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我國越來越多的高層、多層建筑工程樓面施工中采用用了細石混凝土找平的方法,它是對傳統樓面施工技術的改進,其應用有效改善了傳統施工技術所產生的樓地面裂縫問題,減輕了樓板厚度和重量,提高了結構整體性和美觀性。本文從細石混凝土施工技術內涵和特點入手,結合實際工程闡述了其在地面施工中的具體做法。
關鍵詞:細石混凝土;樓面;裂縫;地面;找平
經過一段時間的工程實踐得出,樓面細石混凝土找平施工技術是取代傳統樓地面施工工藝的主要手段,它的應用從根本上解決了傳統樓板結構大、重量大、裂縫多的問題,因此被當前高層、多層建筑施工中廣泛采用,并伴有逐漸擴大的發展趨勢。
一、細石混凝土概述
在我國傳統的樓地面施工中,所采用的施工工藝普遍都是先清理基層樓地面上存在的各種雜物和污物,及時的刷上水泥塑膠,然后做沖筋、灰餅最后在采用水泥砂漿進行找平處理。這種施工方法本身工藝復雜不說,還容易在工程竣工之后產生空鼓、起皮、裂縫等質量問題。基于這種情況,在目前工程施工中以細石混凝土為主的施工新技術逐漸代替了傳統施工工藝,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細石混凝土內涵
細石混凝土不得使用火山灰質水泥;砂采用粒徑0.3~0.5mm的中粗砂,粗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1%;細骨料含泥量不應大于2%;水采用自來水或可飲用的天然水;混凝土強度不應低于C2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少于330kg,水灰比不應大于0.55;含砂率宜為35%~40%;灰砂比宜為1∶2~1∶2.5。
2、施工原理
在樓面細石混凝土找平施工中,是根據原來混凝土樓面原漿找平原理開展的,它的具體施工做法是在原來工程施工基礎上取消找平層,通過在施工中調整混凝土配和比的方式來調整混凝土內部的骨料以及原漿,從而達到提高工程振搗時間、減輕樓板輕度、提高工程整體性的目的,同時利用這種方法可以及時的將混凝土內部存在的其他的一些精細工作去除,在保證工程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有效的縮短了找平層工程施工內容。
二、樓面細石混凝土找平在某工程地面施工中的具體應用
樓面細石混凝土找平層施工是當今建筑工程施工領域一個常見內容,它是在傳統工程施工工藝的基礎上通過優化改進而產生的一種施工新方法,截至目前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各地的樓面、地面施工當中。在建筑工程項目中,由于工程是一個高層住宅工程,建筑面積為5.6萬平米,共有樓層12層,高度為34米,在施工中普遍采用了框架異形柱結構施工。針對本工程施工,由于樓面、地面的工程量大的特征,普遍采用了細石混凝土找平施工技術,其具體的施工方法如下。
1、施工的工藝流程
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標高控制→混凝土施工前準備工作→混凝土澆筑→板面平整度控制→養護→成品的保護。
2、施工工藝的操作要點
2.1樓面混凝土配合比
在本次工程的施工中,普遍采用了泵送商品混凝土施工技術,而商品混凝土是根據設計人員的要求由供應商配置并供應的,其整個工程施工高度和坍落度為18厘米左右,摻加減水劑為7%,在工程施工建設中,每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為55kg。
2.2標高控制
由于工程本身是一個住宅工程,因此在施工中鋼筋安裝完成之后要及時的對建筑物標高進行衡量,并將標高直接引入到豎向的鋼筋上,標出鋼筋板面標高,然后在進行施工。在工程中,根據施工實際情況和地面、墻面要求科學的選擇鋼筋間隔,并且每隔4米左右設置一道控制標高,然后在梁上每隔4米德部位設置一根豎向鋼筋與梁箍焊接。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環節的工作中一定要保證所有頂部標高都同板面標高相同,這樣的標高一致要求能夠形成一個平面控制網,從而達到具體標高高度和控制需要。
2.3混凝土施工前準備工作
在鋼筋混凝土澆筑之前必須要提前檢查模板支撐的位置、尺寸、高度以及平整度,對于不滿足工程施工要求的模板要及時的清理和更換。接著檢查模板連接縫是否嚴密,存在縫隙的情況下需要采用一定手段加以處理。
2.4混凝土的澆筑
澆筑混凝土時,用平板振動器振實至表面出漿,用木抹子搓平,隨打隨抹;并控制混凝土抹光的時間,一定在終凝之前刮平抹光。
2.5板面平整度控制
依靠調節鋼筋馬凳和震動刮尺控制混凝土面標高,樓板澆筑的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搗器垂直澆筑方向來回振搗,注意拉線檢查混凝土板面高度,振搗完畢,用刮尺或拖板抹平表面,然后人工精平修整。控制光潔度在于控制收光時間,注意在混凝土初凝后終凝前人工搓平,壓擠漿務必將砂粒壓下,最后人工抹平。
2.6混凝土的養護及成品保護
1)混凝土的澆筑應安排在夜間進行,以避免炎熱夏季不能及時養護而失水過快造成的裂縫。
2)混凝土澆筑完畢后,應在8h內用麻袋進行覆蓋,麻袋應避開放線位置,并及時澆水養護以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夠濕潤狀態。
3)麻袋的倒用隨施工層進度而翻轉,混凝土定時澆水養護,日期不少于7天。
4)成品的保護非常重要,已澆筑的樓板混凝土強度達到1.2MPa后才準在樓面上進行操作。
5)鋼筋作為工程項目中采用最多的原材料,它在施工中不管是在支撐還是綁扎方面,都需要嚴格按照工程預計標準開展,嚴禁在樓面上拖動;墻模、板模的漏漿,應當即用水沖洗或鏟除。
6)后續工序如砌筑、抹灰,使用的砂漿要用容器盛放,不可直接堆放在樓面上,工序完成后及時清洗,保持樓面清潔、干凈。
3、質量要求
3.1壓光地坪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4mm,標高允許偏差為±8mm,同時應滿足《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基本項目要求。
3.2鋪設板塊面層的找平層表面平整度允許偏差為5mm,標高允許偏差為±8mm,同時應滿足《建筑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的基本項目要求。
4、幾點體會
4.1操作簡單
傳統施工工藝是先清理基層板面,刷水泥素漿,做灰餅、沖筋,后用水泥砂漿打底找平。這種施工方法比較繁雜,施工工序太多。相比之下,直接利用原漿找平施工工序大大減少,操作起來比較簡單。采用混凝土原漿找平取消找平層工藝使垂直運輸機械的布置趨于合理,可以減輕裝飾階段的垂直運輸的壓力。
4.2節約材料
樓面找平層以20mm厚1:3水泥砂漿計算,采用混凝土原漿找平,取消找平層,每100m2可節約水泥砂漿2.0m3;每立方米1:3水泥砂漿按230元計算,采用該工藝本工程可節約25.73萬元。
4.3提高施工質量
采用混凝土原漿找平,取消找平層,使得面層和基層粘結牢固,避免因找平層空鼓而導致返工。
4.4縮短施工工期,有利于文明施工
采用混凝土原漿找平,取消找平層,盡管增加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人工精平的時間,但是簡化找平層施工工序,減少后期工程量和勞動量,為后續的裝飾工程節約了時間,縮短了工期。采用混凝土原漿找平取消找平層工藝可以改變現場面貌,減少濕作業。
三、結束語
對于一個建筑工程項目而言,地面工程和樓面工程作為一項基礎性工程,它的施工質量、結構安全直接關系到工程整體質量。因此在工程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我們需要嚴格落實文中提到的各項工程施工指標,而且可以在工程材料、工程穩定性、安全性等方面下大功夫,切實做好有關施工新技術的引入,從而做到有效改變傳統樓地面施工質量隱患的要求,為建筑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劉志強,于濤." 樓面細石混凝土找平在地面做法中的應用[A]. 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 2009
[2] 喬宏霞,周茗如,何忠茂,杜雷,劉翠蘭." 細石混凝土在硫酸鹽環境中的試驗研究[A]. 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第六屆全國高強與高性能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 2007
[3] 冶偉峰,盧俊紅." 論樓面裂縫的分析和重點防治措施[A]. 河南省土木建筑學會2010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