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路面的質量管理工程十分復雜,為了最大程度的克服瀝青路面的損壞,需要在建設路面的過程中,需要對材料、施工、設計和運營中路面的性能進行統一的分析。本文主要分析市政道路路面比較常見的質量通病以及路面的監理控制措施,展開討論。
關鍵詞:市政道路;路面;監理控制;質量;通病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水平飛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提高,然而大幅度加重了城市道路的交通量,同時,由于市政道路路面的性能問題,容易導致路面難以承受車輛的反復荷載以及外界自然侵蝕、施工設計的缺陷等,從而出現松皮、起皮、龜裂、車轍、網裂等路面病害。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加強監理控制,對松皮、起皮、龜裂、車轍等現象,及時治理,從而確保市政路面的質量水平,盡可能將損失率降到最低。
一、我國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通病
(一)市政道路路面的翻漿與沉陷
由于道路的路基施工方式不當,極容易讓道路的強度不夠從而產生深陷及翻漿現象,發生翻漿與沉陷的現象一般有兩點原因:①路基的壓實力度不夠,因此,相關技術人員需要加強壓實力度,確保碾壓均勻;②由于填土不當,易發生腐殖土、膨脹土、濕度過大的土等情況,間接降低了路面的剛度;③應當正確處理軟土,尤其是水位過高或排水不通暢的軟土,沒有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二)路面裂縫與路面平整度
路面裂縫和路面平整度是我國市政道路的質量通病,從裂縫來看,瀝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是引發裂縫是常見問題。混凝土路面出現裂縫的原因是選用不合格的原材料和不嚴格控制質量等。因此,需要加強質量管理,以確保施工質量,從而有效的預防市政道路質量通病。從平整度來看,判斷路面工程質量最為直觀的標準是平整度,其還能影響行車的舒適度,無疑表現了市政道路施工的整體技術,對我國經濟與社會的效益影響突出。然而,近幾年瀝青路面的技術含量雖高,以及對施工質量和工藝的要求十分嚴格,但是依然有部分地區路面的平整度顯著下降,需要引起相關技術人員重視。
二、市政道路施工過程中監理控制
(一)施工過程中的裂縫與平整度控制
市政道路的瀝青路面一般為半剛性基層,其強度很大。所以產生的縱向裂縫相對來說比較少。且大部分均是溫度收縮所引起的橫向裂縫,然而半剛性基層發生收縮開裂現象后容易讓市政瀝青面層的反射裂縫和市政路面的縱橫方向連接的地方產生不規則的縱橫裂縫。以致在監理中,為了很好的控制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裂縫,具體有三方面,①督促施工承包人員依據碾壓操作流程進行相關作業;②由于臘含量、瀝青針入度以及低溫延度是影響開裂的主要指標,因此,應該嚴格控制其在規定的范圍之內;③依據相關《公路瀝青路面施技術規范》做好縱橫方向的接縫,其盡可能采用熱接的方法。相鄰的兩幅以及上下層的橫向接縫全部應該錯位超過lm,同時,最上層應該應用垂直平接縫方式,而中下層的橫向接縫應該使用斜接縫等方式。而平整度控制主要是解決“底層”平整度問題,具體包括兩點:①在確保縱橫段高程和各個層密實度的基礎之上,大幅度提高平整度標準,從而有效控制。在技術管理層面上,重點檢查底層縱橫段高程,并依據相關高程控制的要求,及時修整。此外,加大機具設備投入,積極使用平地機修整基層和路床的平整度;②所使用的瀝青混合料應該卸于鐵板上端,不允許直接傾倒于底層上,否則,必須清楚徹底。同時,剩余冷料也不允許直接鋪筑于底層上充當層厚,應該加熱或者做于其他的事項。
(二)施工前期精密的測量控制
針對固定路線的直線上的加樁與整樁、控制點等需要再次進行測量,同時,將上述各個樁點沿著垂直方向平移到路面之外,作為主要的輔助線。使用鋼尺將其距離進行測量。確認之后2次使用鋼尺,對其進行路線長度的復核丈量,根據其結果,定出加樁與整樁。測量的時候應注意以周圍的控制點作為基準,同時,使用相鄰的控制點進行效核,控制點和測設點之間的距離不應該>lOOm。在中心樁測設之后,應該統一測量施工橫截面的具體方向,同時,依據道路設計橫截面和現場地面的高度將兩側道路的邊樁位置確定好,并在邊樁以及中心樁上標示出相應的設計高程標志,此外,將施工測量的記錄詳細的填寫到記錄本上。并且依據相關規定,將測量資料整理到位。注意市政道路路面的施工過程應該嚴格依據三級復核程序(相關施工單位放樣、復核沒有出現誤差之后,報于監理進行復核,其誤差值不允許超出允許值內)。
(三)施工前期材料質量的控制
現階段,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材料的選擇更為多樣化,極容易使采購人員在銷售員的指引下發生誤導。因此,首先,需要重視材料的檢驗,嚴格把關,同時,采購人員需要及時掌握相應的市場信息,從而能對供貨廠家進行優選,并及時掌握目前的材料價格、質量水平、廠方的供貨情況。其次,科學、合理選擇具有國家認證的生產許可企業單位、資金雄厚、技術水平以及信譽度高的廠家,保證投入到路面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設備、成品必須有出廠檢驗報告、質量合格證書以及復試報告。最后,能夠詳細注明所使用的工程項目規格、數量、名稱和原件存放點。當材料進入施工現場前期必須依據現行國內所制定的標準進行抽取試樣,在同一交由試驗機構進行檢測,直至其檢驗結果合格,才能繼續投入使用。
結束語
市政道路建設中占重要部分的是路面施工,只有將施工質量大幅度提升,以及從根本上解決多種質量通病(交通量增長、壓實效果、瀝路面的病害、裂縫、高溫以及路面的斷板)的發生,并嚴格分析道路質量通病的產生的原因和類型,依據相應的防治方法和途徑進行有效解決,才能將市政道路路面的使用期限進一步延長,讓人們有一個安全、舒適的環境,便于出行,同時,還節省了大量的維修費用。因此,只有嚴格控制質量、積極引進良好的設備、先進的施工工藝才能確保市政道路路面的質量,服務于大眾。
參考文獻:
[1]張玉素.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質量通病與監理控制[J].科技致富向導,2012,13(15):247-248
[2]王鵬.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質量通病與監理控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7(27):20-24
[3]洪新.市政道路路面施工質量通病與監理控制[J].房地產導刊,2014,15(30):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