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針對房建施工中的防滲施工技術的應用進行簡單的闡述,同時提出幾點有效地防滲措施,從而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房建施工;防滲施工;技術應用
對于建筑工程而言,“無滲漏”是一個很重要的目標,既跟設計方案的優劣有關系,也跟防水防滲施工技術息息相關。建筑出現漏水現象,不僅會破壞整個房建結構、裝修,對管道設備等造成損傷,還會為物業管理及維修工作帶來較大困擾,后果較為嚴重。因此,在房建中加強實施防水防滲施工技術具有重要意義,不僅能夠促進建筑行業的發展,還能夠優化建筑物的使用性能,并提升建筑企業的收益。同時能夠維護居住者的權益,避免由于滲水而產生損失,減少交房、物業管理中的糾紛。
1房建易出現滲漏位置及存在問題
房屋易出現滲漏的位置,主要是屋面、地下室、外墻以及廚衛等位置。
第一,屋面位置。由于屋面鋼筋長時問承受重壓,產生變形,混凝土由于溫度、氣候等因素出現裂縫、漏漿以及蜂窩等現象,因此屋面是房建滲漏的頻發部位。在建筑施工過程中,由于對于混凝土的振搗澆筑不均,收光抹面不當或者防水層開裂以及鼓包等都會致使屋面出現滲漏現象。
第二,地下室位置。地下室滲漏主要體現在墻體處的蜂窩處、施工冷接縫以及后澆帶等位置。
第三,外墻位置。多見于門窗或與外墻相連之處、變形縫、裂縫等處。
第四,每層廚衛位置。滲漏多見于廚房衛生問給排水管道與外墻相連之處、底板、裂縫、預埋管道、鐵件以及墻壁等處。
2加強實施房建防水防滲施工技術的措施
2.1依據施工標準,把好材料選擇關
現今科學技術不斷發展,應用于建筑中的防水防滲材料的各項性能也得到了優化。在材料市場上,諸多經過改良后的新型防水材料被研發出來,例如高分子防水卷材、堵漏材料以及密封材料等。由于材料性能及種類不一,施工企業在選擇時一定要依據施工質量標準,對市場上各種材料的性能、價錢、質量等進行調查,結合施工建筑的實際情況,選擇最優材料。選擇好后要對防水材料的規格、性能等進行確認,并嚴格遵循行業標準進行施工,并嚴格按樣品進行首件認可,檢查防水效果,避免由于材料使用不合理導致的滲水問題。
2.2合理設計防水防滲方案,優化施工工藝
在開展防滲工作之前,要結合滲水點的實際情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防滲方案,優化施工工藝,選擇易操作效果好質量有保證的工藝方法,整體、系統化防水,提升防水防滲效果。針對質量通病,結合工程實際,編制處理質量通病施工作業指導書,由熟練技術工人操作,施工中加強監督、指導,完工后及時檢測、總結、提高,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工法。
2.3對于屋面滲漏的防治措施
由于屋面是頻發部位,因此對于此部位防水防滲技術的采用要予以高度重視。避免屋面滲漏的首要措施是保證施工質量,對于保溫層、防水層以及找平作等都要落實到位,不容有誤。第一,對于保溫層的施工,要先選擇好施工材料,例如聚氨酯泡沫、水泥瀝青以及珍珠巖板等,確保其施工質量。第二,對于防水層,要保證其干凈、排水通暢以及平整等,不得有空鼓、開裂等質量問題。第三,對于找平工作要先保證屋面基層的干凈整潔,而后再澆灌水泥砂漿并掃漿,且還要在找平層上合理設置分隔縫。第四,施工人員還要注重對于天溝、落水口等部位的防水處理,確保不能形成滲漏通道。
對于屋面的防水防滲工作,具體應采取以下措施:①對于現澆平頂屋面,應用結構找坡最好。②對于女兒墻的根部則采用混凝土導墻法效果最佳。其轉角以及墻軸線部位設置鋼混凝土構造柱;在其頂部則可制作混凝土圈梁,以起壓頂作用,避免磚墻與混凝土屋頂處出現裂縫。③對于屋面的設施,例如電梯房、樓梯問等,則要做好具體施工說明或者提供詳細設計圖。
2.4對于地下室的防滲措施
地下室出現滲水的現象也較為頻繁,由于其基礎板或者剪力墻都出現一定程度的損壞,致使滲水現象出現。而且一旦再出現滲水現象,時問一長則導致墻壁出現發霉現象,使居民居住環境惡化,縮短房建的使用壽命。
地下室滲漏主要有變形縫、穿墻管、預埋鐵件等部位的滲透。基于此,可采取以下措施予以解決:①施工人員在開展地下室防水工作時,首先要清楚了解地下室地基、基礎情況及地下水處理情況,檢查其是否符合施工要求。②加強沉降觀測、基坑監測,查看建筑物地基是否出現不均勻沉降。③結構治水是防水防滲的關鍵之處。因此若要處理好地下水滲水問題,首要的便是處理結構滲水問題。防水以結構自防水為主,附加外防水為輔。結構混凝土采用如摻入CMA高性能膨脹劑的防水抗裂混凝土。④采取“多道防線、柔剛結合”的治理方案。多道防線,即使防水防滲變得多樣化,主要包括回填土、地面排水、增加柔性防水層等。剛柔結合則主要是指對建筑物采取防滲措施時,其防水屏障主要采用結構自防水,然后附加柔性防水進行補充,其優點在于可以防止外力或者內力對結構造成不利影響。
2.5對于外墻的防滲措施
外墻防水防滲工作也要予以關注。其主要滲透方式為毛細滲透。現在建筑施工中一般采用節能以及保溫型的墻體材料,由于墻體在高溫的影響下易出現裂縫,為毛細滲透形成滲水通道。
墻體產生裂縫是外墻滲水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注重避免墻體裂縫的形成。為了避免這種現象,對地基條件、結構、外形等因素予以充分考慮,若可能產生裂縫時,則在處理伸縮縫或者沉降縫時,要實現伸展、沉降自由以及有效防水的目標,即設計防水方案就應考慮,精細施工,嚴格控制,防止外墻出現滲水現象。施工中可在混凝土與填充墻之問可加入一層電焊鋼絲網,對于材質較輕的外墻亦是如此。
2.6對于廚衛位置的防滲措施
廚衛位置主要滲透方式為毛細滲透。一般采用涂膜防水層,但仍可能出現防水層碰撞損壞、裂縫、空鼓等情況時出現滲水漏水。在基層做防水涂料之前,在穿過樓板的立管四周、套管與立管交接處、大便器與立管接口處、地漏上口四周等部位用建筑密封膏封嚴。涂刷防水層之前,必須將基層清理干凈,并做基層含水率試驗(小于9%)避免造成涂膜防水層空鼓、有氣泡。管道、煙道及其他陰陽角、地漏周邊應附加防水涂膜,并加玻纖無紡布。涂膜附加層涂刷方法、搭接、收頭應符合規范要求,并應粘結牢固、緊密,接縫封嚴并不得有損傷現象。涂膜防水層做完之后,必須進行第一次蓄水試驗,如有滲漏現象,可根據滲漏具體部位進行修補,甚至于全部重做。涂膜防水層做完之后,要嚴格加以保護,在保護層未做之前,任何人員不得進入,也不得在衛生間內堆積雜物,以免損壞防水層。涂膜防水做完,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可進行蓄水試驗,24h無滲漏,方可進行面層施工。
3結束語
總而言之,因其對建筑物的質量、使用性能、壽命等具有直接影響,對于房建防水防滲工作是需要予以高度關注的。在開展防水防滲工作時,除了屋面、地下室、外墻以及廚衛等需要重點關注外,也要注意其他可能出現滲水現象的部位。現今雖然防水防滲技術存在較多問題,但是其發展前景很廣闊。因此設計、施工人員應不斷學習和實踐,累積經驗,為提升房屋防水防滲技術水平作出貢獻,促進我國建筑行業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 楊昆. 房建施工中防滲漏施工技術的應用分析[J]. 門窗,2015,01:75.
[2] 楊蕓蕓. 房建施工中防滲漏技術的實際應用探討[J].科技與創新,2015,01:130-135.
[3] 劉桂林. 基于房建施工的防滲漏施工技術應用探析[J].科技論壇—企業信息與工程技術,2015,01:98.
[4] 李福海. 淺談房建施工中防滲漏施工現狀及優化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01: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