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簡稱《消規》)已于2014年10月1日起實施。其對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的設計、安裝、施工、調試、驗收和維護管理作出了全面的規定,不僅是與《建規》配套的專業性規范,在水源保障、消防給水系統供水方式、消防給水系統設計參數指標等方面也是統領各類水滅火系統的基礎性和通用性規范。這本規范的可操作性較原來的《建規》有很大提高,不過有些條文的表達不夠清晰或與其它相關規范有出入,影響對規范的理解和應用,在下文予以列舉和分析。
關鍵詞:消防給水;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
消火栓系統作為最普遍、最常用的消防系統,僅在《建規》第8章做了簡要說明,卻沒有一本專門的設計規范,也正因如此,限制了其自身的發展。如今,《消規》正式發布,有助于消火栓系統設計更加合理、有效。
在學習《消規》的過程中,發現有些條文的表達不夠清晰或與其它相關規范有出入,影響對規范的理解和應用。下面逐條予以列舉和分析。
第3.5.2條地下車庫消防用水量是否套用地下建筑一欄。個人認為,因汽車庫有專門的設計規范,所以不應把地下車庫籠統的歸為地下建筑,其消防用水量應參照《車規》。
第3.5.3條“當建筑物室內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水噴霧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或固定消防炮滅火系統等一種或兩種以上自動水滅火系統全保護時,多層建筑室內消火栓系統設計流量可減少 50%,但不應小于 10L/s。”" 按建筑專業的定義,多層是多層,單層是單層,二者的防火要求是不一樣的,而本條卻未明確單層建筑是否適用。不過,如果結合《建規》2006版中第8.4.1條之規定,單層建筑應該同樣適用。
第5.2.6條第6款“ 進水管應在溢流水位以上接入,進水管口的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高度應等于進水管管徑,但最小不應小于 100mm,最大不應大于 150mm”與《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第3.2.4C條“從生活飲用水管網向消防、中水和雨水回用等其他用水的貯水池補水時,進水管口最低點高出溢流邊緣的空氣間隙不應小于 150mm”有出入,個人認為應該按《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第3.2.4C條執行,因為這條是強條,現在對水質要求越來越高,空氣間隔做大一點,只是浪費一點出水容積,對消防系統沒有大的影響。折中的方法,按等于150mm來處理。
第5.3.3條“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符合下列要求:1.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滿足系統自動啟動和管網充滿水的要求;2.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自動啟泵壓力設置點處的壓力在準工作狀態時大于系統設置自動啟泵壓力值,且增加值宜為0.07MPa~0.10MPa;3.穩壓泵的設計壓力應保持系統最不利點處水滅火設施在準工作狀態時的靜水壓力應大于0.15 MPa?!北緱l規范與《國標圖集》98S205不同,圖集中穩壓泵由P1、P2、Ps1、Ps2四個設定壓力值控制,而本規范中不再提及P1、P2、Ps1、Ps2,套用圖集時應注意。
第7.4.6條 “室內消火栓的布置應滿足同一平面有 2 支消防水槍的 2 股充實水柱同時達到任何部位的要求,但當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且體積小于等于5000m3的多層倉庫、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4m且每單元設置一部疏散樓梯的住宅,以及本規范3.5.2中規定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場所,可采用1支消防水槍的1股充實水柱到達室內任何部位。”而《高規》第7.4.2條“消防豎管的布置,應保證同層相鄰兩個消火栓的水槍的充實水柱同時到達被保護范圍內的任何部位。每根消防豎管的直徑應按通過的流量經計算確定,但不應小于100mm。以下情況,當設兩根消防豎管有困難時,可設一根豎管,但必須采用雙閥雙出口型消火栓。1)十八層及十八層以下的單元式住宅;”關于十七層以下的住宅到底設置幾個消火栓,兩本規范要求并不一致。個人認為,應設置兩個消火栓,因為《高規》此條為強條。但現在雙閥雙出口的消火栓只有特殊場所才用,一般住宅已不用,所以《消規》的要求更符合實際情況。
第7.4.10條“室內消火栓宜按直線距離計算其布置間距,并應符合下列規定:1.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槍的2股充實水柱布置的高層建筑、高架倉庫、甲乙類工業廠房等場所,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不應大于 30m;2.消火栓按 1 支消防水槍的一股充實水柱布置的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不應大于 50m?!睏l文中室內消火栓按直線距離計算,而條文說明中要求按行走距離計算。個人認為在大空間建筑中,直線距離和行走距離相差不大;而分隔復雜的商業建筑,直線距離要小于行走距離,所以按直接距離布置消火栓可能無法滿足兩股水柱同時達到任何地方,因此按實際行走距離設計更安全,也更合理。
第7.4.12條第1款 “消火栓栓口動壓力不應大于0.50MPa;當大于0.70MPa 時應設置減壓裝置;”對于此條規范的理解可結合規范用詞說明:1.表示很嚴格,非這樣做不可的:正面詞采用“必須”,反面詞采用“嚴禁”;2.表示嚴格,在正常情況下均應這樣做的:正面詞采用“應”,反面詞采用“不應”或“不得”;由此可見,消防設計時栓口的動壓力應按不大于0.50MPa設計,否則采取減壓孔板或減壓式消火栓,而不能大于0.70MPa。
第7.4.12條第2款“高層建筑、廠房、庫房和室內凈空高度超過 8m 的民用建筑等場所的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0.35MPa,且消防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 13m 計算;其他場所的消火栓栓口動壓不應小于 0.25MPa,且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 10m 計算?!庇腥颂岢鑫疵鞔_單層或多層的廠房和倉庫,是否要按這條消火栓動壓不小于0.35MPa。筆者認為高層建筑包括高層民用建筑和高層工業建筑,非高層建筑條文中又提出三類,由此可見單層或多層廠房和倉庫,要按消火栓動壓不小于0.35MPa設計。針對此條,也有人提出“若最不利栓口消火栓出口動壓按0.35MPa計,通過計算此時消火栓流量至少6.94L/s,充實水柱為18.4米,而規范中要求消防水槍充實水柱應按13m計算,明顯與實際不符。筆者認為流量是消防水系統的核心,在管道截面一定的情況下,壓力與流量成正比,且壓力與流量相比更容易檢測,所以規范中規定了最小壓力值;而水槍充實水柱主要用與消火栓保護半徑的計算,按13m計算變相增加了消火栓的數量,是整個系統更加可靠。也就是說在栓口壓力和充實水柱要求不一致時,應首先滿足水壓的要求,這樣兩項都可以滿足要求,若只滿足充實水柱的要求,則本末倒置。另外計算消防水池容積時一般按每只水槍5L/s計,而水槍出流量比標準的大了近40%,這將導致按規范中要求的火災延續時間設計的消防水池實際供水時間并不能滿足規范的要求。這樣會不會影響到滅火的成功率呢? 因為規范(表3.5.2)中關于消火栓設計水流和火災延續時間是建立在大量樣本數理統計的基礎上的,且已乘以一定的安全系數,所以據此算出的消防水池容積是合理的。如果點燃一堆木柴,總量用5桶水去澆滅它,試想一下是一桶一桶的容易澆滅,還是5桶一起淋容易澆滅,結果顯而易見。因此增加水的供給強度,可以增強滅火效能。
第11.0.12條“消防水泵控制柜應設置機械應急啟泵功能,并應保證在控制柜內的控制線路發生故障時由有權限的人員在緊急時啟動消防水泵。機械應急啟動時,應確保消防水泵在報警后5.0min內正常工作?!睏l文說明中對5min進行了說明,這個時間包含了管理人員從控制室至消防泵房的時間,以及水泵從啟動到正常工作的時間。而消防水泵從接到啟泵信號到水泵正常運轉時間不大于2min,因此管理人員從控制室到消防泵房的時間不大于3min,按成人跑步速度為10Km/h,控制室至消防泵房的行走距離應不大于500米??梢婓w量比較大的項目在布置消控室與消防泵房時,應滿足該距離要求。
以上是筆者對《消規》的一點理解,與大家分享,亦是拋磚引玉,不足之處請見諒。
參考文獻:
[1] 《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1)2005年版.
[2] 《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45-95)2005年版.
[3] 《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 50974-2014)
[4] 《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 50016-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