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檢測對建筑結構的安全性有著重要影響,因此在對建筑結構進行檢測時必須要認真。建筑構件的檢測工作與建筑的現在有著密切關系,因此相關部門需要對建筑工程的質量進行檢測工作進行緊密監督,同時需要對建筑結構中的構建進行檢測,本文在對既有建筑檢測管理進行簡單敘述的基礎上,對既有建筑檢測技術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對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建筑檢測;技術分析;建筑結構
經濟的快速發展,使得我國的建筑行業得到了飛速發展,在建筑行業飛速發展的過程中,檢測技術顯得尤為重要。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建筑檢測技術處于平穩發展階段,前景一片大好。
一、建筑檢測的管理
(一)單位資質
建筑檢測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檢測資質,只有具備檢測資質的建筑單位才可以對建筑機構進行檢測。檢測單位需要應當為專門單位,其工作范疇只能是工程質量檢測,不能建筑其它工作,確保建筑檢測部門具有檢測資質。
(二)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
從目前情況來看,我國的許多技術檢測人員都通過了專業的技術培訓,具有檢測資格,但是仍然存在技術檢測人員只是通過了簡單的技術培訓,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建筑檢測工作的評定標準和規范,因此在檢測工作中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這也導致了既有建筑檢測技術無法在建筑檢測中發揮應有的作用,因此必須要加強管理,通過技能培訓提高建筑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使既有檢測檢測技術在建筑檢測中能夠起到應有的作用。
(三)檢測人員的職業素養
建筑檢測人員的職業道德必須過關,建筑檢測人員在進行建筑檢測工作是,必須要公平、公正,不能盲目。但在實際工作中,有少數的檢測人員在工作中為了實現某種目的或個人利益,人為的對檢測結果進行修改,最終使檢測結果出現偏差,這使得檢測技術成為了口殼子,在建筑檢測過程中并沒有得到合理應用,影響了建筑檢測結果。
二、既有建筑檢測技術
(一)砌體檢測技術
目前針對砂漿、砌體的檢測方法較多,其中主要的檢測方法有回彈法、貫入法、推出發等。但實際建筑中因為砂漿和砌體強度離散性大,因此在檢測上的優劣勢差異較為明顯,因此在檢測上經常會因為選用不同的檢測方法而得到不同的檢測結構。下面重點分析貫入法,貫入法在檢測過程中對建筑的結構的破損性較小,檢測的數量和位置一般不會受到限制,因此在檢測中可以大范圍使用,貫入法主要應用于混合砂漿和水泥砂漿中。實際應用表明,貫入法檢測結果與砂漿試塊強度檢驗值吻合。但既有建筑檢測來說,貫入法在應用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利用貫入法對建筑物檢測時,主要通過表明強度對砂漿強度進行推算,不能對砂漿表面發生的硬化程度給檢測結果造成的影響加以考慮。2、貫入法對建筑物的檢測結構將會受砂漿約束條件影響,而且現有的技術無法考慮周全。3、既有建筑多數采用粘土灰砂漿或粘土砂漿,但因為砂漿的強度較低,并且缺少測強曲線,這也給貫入法的使用帶來了一定的麻煩。因此,在砌體檢測時對貫入法的應用要結合實際情況。
(二)木結構檢測
木結構的檢測主要采用量尺檢測和外觀檢查完成。對構件裂縫的檢測主要包括裂縫的走向、長度、寬度。通過目測法對裂縫的走向進行測量,裂縫長度需要利用卷尺完成測量,寬度則需要顯微鏡和游標卡尺完成測量工作。如果木構件存在蟲蛀或腐朽的情況則應當通過錘擊法或外觀檢測法,實現對木構件的檢測。木結構連接點的檢測工作應當通過探針和量尺或外觀檢測法完成。
以上幾種對木結構的檢測方法主要以敲擊、目測、取樣為主,在檢測過程中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敲擊法和目測的準確性受人為因素的影響較為嚴重,很難對檢測結果進行量化,在檢測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誤差。而傳統的取樣法通過采用后在材料試驗機上進行木材力學性能的測試,其檢測時間長、穩定性和重現性差,且取芯對木構件受力性能有明顯不利影響。木構件無損檢測方法可在不破壞木材的原有形狀、原有結構和原有動力狀態的前提下,利用現代的物理方法和手段快速測量出木材的力學性能和內部缺陷。既有建筑中的木結構檢測既要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又要降低檢測對建筑的附加損傷。
木結構檢測技術包括:取樣法、超聲波法、、微波檢測法、核磁共振法等。目前我國在木結構的檢測方法上的研究尚淺,在檢測上主要仍然以目測法、錘擊法、取樣為主。取樣法會對木構件的局部造成一定損傷,因此對于重要的受力構架不能采用,而目測法與錘擊法都是定性檢測法,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大,檢測結果很難用于對木結構的定量分析中。
法聲波法是通過沖擊或施加應力使其產生振動,測定其聲波傳播速度或振動波譜,并進行分析的方法。對木構件常用測定聲速來計算其動彈性模量,可用于既有建筑木結構的安全評價。當木材發生腐朽或蟲蛀時,垂直于木材紋理方向的傳播速度急速增加。當應力波傳播速度增加30%,木材強度損失達50%;當應力波傳播速度增加50%時,木材即遭到了嚴重損害;橫向(徑向或弦向)是探測腐朽的最佳途徑。
微波檢測法利用微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和衰減速度的不同,研究木材不同方向和不同部位的差異,常用透射、反射、定波和散射類儀器來檢測。
核磁共振法利用木質材料內部的極性分子或水分子對核磁共振光譜的吸收性質形成核磁共振譜圖,或形成核磁共振光譜圖象,這種檢測方法不會對木結構造成損傷,并且可以實現對木結構的準確分析,對既有建筑物木結構的檢測方法還需要進詳細研究,提高檢測的科學性和精準度。
(三)混凝土檢測
混凝土檢測方法有:回彈法、超聲法、鉆芯法、局部破損法等。利用鉆芯法對混凝土結構進行檢測,雖然檢測結果準確,但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一定的損傷,尤其是對于重要的混凝土結構無法進行大面積的檢測。非破損法中的超聲法、回彈法對混凝土的影響角度,但在精準度上不如破損法。拔出法則處于非破損檢測和鉆芯法之間的微破損法,不僅操作簡單,而且不會對混凝土結構造成損傷,并且在檢測的精準度上也能滿足人們對現代建筑檢測的需求。特別是近幾年,后拔出法的出現,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不需要將錨固件預先埋置到混凝土中,而是在硬化后的混凝土上進行擴槽、鉆孔等方式將錨固件植入到固定的混凝土中,通過這種施工方式,可以在已硬化的構件上進行使用,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并且在結構的檢測結果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特別是在缺少混凝土強度試驗資料時,使用價值很高。但因為其在我國的起步較晚,因此在發展過程中受到了許多因素限制,在普及程度上不如回彈法和超聲法。
三、結束語
建筑檢測對建筑的安全性有著重要影響,隨著科技的發展建筑檢測技術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不同的建筑檢測技術有著自身的優點和缺點,因此在建筑檢測技術的使用上要依據實際情況而定。同時,因為建筑物結構越來越復雜,因此建筑檢測技術的發展根不上建筑結構的發展,因此在日后的工作中,需要加強對建筑檢測技術的研究,使其能夠跟上我國建筑結構的發展步伐。
參考文獻:
[1]尹顯舫.建筑檢測分析及存在的問題[J].施工技術與測量技術,2011,10(06):12-13.
[2]常在,王紫軒,邸小壇. 建筑結構檢測與評定技術的發展[J].建筑科 學,2013,11(29):99-101.
[3]柴挺.建筑檢測常見問題及對策分析[J].理論探討,2014,9(12)16-19.
[4]張錦宇.建筑結構檢測問題研究 [J].建筑科學,2014,17(10)39-40.
[5]馬曉寧. 有關結構建筑檢測及加固施工技術的幾點思考[J]. 民營科技,2014,8(1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