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分析了后澆帶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針對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進行詳細探究。
關鍵詞:后澆帶;施工技術;房建施工;應用
引言
后澆帶施工工藝作為現代房屋建筑普遍應用的重要技術,在房屋施工過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后澆帶工藝以房屋建筑分片施工為基礎,通過在設計上將房屋建筑分塊施工,相鄰施工區域之間設置施工縫,在分塊施工完成后規定時間內對施工縫進行填充施工,從而將各分塊連接成一個整體。對后澆帶施工技術來說,不同建筑模塊間施工縫的環境、施工條件各有不同,需要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確保建筑模塊間的彼此緊密連接。
一、后澆帶施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后澆帶施工是澆筑鋼筋混凝土的收尾工作,是對臨時施工縫的填充。后澆帶施工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形成整體建筑的最后一步,高質量的后澆帶施工能夠有效抑制整體鋼筋混凝土結構由于物理性質和自然原因產生的結構變形,實現建筑物的實用價值和藝術價值,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后澆帶施工前、施工中都要采取保護措施,施工期間后澆帶需用木板蓋住,防止垃圾進入。同時兩側構件應妥善支撐,以確保構件和結構整體在施工階段的承載力和穩定性。在澆筑混凝土前,原部位的支撐和模板不準拆除,后澆帶板厚、梁高范圍要留出槽齒使新老混凝土咬接。后澆帶施工縫采用鋼絲網做模板,澆筑兩側混凝土時,應防止混凝土中水泥漿流失,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用壓力水沖刷施工縫表面,清除浮漿、碎片,使其露出石子,同時將鋼絲網拆下,以保證施工縫表面粗糙干凈,是凹凸不平的[1]。
二、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
1、確保后澆帶寬度和間距設置合理
后澆帶施工技術為解決應力問題,將建筑構件根據各自結構與功能分為若干模塊,但各模塊間并非完全獨立,在進行施工縫設計時,必須考慮建筑整體性的問題。如果樓層層數小于等于22層,那么樓層樓板及建筑基礎中承受受力效應的鋼筋必須保持完整,不能進行切割、斷開處理。這不僅是房屋建筑結構整體性的要求,更是保障建筑施工及使用安全的必要因素。某些場合施工后澆帶跨度較大時,需要對受力鋼筋進行分割處理,并在后續施工環節中予以焊接連接。這種操作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樓板兩端受力載荷,避免了因此導致的結構下沉不完全。需要進行鋼筋分割處理的后澆帶,其跨度必須保持7米以上。在進行施工后澆帶間距設置時,先要根據施工圖紙進行設置,施工圖紙沒有進行設置的,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設置。
2、確保施工時間和斷面形勢科學合理
施工后澆帶斷面形式要與混凝土結構斷面相一致,以此防止由于不同斷面導致的受力集中、建筑結構變形問題的發生,同時也有利于解決建筑后澆帶直縫問題。在選擇后澆帶施工時間方面,鑒于混凝土工程于60天內達到設計要求,結合西南地區高層建筑樓層不高于30層的實際情況以及基礎條件,后澆帶施工應在建筑完工沉降完成后再進行。不超過30層的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房建筑同時進行主體結構施工,由于裙房建筑施工量要少于高層建筑主樓施工量,裙房建筑施工時間較短,使得裙房施工早于主樓建筑施工完成。其結果就是高層建筑主體結構沉降晚于裙房結構沉降發生,再加上高層建筑主體沉降要大于裙房結構沉降,由此導致一系列問題。為妥善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待高層建筑主樓的沉降完全停止后再進行后澆帶的施工,從而避免后澆帶受到建筑沉降應力的影響。從施工實際情況來看,由于涉及到的建筑材料,施工季節的不同,后澆帶具體澆筑時間有時會稍晚一段時間。如果遇到這種情況,需要設計單位在施工設計圖紙中進行明確[2]。
3、確保施工位置和施工材料選擇準確
在選擇后澆帶施工位置時,需要全面評價建筑整體混凝土構件的受力情況,選擇承受外部載荷最小的部位進行施工。比如,不能在建筑物中的剪力墻中部位置進行后澆帶施工,而是要在大梁或模板上選擇合適的位置,從而避免由于剪力過大或彎矩過大產生的構件壓力。施工時,首先要進行施工位置的清理工作,確保施工縫清潔,沒有積水或雜物存在。施工后的后澆帶構件表面要保持濕潤,維持到24小時以上。在選擇施工材料時,要重點考慮混凝土的收縮性能,要選擇微膨混凝土,以避免過大的收縮。一般使用添加了膨脹添加劑、水泥的混凝土。為保障后澆帶具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一般選擇比建筑構件用混凝土標號高一級的混凝土作為后澆帶施工材料,確?;炷僚渲脺蚀_,振搗到位。
4、確保模板設置與混凝土澆筑質量合格
后澆帶施工前期準確工作非常重要,必須切實做好每一個步驟。首先是模板設置工作。施工人員要嚴格遵照工程設計圖紙進行澆筑模板的安裝設置。模板為鋼絲網類型,要選擇規格統一、網格均勻的鋼絲網,以保障澆筑后的質量一致性。要嚴格控制模板設置安裝質量,確保模板固定牢固、剛度、強度達到施工要求,以保證在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房連接跨度很大的情況下,地下室梁支撐載荷不能大于鋼支撐載荷極限,保護鋼支撐結構安全。具體澆筑施工時,要根據預先定好的施工方案進行。特別是要保證鋼絲網模板側面所受壓力始終處于設計規定范圍內。后澆帶施工,混凝土的振搗質量非常重要,必須既保證混凝土振搗充分、到位,又要避免過振現象發生,防止損壞模板鋼絲網。為減少混凝土水泥漿液流失量,應嚴格控制模板和振搗機械的間距。
5、控制好垂直施工縫施工質量和施工溫度
施工后澆帶垂直施工縫進行處理時,需要用具有一定壓力的清水對達到初凝階段的混凝土進行沖洗處理,直至混凝土露出骨料,再將鋼絲網沖洗干凈。沖洗的時機非常關鍵,為保障沖洗質量,應在進行施工設計時,就對沖洗的時間和操作人員進行明確,由專業人員對混凝土固化狀態進行檢查。如果認為達到沖洗階段,須由檢查人員簽字確認后方可啟動沖洗程序。簽字程序可有效提高檢查人員責任意識,確保沖洗時間準確,以此保證施工質量。施工溫度對于后澆帶施工質量也很重要。根據長期實踐總結,最合適的施工溫度為10℃,這也是熱力理論學科里物體膨脹與收縮的最佳結合溫度。由于施工后澆帶要在混凝土澆筑二、三天內完成硬化,為避免發生混凝土干裂,最好在清晨或傍晚溫度較為適宜的時候進行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3]。
6、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中注意事項
6.1房屋建筑后澆帶施工必須保證結構中主要鋼筋的完整性,能不斷開的盡量不斷開,對于必須斷開的情況,搭接長度必須要達到鋼筋直徑45倍以上,要嚴格按照施工設計要求施工,接頭錯開,并加設附加鋼筋。
6.2要做好房屋建筑后澆帶的養護工作。在后澆帶混凝土澆筑施工完成后的12個小時內,要對后澆帶進行覆蓋處理,保證后澆帶處于適合的濕度之下,滿足混凝土養護要求。
6.3后澆帶混凝土硬化后,要對其強度和防水防滲漏指標進行檢測,確保達到技術標準。
6.4后澆帶施工要求嚴格,施工時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進行施工,禁止隨意性施工。
6.5嚴格控制后澆帶施工材料質量。在工程開始前,采購人員根據施工要求選擇合格材料供應商,材料進場前必須經過規定項目的檢查測試,符合使用要求后方可入場。
結束語
綜上所述,后澆帶是房屋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施工技術,對于建筑結構差異性沉降、大體積混凝土收縮變形等施工問題有著較好的解決效果。施工單位要高度重視后澆帶施工質量,科學統籌,嚴格管理,確保后澆帶充分發揮應有作用。
參考文獻:
[1]林榮軍,李銘.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13(22):67.
[2]蔡日聰.后澆帶施工技術在高層建筑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13(07):66-67.
[3]徐耀.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工程中的要點探究[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5):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