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生態文明的建筑設計主要指的是以社會生態環境為基礎,不損害生態環境為前提,構建出以綠色環境和經濟活動為核心的滿足人們生活需求的建筑空間環境。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快速提高以及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綠色生態環境觀念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態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二十一世紀熱點討論的話題。本文主要從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建筑設計概念出發,簡單地提出了實施建筑設計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生態環境;建筑設計;研究;措施
今天已經是“生態與綠化”的建筑設計時代,目前,大部分縣城已經在進一步的統一思想、明確其目標、全面貫徹落實綠化等責任,進而有效地推進了“六邊三化三美”這一工作。其中六邊主要指的是公路邊、河邊、山邊、鐵路邊、村邊、城邊,三化主要指的是潔化、美化和凈化,三美主要指的是屋美、城美、村美。通過有效的開展這一工作進而推動縣城和村莊的經濟能夠快速、健康、穩步的發展。因此,建筑設計師在全新的設計理念和新的設計模式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那么,如何才能夠有效地以生態環境被基本前提下,完成建筑設計呢?本人結合自己的實踐工作經驗簡單地談一談自己的看法,希望能給有關的工作人員帶來一定的幫助。
1、對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建筑設計概念分析
1.1生態文明的概念
生態文明主要指的是在數字化、信息化、網絡化、科技化的二十一世紀,人們經過總結以前的發展經驗和面對社會生態文明發展的趨勢總結的一個全新的概念,也是遵循人、自然與社會共同發的原則,進而取得的物質與精神成果的總稱,并以全面發展、可持續發展為宗旨的文化倫理所形成的意識形態。生態文明建筑則指的是根據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主要導向,科學、合理的運用生態學、建筑學的原理,采用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等,同時,通過設計建筑的空間模型,將物質和能源能夠有效的在生態文明建筑系統中進行有序的轉換,進而節約能源、減少耗費、保護環境、尊重自然的發展,最終將人、自然與社會三者處于和諧發展的狀態,并且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系統。
1.2生態文明建筑遵循的基本原則
在以生態文明為背景下,人、自然環境與社會發展是和諧的一個良性循環系統。在這種背景下,建筑設計理念與城市生態文明發展的目標就是追求與自然和諧統一、與文明統一、與人類的生存環境相互統一、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統一。可見,生態文明建筑的觀念則是將生態倫理觀念與生態審美觀念相結合的建筑發展觀念,進而使現代建筑產物環保化、節能化等。那么,在生態文明建筑設計過程中應該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生態美學。從傳統的美學觀念來看,建筑設計主要強調的是形式和功能的結合,重視色彩、比例、材料質感以及尺度等能夠直觀刺激視覺神經的因素。生態美的特征主要包括生命力、和諧以及健康。可見,生態美學比傳統的美學更為合理。(2)整體性。在生態文明視野下的建筑設計理念中的整體性原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體現:一是生物的整體性。建筑和城市的發展應該遵循自然規律,在發展社會經濟的過程中,應該合理、有效的利用資源、節約能源、保護環境,進而避免因開發而造成的損害自然環境,導致生態環境惡化;二是空間的整體性。房空間模型的設計是屋建筑設計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既要考慮建筑物的空間、城市的空間以及社會環境的空間的整體性,還要考慮公共與私密空間的整體性,進而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三是時間的整體性。建筑的設計不僅要滿足現代人們的生活,還應該考慮人們未來的需求,進而使人們居住的環境能夠可持續發展。通過遵循這些主要的原則盡力將城市、建筑與園林的發展融為一體,進而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3)以人為本。建筑與城市是人們生活和發展的主要環境,因此,在建筑和城市發展的過程中應該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才能夠有效地設計出適合現代城市發展的建筑,進而促進建筑設計與城市發展,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和生態系統。
2、以生態文明為前提下實施建筑設計的有效措施
2.1突出節能環保的特點
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驅使下,節能資源、保護環境已經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目前,大部分縣城已經開始全面貫徹落實“六邊三化三美”工作,為促進其縣城的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已經在逐步的開展這項工作,進而將公路、鐵路以及屬于該縣城的鄉鎮都大力實施綠化環境,保護資源,使人們有一個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也是人們的交通不斷地發達起來,共同創造財富,為達到小康生活水平這一目標共同努力。因此,在現代建筑設計中,建筑設計師應該以生態文明為前提,有計劃、有目的的進行設計與創作,進而更好地實現建筑設計工作,同時將建筑設計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使建筑行業向綠色和可持續發展。
2.2合理、有效的利用自然資源
在進行建筑設計時,為了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應該要合理、有效、充分的利用天然的自然資源,比如說太陽能、風能、水能、等等。其中太陽能是一種可再生的能源,在建筑過程中運用十分廣泛。如利用太陽能進行熱水,這樣可以大大減少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使用,進而節約資金的開支,同時,還可以減少有毒氣體的排放;還可以利用先進的太陽能光電技術進行發電,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用電問題等等。風能的功能與太陽能的作用大相徑庭,它可以利用衛星的風力發電機進行發電,進而解決晚上照明的問題,進而為建筑過程中提供綠色環保的電能,同時,在室內也可以合理、有效的利用風能,這樣既可以為室內提供清新的空氣,優美的環境,還有助于人們的健康成長。雨水在建筑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即在一些比較高大的建筑物中,可以利用天然的雨水來提供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用水問題,還可以在屋頂進行修剪蓄水系統,進而使這些水資源進行循環利用。
2.3突顯建筑設計的人性化特點
二十一世紀是追求個性化、人性化、藝術化的時代,大部分的消費者都希望能擁有屬于自己“個性化空間”建筑物。在以生態文明為前提下,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人們健康生活環境、促進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的建筑設計理念是對目前建筑設計師最大的挑戰。因此,在實際的建筑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應該充分的考慮以人為本、確保人們的身心健康、不損害生態環境、節約能源、綠化環境這些因素,進而合理、有效地創設出豐富多彩的、具有個性化的建筑圖示。在建筑設計過程中的人性化主要指的是滿足人們的生理和心理各方面的需求,結合人與環境、人與自然、人與城市等關系,最終滿足舒適溫暖、經濟效益、環境優雅、空氣清新等要求。同時,還應該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地域特征、經濟發展狀況、人民生活習慣、以及民族特色等特點來創設出具有人性化的建筑設計圖示,最終達到社會生態文明的有效建設。
3、結語
生態文明的建筑設計已成為目前社會經濟發展和建設綠化城市的重要目標和手段,因此,作為一名建筑設計師應該深刻的認識這一觀念,在工作中不斷的總結經驗,并從傳統的建筑設計理念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現代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健康所需,充分結合生態文明的內涵、作用,創設出適合城市、自然和人類協調的產物,進而有效地促進社會經濟的快速、穩步發展,有助于城市的生態文明建設以及提高人們生活環境質量,促進人們健康地成長。
參考文獻:
[1]趙洋.論生態文明觀下的城市生態建筑設計[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4,06:2-3.
[2]李睿揚,陳曉蔓,衣慶泳.生態文明視域下的建筑設計[J].環境保護與循環經濟,2013,03:1-3.
[3]金熙,沈守云,解明鏡.基于生態技術理念的建筑設計量化策略[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2013,0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