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社會上建筑物坍塌事件屢見不鮮,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與人們的關注。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建施工質量不過關所致。因此本文針對混凝土以及墻面裂縫等相關質量問題進行研究,細致性的分析產生質量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制定有效方案。
關鍵詞:房建施工;墻面裂縫;混凝土裂縫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房建工程事業作為推動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力量,在近些年來取得較快發展。但在房建工程事業快速發展的背后因房建工程施工質量問題引起的建筑物坍塌事故頻發不斷,給人們的生命則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也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如何有效控制房建工程施工質量,減少或避免施工質量問題的出現是當今房建施工單位必須要研究的重要課題。
1混凝土裂縫
1.1混凝土裂縫的成因
1. 1.1混凝土本身的原因。
混凝土澆筑后,它的硬化是一個漸進過
程,在這個過程中主要是水泥水化產生大量的水化熱,這些水化熱聚積在混凝土內部而不易散發,引起內部急劇升溫,一般為20~30℃甚至更高。由于這種結構物在一個自然散熱條件中,而混凝土表面散熱較快,這樣就形成內外的較大溫差,構件結構產生膨脹或收縮,內部彈性模量的增高,當拉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極限時,由于該變形受到內外約束的限制而形成的裂縫。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溫度裂縫。
1. 1.2混凝土的收縮。
混凝土凝固時由收縮引起的混凝土變形受到約束作用的限制產生的裂縫為收縮裂縫。這種裂縫是受熱脹冷縮作用影響的,當外界環境溫度變化較大時,就會產生變形,導致附加應力超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時,就會產生裂縫。在建筑工程中這類裂縫較多見,譬如農村現澆房頂上面的裂縫,混凝土表面積較大時產生的裂縫等。這種收縮裂縫危害較大,裂縫有延伸的趨勢,如不加一控制可能引起結構物的開裂、變形甚至破壞。
1.2裂縫的類型
1.2.1塑性裂縫
塑性裂縫一般出現在混凝土結構表面,其裂縫形狀不規則,且裂縫長度不一,裂縫之間互不連貫:塑性裂縫通常是在混凝土澆筑初期階段出現在混凝土結構表面上,即混凝土澆筑后4H左右。
(1)原因分析.①混凝土在澆筑完畢后,未在混凝土初凝期及時進行覆蓋塑料薄膜進行養護,通常混凝土表面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經風吹日曬,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快速蒸發,混凝土內部溫差大,體積急劇收縮,但基于混凝土早期強度比較低,自身難以抵抗該種變形應力而面產生裂縫。②混凝土拌合時采用收縮率大的水泥品種,或者是水泥、砂的用量過大,沒有嚴格按照混凝土的配合比要求進行配制。③混凝土的水灰比超標,模板在使用前未進行潤濕處理,比較干燥,模板吸收混凝土水分過多,導致混凝土失水過多產生裂縫。
(2)預防措施.①混凝土配制應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配合比要求進行配制混凝土,水灰比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選擇級配良好的石子、控制好砂子的含泥率,混凝土攪拌應均勻:在澆筑混凝土要保證混凝土澆搗的密實性,避免混凝土收縮,進而提高混凝土抗裂強度:②在澆筑混凝土施工前,應對基層和模板進行充分濕潤處理:③混凝土在澆筑完成后,應在混凝土初凝期在其表面覆蓋草甸子等材料,并散水濕潤進行養護。④在高溫或者低溫環境下進行混凝土施工,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及時進行散水養護,保證混凝土表面濕潤,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蒸發過快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同時要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加強混凝土表面的抹壓工作。⑤在混凝土養護過程中,如果混凝土表面因養護不到位出現細微裂縫時,應及時用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進行抹壓一次,并進行覆蓋養護。
1.2.2干縮裂縫
(1)干縮裂縫一般出現在混凝土表面,裂縫寬度較細,裂縫縱橫交錯,沒有一定的規律性:梁、板類構件混凝土土裂縫多沿著短方向分布:整體結構的混凝土裂縫分布在結構截面處:預制構件的裂縫出現在箍筋位置,該種裂縫通常產生在混凝土養護一段時間后,裂縫出現在混凝土構件的表面和側面,裂縫受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
(2)原因分析:①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未及時進行養護,混凝土裸露受到風吹日曬,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過快,體積收縮量大,但內部的溫度變化較小,收縮量小。混凝土表面收縮變形受混凝土內部變形的約束,混凝土表面拉應力難以抵抗內部收縮變形所產生的應力,導致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混凝土構件表面水分蒸發過快,混凝土體積收縮受墊層和地基約束,出現干縮裂縫。②混凝土振搗過度,混凝土表面出現水泥量大的砂漿層。
(3)預防措施:①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混凝土配合比要求配制混凝土,控制好水泥量和砂石量:對所選用的砂石要進行嚴格的篩選,控制好砂石的含泥量,避免砂子含泥量過高影響配合比:混凝土澆筑振搗應振搗密實,振搗完畢后應在其表面進行抹平處理。待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進行二次抹處理,這樣做的目的是減少混凝土的收縮量,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②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根據工程實際情況盡可能地延長養護時間。對于那些長期露天堆放的預制構件,應對其進行覆蓋處理,避免暴曬、風吹,并定期對其進行灑水濕潤:薄璧構件應堆放在陰涼的地方,并在其表面覆蓋一些保濕材料,避免薄璧構件濕度變化過大表面產生裂縫:③所有構件在混凝土澆筑前,必須要對基層和模板提前進行濕潤處理:④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及時養護,避免因養護不到位混凝土表面出現裂縫:⑤在大風、高溫天氣條件下進行混凝土施工,在其施工完畢后應及時對其表面進行灑水養護,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對于大面積混凝土澆筑,應采用分段澆筑,分段養護的工藝。
2墻面裂縫
部分建筑工程的墻體在施工過程中就會在墻體上出現裂縫,墻面裂縫不僅影響房建工程的整體質量,同時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前面裂縫的進一步發展造成更為嚴重的安全事故。因此墻面裂縫病害不容小覷。下文筆者就墻面裂縫的形式,發生部位及原因及解決措施進行分析探討。
2.1墻體灰縫出現裂縫
這類裂縫呈水平形狀和鋸齒形狀,究其這類裂縫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砌塊的強度差、砂漿強度不夠喝砌筑方式不正確造成的。解決措施:嚴格檢查砌塊的強度,待檢查砌塊強度滿足工程設計要求后才能上墻:砌筑墻體的砂漿應邊砌邊拌,避免拌制的砂漿過多隨時間推移強度下降:嚴格按照工程設計的砂漿水灰比要求配制砂漿。墻體組砌方式應根據工程設計要求選用:對于灰縫應確保飽滿,不得出現砂漿涂抹不均施工問題。砌塊上墻時應提前一周進行灑水濕潤處理。
2. 2框架填充墻與柱子間的“垂直裂縫”
框架填充墻與柱子間出現的垂直裂縫,應在框架柱施工時留設拉結筋,嚴格按照砌塊組砌方式進行砌筑墻體,在抹灰前在基層加設鋼絲網等措施提高墻體的強度。
2.3墻體表面不規則裂縫
墻體表面出現的不規則裂縫,其原因是多種多言的,比如抹灰砂漿稠度大、強度低、抹灰層表面使用素砂漿或者是撒}幾水泥面、砂漿的含泥量過大。解決措施,嚴格按照工程設計要求配制砂漿,控制好砂漿材料砂子的含泥量,嚴格按照設計要求規范操作施工。
3結語
綜上所述,房建施工質量是影響工程功能性、安全性的主要因素。為了保證施工質量,建設出質量優良的房建工程作品,作為房建施工單位應深入性探究房建施工項目中常見的質量問題,針對質量問題制定有效的解決措施,這對提升房建工程整體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 戴增因. 混凝土結構裂縫產生的原因分析以及防治、修補措施[J]. 2013年4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3,04:43.
[2] 吳巍. 基于房建施工中混凝土結構出現裂縫的原因及預防措施的分析[J].中華民居,2014,06:333-334.
[3] 于躍,陳強.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出現裂縫的原因及預防措施[J]. 2014年8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4,08: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