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的、可以帶來損失的、不確定的狀態,由于建設工程項目招投標本身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存在諸多的風險,它存在并貫穿建設工程的整個過程中。本文主要論述了建設工程招投標階段的風險管理,描述了建設工程招投標階段招標人和投標人的風險要素管理,并提出了應對各種風險的措施,最后著重論述了加強風險控制的兩個重要方面。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充分認識風險因素,控制風險發生的前兆,才能更好地規避和應對風險。
關鍵詞:建設工程招投標;風險管理;風險控制;風險應對措施
1前言
風險廣泛存在于人們的生產生活中,它是一種會對事物產生不良影響的因素,一定情況下會產生比較大的破壞力,由于建設工程項目的特殊性,是一種商品化的經濟行為,它有一個負責且相對漫長的實施過程,因此,風險對它的影響將表現的更加全面和直接,如何正確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風險成為項目管理成敗的重要方面。
2工程項目招投標管理機制及風險特點
2.1工程項目招投標的基本內容
建設工程招投標,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工程建設項目的發包與承包,以及服務項目的采購與提供時,所采取的一種交易方式。招標和投標是一種商品交易行為,是交易過程的兩個方面。工程項目的招投標管理從根本上講是項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項目招投標的意義是引入競爭機制以求達成交易協議和訂立合同,兼有經濟活動和民事法律行為兩種性質。招投標的過程管理實際是在工程建設中引進公平、公開的競爭機制,優選設計、施工、材料、設備及總承包單位,以達到縮短工期、提高工程質量和節約投資的項目管理過程。招投標的基本內容主要由招標、投標、開標、評標、中標、簽訂合同幾個方面組成。
目前我們杭州大多數工程實行資格后審的招投標方法,所謂資格后審是指:招標人發布招標信息后,所有具備其資質要求的施工單位(投標單位)均可參加投標,在投標文件遞交截止時間前送達到指定位置,建造師刷卡簽到后全部入圍,再進行開標,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計算出合理的中標價格,一般在當天下午進行資格后審,即對所提交的投標文件按照招標文件的要求再次進行更為嚴格的審查,最后確定中標人的過程。
2.2招投標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工程建設市場還不是很成熟,各項規章制度還不是十分健全,招、評標體系不規范,行政干預較多,受這些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我國招投標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投標方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在投標時掛靠資質更高的企業參加資格預審,臨時組建項目管理班子并招募素質底下的勞務隊伍,采用低價中標或故意抬高部分單價的辦法競標,一旦中標后,很快出現管理混亂,采用索賠和洽商變更賺取利潤等等。
(2)國有投資項目,由于其招標人不是工程項目的既得利益者,往往更容易發生道德風險。
(3)忽視項目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方案設計不精準,市場調研不全面,可行性研究不深入,直接導致招標文件不夠嚴謹,在開工后出現大量的洽商變更,使工程在進度和造價等方面嚴重超出預期。
(4)在工程項目招標評標中片面強調工程投標報價,造成了評標僅僅是投標人投標報價的比較,定標也僅僅由經濟標鎖定,而忽略了直接影響工程建設質量、工期、企業信譽、施工組織設計等諸多重要因素。
(5)在工程投標中不注重招標管理團隊的組織和全過程管理,缺乏技術性的專家和人才,忽視資質預審的重要性,增大了投標人“圍標”的可能性。
3招投標過程中招標人(發包人)的風險要素管理
3.1招標人在招標準備階段的風險應對措施。
(1)深化設計的風險應對措施。工程施工圖設計是工程建設實施的龍頭,沒有一個完善的設計,無從談及招投標及合同。設計變更是造成工程索賠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工程招投標之前應盡量完善設計工作。只有避免在設計方案不確定時招標,才能避免由此帶來的風險。設計方案是否確定應做為是否開展招投標工作的先決條件。對深化設計產生的風險,其主要措施是:
a.加強對設計單位的篩選和考察,簽訂設計合同前,要對設計單位的資質,以往業績,各專業的實力配備,主管設計師的經驗和綜合能力加以全面的考察評比。
b.盡可能的在招標人(或業主)和設計單位間建立激勵機制,對于在設計中提出優化和降低成本方案的,給予獎勵。
c.杜絕“輕設計,重施工”的觀念,加強對設計工作的重視程度,組建有經驗的專家對設計方案進行反復論證,盡量規避設計風險。
d,加強工程項目可行性研究,提高決策水平,能夠在深化設計前確定的方案,要及早提供給設計單位明確的意見,對于確實不能進行深化設計的分項子項工作,要參考市場行情對暫估價做較大預留。
e.采取限額設計,對總體工程造價和分部工程造價設定限額目標,可以使招標人在一開始就進入成本管理角色。
(2)招標人招標方式風險應對措施。
a.對于非政府投資的,又對造價風險不敏感的項目應該采取邀請招標加無標底成本評標的招標方式,這樣既規避或減弱了工程質量風險,又緩解了道德風險,還使得結算價格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b.對于非政府投資的,有對造價風險敏感的項目應該采用邀請招標加無標底最低合理報價的招標方式,這樣既規避或減弱了工程質量風險,又使中標價格最接近工程項目的成本,還使得道德風險降為最低。
c.對于國有投資項目,由于行業主管部門的規定,對造價超過規定范圍的,必須采用公開招標,所以其招標形式基本為公開招標,但可以采取改進形式,就是對行業排名前幾位的實施單位發出招標公告,消除其對招標人是否有傾向性選擇的顧慮,我們稱這種招標方式為改進型公開招標。
3.2招標人在工程項目招標實施階段的風險應對措施
資格預審是招投標實施過程中的重要步驟,通過資格預審,招標人可以篩除那些信譽度不高、承擔項目能力不強的潛在投標人,在一定程度上凈化了競標環境,從而為實現降低中標價格和提高建設質量奠定基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招投標產生的風險。資格預審道德風險的應對方法主要采取風險規避,其主要措施有:
(1)資格預審的條件要具有公平性、公正性,避免設置特殊性的條款,對其他投標人進行不合理限制。
(2)改進招投標方式,將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方式相結合,將行業排名前幾位的潛在投標人,發出邀請性的公告,這樣的作用主要是設立投標榜樣,打破可能存在的圍標格局。
(3)對所有投標人單位進行隸屬關系、合作關系調查,排除其連帶關系和隱形合作關系,對處于同一系統范疇的投標單位數量進行限制,最大限度的降低圍標的可能性。
3.3評標簽約階段的風險應對措施
(1)對項目復雜程度不高和深化設計完善的項目,盡量采用固定總價合同,對項目復雜程度高和深化設計不完善的項目,可以采取固定單價合同,并盡量避免采用可調價款合同。
(2)對非通用條款的設計,應當進行充分的論證,確保合同條款的設置系統完整、明了、準確,確保其特定條款能夠起到風險轉移和緩解的作用。
(3)加強合同的激勵機制,對充分履行合同的承包人提出明確的獎勵辦法,加大對不履約承包人的懲罰力度。
結束語
風險是可以預測的,并且有一定的規律性,我們應該承認風險的客觀存在,并努力去認識和利用其規律性,運用現代化的計量手段、技術測量方法,不管是發包人還是承包人,其決策者和管理者對建設工程風險的認知程度越高,其應對風險的能力就越高,加強應對風險控制的意識,正確的風險應對策略可以規避風險的發生,才能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工程造價計價基礎理論.浙江省建設工程造價管理總站.2011.
[2]宋宗寧著.建設工程合同風險管理.同濟大學出版社.2007.
[3]陳津生著.建設工程保險實務與風險管理.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