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查明既有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情況,是否需要改擴建,采用分析計算法,通過對八里莊車站內到發線到發列車對數、列車作業占用時間標準進行統計分析,對八里莊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進行計算。
關鍵詞: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分析計算法
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是車站通過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計算車站到發線的通過能力,可以查明既有車站通過能力的利用情況,根據運量增長的需要,有計劃地進行車站改、擴建從而更加合理的組織生產運輸,有效的配置設備資源。
一、八里莊車站概況
八里莊站位于河北省景縣八里莊鄉,為石德鐵路車站,站中心里程為K174+905,只辦理貨運不辦理客運,由北京鐵路局衡水車務段管轄。八里莊站是石德線、京滬線兩條鐵路交匯站德州站的前方站。車站現有正線2條,到發線8條(其中13道未開通使用),到發線有效長為1050m;貨物線1條,有效長為592m;牽出線1條,有效長為550m;機待線1條,有效長為50m。德州市市供銷社、德州華能電廠、石德貨場、德州熱電廠、二建材、煤建、化肥廠及德州大壩水泥廠等8條鐵路專用線在該站接軌。
圖一 "既有八里莊車站平面布置示意圖
二、到發線通過能力計算方法
到發線通過能力是指在車站現有設備條件下,采用合理的技術作業過程,到發場中辦理列車到發作業的線路,一晝夜能夠接、發貨物(旅客)列車數和運行圖規定的旅客(貨物)列車數。
目前我國鐵路到發線通過能力計算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分析計算法或稱公式計算法、圖解計算法和計算機模擬法。
(一)分析計算法
1、貨物列車到發線通過能力
貨物列車到發線通過能力又分為直接計算法和利用率計算法兩種。
(1)直接計算法
直接計算法是根據在現有運量下每一列車到發及改編作業占用某項設備的平均時間,直接計算出車站設備一晝夜內最大的通過能力。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M—扣除本務機車及調車機車走行線后,到達(出發)場可用于辦理列車技術作業的線路數;
—每辦理一次到達(或出發)列車作業平均占用線路時間(min);
—到發線空費系數,取值0.15~0.20;
—各項固定作業占用時間(min)。
(2)利用率計算法
式中:T—各項作業占用到發線總時間;
2、旅客列車到發線通過能力
式中: —扣除貨物列車通過線,機車走行線后,用于接發旅客列車的到發線數;
—車站一晝夜內停止接發旅客列車的時間;
—旅客列車到發線空費系數,取值0.15~0.20;
—平均一列旅客列車占用到發線的時間(min)。
(二)圖解計算法
該法是根據車站相鄰區段的列車運行圖、車站技術設備的固定使用方案。車站技術作業過程和作業時間標準等有關資料,繪出列車接發、車列解體、集結、編組、機車出入段等作業過程的圖表,以求得車站各項設備的通過能力。
(三)計算機模擬法
計算機模擬法以排隊論為理論基礎,以計算機模擬為基本手段,把列車到、解、編、發各項作業過程作為-個相互關聯的排隊系統,模擬、回歸出計算車站通過能力有關參數,然后計算出既有車站的能力。
本次采用利用率計算法對八里莊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進行計算。
三、八里莊車站到發線通過能力計算
1、八里莊站到發作業列車對數
對既有八里莊車站辦理的作業按方向別以及種類別分別進行統計,見下表。
表1 "八里莊站到發作業列車對數(對/日)
石家莊方向 到發對數 德州方向 到發對數 專用線方向 近期到發
直通列車 62 直通列車 62 直達列車 7.5+9
直達列車 6+9 直達列車 1.5
摘掛列車 2 摘掛列車 2
旅客列車 31 旅客列車 31
其中,直通列車按30%考慮越行待避,直達列車第一項為有換掛機車作業,第二項為無機車換掛作業。
2、各種列車作業占用到發線時間標準
8+25+7=40min
7+17+6=30min
6+59+5=70min
6+49+5=60min
6+57+7=70min
式中: —列車接車占用到發線的時間;
—列車等待出發占用到發線的時間;
—列車出發占用到發線的時間;
—列車更換機車占用到發線的時間;
—摘掛列車在站內甩掛列車占用到發線的時間。
3、到發線占用時間統計
表2 "到發線占用時間統計表
方向 列車種類 作業次數 每次作業時間(min) 占用時間 附記
總時間
T 固定作業
石家莊
方向 直通列車 20 40 800 300
直達列車1 6 70 420
直達列車2 9 60 540
摘掛列車 2 70 140
旅客列車 10 30 300
德州方向 直通列車 20 40 800 300
直達列車 1.5 70 105
摘掛列車 2 70 140
旅客列車 10 30 300
專用線
方向 直達列車1 7.5 70 525
直達列車2 9 60 540
總計 97 4610 600
下轉第399頁
上接第397頁
4、到發線通過能力利用率
(1)全部到發線參與能力計算
= =0.62
由于13道未開通,如果開通13道后,到發線能力為:
= =0.53
經過計算,未開通到發線13道前八里莊車站到發線的通過能力為62%,開通后為53%。
由于不是所有的到發線都能接發旅客列車,為了更加合理的組織生產運輸,有效的配置設備資源,所以考慮把到發線進行分工,4道按只考慮接發石家莊方向越行旅客列車,其它到發線考慮接發客貨列車對車站到發線能力進行檢算。
(2)4道只接發石家莊方向越行旅客列車
4道能力:
3、5、7、9、11道能力:
= =0.73
能力趨于緊張,開通13道后:
= =0.60
經過合理的組織生產運輸,通過計算,未開通到發線13道前八里莊車站到發線的通過能力為73%,開通后為60%。
四、結論
通過上述計算可知,經過合理的組織生產運輸后,八里莊車站到發線利用率達到73%,能力已經趨于緊張,但是如果將既有未開通使用的13道進行整修后開通,到發線能力利用率為60%,八里莊車站到發線基本滿足使用要求,可以滿足日常的生產運輸組織需要,車站不需要改、擴建。
參考文獻:
[1] 崔慶生.鐵路工程設計技術手冊-站場及樞紐
[2] GB 50091-2006,鐵路車站與樞紐設計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