停留、休憩以及交流。
其次是植物和水景設計片面注重觀賞效果植物設計忽視其遮蔭、防護等功能效應,僅僅為了存在而存在。許多活動場地、交通游覽步道沒有遮蔭樹,在炎熱的夏天讓人只能望日興嘆。
再次,“人性化”的設計思想沒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區的建設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選用時尚的設計風格,頂級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設備,而在于它能否給人們提供一個方便舒適的居住環境,能否給居民一個徹底放松,完全舒適的家,能否提供讓住戶感到舒暢的人性空間。園林景觀設計要做到理解和尊重人的思想和行為需求。要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齡結構、職業、生活、工作習慣、生理要求的基礎上進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設計,這樣才能使每一個細節都尊重體貼人的活動行為,體現人性關懷的服務理念。
2、景觀的藝術觀賞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體現
首先是不重視多方向觀賞效果,多數園林景觀與建筑外立面相諧調,注重其室外觀賞效果。對于住戶來講,在室內欣賞室外的風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調研的很多小區內室內觀賞效果非常不讓人滿意,主要是鳥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組合布局等方面。許多是草草處理景觀和道路、停車位的關系,導致混亂一片,視效果較差的景觀,規劃師和園林景觀設計師需要合理布局綠地、合理解決好停車功能、活動集散功能,同時同林景觀設計師和建筑師合理解決景觀觀賞角度、觀賞層次,使作出的景觀設計才能達到園林上良好的俯視效果和立體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區園林景觀設計濫用園林雕塑小品,園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區園林景觀中很普遍,在景觀設計中,合理的設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點綴和組織空間,烘托主題、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區內泛濫園林小品,或者設置過于密集,沒有主次節奏;或者與環境格調不相融合,造成了人們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頭蛇尾”的設計誤區
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對銷售有很大的影響,一些開發商在一期時,會把園林做得很好,但隨著銷售的好轉,二期,三期會減少投資,園林景觀越做越差,形成了“虎頭蛇尾”的設計誤區,其實這種設計思路是不正確的,因為樓盤的景觀沒有注重整體性和連貫性,至使一二期之間的設計斷層,導致樓盤整體景觀質量下降,或呈現出一種“狗尾續貂”的效果。
這種對后期園林景觀的不重視,是得不償失的。園林景觀不僅僅是小區的形象,更是對住戶的一種承諾,因為住戶會這么認為,后期的房價高了,而園林景觀下降了,這是一種對住戶不夠負責的表現。開發商應有大局觀念,不能圖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后期的景觀設計,其實,在二、三期工程建設中,繼續繼承一期的設計風格,保證園林景觀效果,對開發商來說,不僅可以得到住戶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區的知名度與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廣西推出的“時代廊橋”樓盤,該樓盤在園林設計上就從整體把握了設計的風格及連貫性,強調東南亞風情,除了首層全部架空4-6米,令樓盤更為通風外,還選用了可降溫的大面積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狀各異的帶頂廊橋,為業主營造了一種放松舒適,又別有風情的“家”的感覺,使得該樓盤從開始銷售就呈現出火爆的賣場,全面房屋很快就銷售一空。這不僅僅是銷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的一些建議與方案
通過上面所分析設計誤區或不足之處,以下將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其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和建設的特點,在設計流程和設計方法方面提出以下應對方案。
1、實現功能價值
園林景觀的設計往往會出現重形式而忽略內容的情況,一個合理科學的園林景觀設計,首先就應當充分考慮到功能的需求,應該在設計中很好的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創造符合現代居住形式,適合不同人群行為及心理需要的居住小區休閑活動場所和交往空間。
首先,要在設計前制定空間使用調查報告,根據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詳細的居民空間使用情況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應當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內容,主要是社會和行為心理需求而產生使用要求;還有當地居民生活的環境,包括歷史文化、風俗習慣、氣候等因素。通過這樣的調查報告,再結合設計的小區的人口密度、居民數、面積、容積率等,安排設計空間的內容和這些內容應當把握的數據。
其次,小區園林景觀的總體平面布局應合理,雖然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沒有像規劃設計那樣有許多控制參數,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關重要。比如,根據每個小區個體的特點,整體上把握開敞與私密空間的比例,每個空間中軟硬質景觀的比例,這樣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實現不同規模的景觀空間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間尺度過大或過小而帶來的諸多問題(過大無法形成有精神的場所,并且在藝術和功能上無法控制,造成浪費;過小無法駐留,缺乏意義。保證各空間的獨立性及連貫性,避免相互干擾以及避免空間的滯澀。另外,還要保證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對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環境的隔離,設計合理的健身運動場地。
2、提升觀賞價值
在滿足居住小區的功能需求的基礎上,園林景觀就需要在文化與藝術的美學的層面上進行創造,這個創造的過程應當是貫穿于整個設計的,并且一直處于主導的地位。因為園林景觀最終是為人的使用和欣賞而服務的,如果居住小區的景觀缺乏觀賞價值,得不到認同感,那么園林景觀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動力,無法吸引人們向往。對于如何的提升園林景觀的觀賞價值,需要從整體和細節上全方面著手去考慮。
首先,要創造多層次的美感體驗;美是人類居住生活永恒不變的主題,人在景觀中的審美體驗是多層次的。在多層次美感體驗中最為首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視覺體驗。居住小區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內或室外,高處或低處,視覺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慮室外處于環境中的審美角度外,還要考慮在樓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觀單體的藝術化處理;景觀單體是實現景觀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細節上處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景觀單體由于其涉及范圍廣,具有一定復雜性,在如何達到與整體環境風格統一又不失個性上,是需要慎重考慮的。景觀單體在設計上首先應當貫穿著環境所具有的品性,與環境協調統一,如天津萬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過以傳統材質為主表達空間歸屬感和空間意義,又結合現代的樣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區生活。
3、要保證生態平衡和保護環境
作為人們生活主要場所的居住小區,對于環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證居住小區生態效益的均好,內部物質流動的良性是至關重要的。居住小區中的生態設計要考慮不同地域特點的通風、采光、生物多樣性等問題,居住小區園林景觀設計必須適應場所的自然條件,將場所中的陽光、地形、水、風、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結合在設計之中,從而維護場所的生態,并盡可能地將場地的材料循環使用,最大限度發揮材料的潛力,減少生產、加工、運輸而消耗的能源,保留當地的地域性特點。通過這些手段維護居住者身體健康、保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的綠色生態美,實現居住小區自然系統和諧共生、持續協調發展的局面。
4關于城市現代居住小區景觀綠化規劃設計原則
1.1 現代居民小區的構建最終目標就是為居民提供 住所有必要的活動例如休閑娛樂、人際問的交流等等,主要是為居住 小區的居民提供服務,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所以小區的環境以 及居住氛圍要充滿生活的氣息,做到景為人用,綜合規劃,特別注重 滿足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文化層次居民的需求。現如今好多園林設計 都一而再再而三地強調些“歐陸風情”、“巴里島景觀”等等。本人愚 見,居民住宅小區園林的根本是為了方便小區居住人的休閑、運動和 交流,所以,景觀綠化所創造的環境氣氛要充滿生活的氣息,做到景 為人用,充滿更多的人情味。在景觀綠化設計中類似“歐陸風情”、“巴里島景觀”這些可以借鑒,但是不能一味的照搬,因為照搬就很容 易與實際情況相脫離,應當以當地特色植物為主運用到住宅綠化設 計中,從而更加符合本地人的口味,突出人性化設計。
1.2因地制宜居住小區的景觀綠化要因地制宜,在經濟適用的 前提下,巧于借用,充分利用原來的地形地貌,以最少費用的投入、最 簡單的維護,盡可能體現出設計要與當地風土人情及本地文化氛圍 相融合翻。最終滿足居民生活,營造出接近自然,并且生態良好的溫馨 家園。除此之外,我們應根據住戶的意見進行園林設計,再設計理念 上充分融入生活習慣的元素。
1.3注重特色與其他規劃設計一樣,居住小區的綠化景觀規劃 要注重特色,因此要不斷創新。每個居住小區要各有特色,要從多層 次多方位體現出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創新并不是一項簡單的創造 性勞動,而是非常艱辛的,設計者應該在擁有廣博的知識的基礎上能 夠靈活運用。在規劃構思上要體現出構建物群的主題風格與特色,力 求自然與協調。同時,景觀創造要結合與之相關的文化、民情、習俗等 元素,從而蘊含出濃厚的文化氣息,最終體現“文化建園”的科學根本 內涵。原材料上的使用,要多選用新型、環保的綠化景觀材料。
三、結束語
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高,自我意識的不斷覺醒,對傳統倫理道德和文化的不斷需求,以及對健康的不斷追求,居住小區的園林景觀前所未有的在功能上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設計。因此,要構建滿足人們心里需求和實際需求的現代的居住小區園林景觀,就需要從多方面去考慮進行設計。
參考文獻:
[1] 琚利民,居住小區環境設 [J] -山西建筑2003(13)
[2] 白偉嵐,居住區環境綠化質量的探討 [J] -中國園林2000(01)
[3] 張衡,人居環境與園林設計 [J] 廣東建材,200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