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探討了國內汽車物流的發展現狀,并結合TPL服務的資源能力以及TPL服務的范圍和規模經濟性對現有企業進行分類,最后針對不同類別的企業分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汽車物流;第三方物流
一、引言
物流業是融合運輸、倉儲、貨代、信息等產業的復合型服務業,也是目前發展速度最快的產業之一。近年來,中國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汽車物流也成為現代物流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統計數據顯示,汽車物流的成本每降低1%,就可為生產汽車的總成本節約至少110億。隨著汽車產業的利潤越來越低,物流環節已經成為汽車產業進一步發展的“第三利潤”。而隨著第三方物流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日漸提升,如何發展第三方汽車物流以滿足巨大的汽車市場的需要,也成為汽車物流企業的首要問題。
二、第三方汽車物流現狀
汽車物流是指汽車供應鏈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車以及售后配件在各個環節之間的實體流動過程。第三方物流是一種特殊的運作模式,是指專業化的物流企業為供給方和需求方提供的依據實際物流需求的物流服務。
在我國,汽車物流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穩步發展而不斷壯大,并逐步由快速發展階段進入穩定增長階段。但是我國的物流商大多還在汽車物流的門檻之外,中國物流業在這一領域所表現出來的與國際企業的差距也是最大的。這一差距主要體現在汽車制造企業的物流成本比例上。據相關統計,歐、美汽車制造企業這一比例是 8% 左右,日本可以達到5%,而中國的比例高達15%以上。另一方面,從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普及率上看,國外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企業占到了80%,且物流業務外包的趨勢也以80%的速度在其余的企業中增長。在國內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企業主要為外資車企,物流外包的比例達到了約90%,而國內自主品牌汽車企業的第三方物流使用率則很低。
目前我國第三方汽車物流的發展主要存在以下問題,首先是在數量上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雖然多,但主要為功能單一的運輸和倉儲企業,缺少一體化綜合性的物流企業。其次,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分布分散,條塊分割嚴重,規模化經營不夠。同時很多中小物流企業貨源不穩定且結構單一,管理能力、信息能力、競爭能力和增值服務能力相對比較弱,造成整個行業資源分散,競爭力不足。
三、市場定位下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
最新的2014年度50強物流企業按照物流業務收入統計調查數據排名,數據顯示物流企業總體發展呈現以下特點:一是收入規模增加,二是入圍門檻提高,三是分布多元化。這一趨勢也反映在了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中,尤其是分布多元化這一特點。分類型看,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中包括運輸型物流企業,倉儲型物流企業以及綜合型物流企業。分區域看,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區和中部地區,西部地區發展較慢。分登記注冊類型看,包括了國有企業、民營企業、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合作企業,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和外商投資企業等多種類型。
依據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的服務范圍及規模以及其資源能力,將現目前的企業類型可以劃分為重資產聚焦型、重資產規模型以及輕資產聚焦型和輕資產規模型四類(見圖1)。

(一)重資產聚焦型
根據企業的形成結構,其中有一類企業是由傳統的倉儲運輸企業經過改造轉型而來的,這一類可以劃分到重資產聚焦型。這類企業的特點是借助于大量的物質資產在局部地區或者區域提供基礎性的物流服務,如商業儲運類公司。這類企業有自己的倉儲系統和車隊,主要依靠給本地區企業提供基本和部分的增值服務。這類企業的優勢在于是區域型的物流企業,
主要針對當地提供服務,且提供的服務價格低廉,因此在地域性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其劣勢在于物流網絡不健全,倉庫結構和設施比較舊。對物流服務的認識不足導致多數企業提供的業務還是局限在傳統且單一的倉儲運輸類等基本業務。另外在管理方法和技術應用上與國外企業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二)重資產規模型
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中有一類是新創辦的國有或國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業,如全國性的傳統運輸物流服務企業,這類企業可以劃分到重資產規模型。重資產規模型相比上一種類型,往往擁有較大的物流服務網絡且規模經濟性較強,通常是比較綜合型第三方物流企業,比如中外運、中遠物流是由提供傳統運輸物流服務業轉型發展而來,中國儲運是由提供傳統倉儲物流服務業轉型發展而來,中郵物流是由提供以郵政為基礎的快遞相關物流服務業發展而來。這些企業擁有全國性的網絡和許多運輸倉儲資產,借助其在專業領域上的經營經驗、政府的政策和資金支持,規模性都比較強且具有深厚的資金實力和優良的物流設施。其優勢在于除了能夠提供低成本的物流服務外,可以利用其資源和規模經濟性,給客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從而總的降低交易成本。其劣勢在于人員利用率低,企業效率不高,客戶和績效的導向性不強,企業內部文化比較保守。與商業儲運公司相比,雖然提供的服務基本類似,但價格稍高,且對客戶需求不夠重視,靈活性也較差。
(三)輕資產聚焦型
輕資產聚焦型企業以特定的客戶企業和行業為服務對象且僅在某些區域和地方運作,其服務重點主要是知識智慧式的,主要體現其專業物流管理的知識和組織能力。這類企業包括源自汽車制造企業分離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長春一汽國際物流、CML(長安民生)等,也包括一些中外合作合資的功能性物流企業。這類企業通常會采用非資產型的第三方物流代理模式,以成為第三方物流服務專業提供商為目標,規避物流設施投資大、回收期長等風險,以求在短期內打入市場。
汽車制造企業分離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在汽車物流服務領域的優勢在于業務地域、服務和客戶相對集中,效率相對較高,增長極快,對新市場開發方面風險不大,且具備專業人力和技術、網絡覆蓋率良好等。其劣勢在于這類第三方物流企業到現在基本上還只是為母公司提供物流服務,所以對其他汽車企業提供的服務有一定的限制性,較難吸引更多的外部客戶和資源,因此只能占據較小的市場份額。
新興的物流服務商的典型代表是寶供物流,以其為代表的新興的內資物流企業與大型的外資物流服務商相比,無論在價格上或是業務規模上,以及設備投資上都有相競爭的能力。這類企業的優勢體現在其經驗和營銷能力上,并且因業務地域、服務相對集中,在當地市場的物流運作上也更具有適應性和靈活性。其劣勢表現在由于資金實力的限制造成自身資源不足,因此服務并非全部自主化,也需要依靠許多當地的物流資源。另外信息技術、服務或管理方法上與大型的外資物流服務商還有一定差距。
(四)輕資產規模型
輕資產規模型企業的市場定位主要是供應鏈綜合服務集成商,這類企業核心能力突出且運營網絡廣泛,真正體現了供應鏈服務和管理的特點。我國一些大型的外資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諸如捷富凱國際物流等屬于這一類型。
這類企業的特點主要體現在強大的技能、知識智慧和網絡規模上,能夠為客戶帶來增值。此外,主要從總體上降低交易成本也是其一大特點,這時其綜合的管理能力和網絡協調能力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類企業的優勢在于有豐富的行業知識和實際運營經驗,并且網絡覆蓋廣,除此之外優勢也體現在其良好的國際客戶關系和先進的信息系統上。但是由于企業文化上的差異導致其在國內網絡系統覆蓋率低,業務范圍還很有限且相對成本較高。近年來通過與中國本土物流企業合作,這一類企業在中國獲得了更高的運營物流效率,如安吉天地汽車物流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四、不同市場定位下的發展戰略
根據市場定位下的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的特點及其優劣勢分析,針對不同的企業提出相應的發展戰略。
重資產聚焦型企業主要目標是提高對物流服務的認識并提升管理水平,通過合作擴大服務范圍,達到在全國范圍內提供服務。可采用集中差別化為主的戰略,一方面要利用大量的物質資產這一優勢,以客戶的需要為目標,從最基本的物流服務入手,體現資產優勢,塑造自身的核心能力,使其在倉儲、運輸這一服務領域做出品牌,進而把業務擴展到全國,實現到規模化效應的轉換;另一方面應該擴大物流服務項目,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逐步往更多的供應鏈角度發展。
重資產規模型,對于這類企業,為提高自身的運營效率,可采用以整體多角化為主的戰略,積極推進內部改革,加強內部管理體系,這樣才具備成長的可能性。也可擴大第三方物流服務項目,完善供應鏈的管理,同時憑借網絡和資產優勢通過多邊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比如增強同類企業的聯盟關系,由此構建一個交易平臺來整合運力資源,從而使企業能夠共享各個區域的運力資源,從整體上實現優化配置資源。另外,許多這類第三方物流企業為了實現營業利潤的增長,也開始逐步與外國第三方物流企業以及制造流通企業推進戰略性合作。
輕資產聚焦型,這類企業要做好市場定位,可采用以可持續為主的戰略,加強內部管理體系,使劣勢最小化,根據業務重點合理分配資源,同時了解服務發展趨勢以及地域發展的趨勢,為進入新市場做好準備。從汽車制造企業分離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可以將業務逐步擴展到其他汽車企業,通過行業平臺,實現總體運營成本的降低,總的發展目標是依靠引入戰略合作伙伴或投資者保持高增長率。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企業主要應該采取集中差別化戰略,打造核心的服務,尋找新的業務領域,以此找到新的盈利模式,努力擴大規模和提升服務水平。
輕資產規模型物流企業可采用以提高核心能力為主的戰略,打造核心服務和市場營銷戰略,主要依靠提供特色增值物流服務來顯現優越性。如給客戶提供物流信息系統規劃、供應鏈金融服務和相關物流咨詢服務等來體現其服務的差別化。此外也可利用有特色的物流服務,建立高效運作物流網絡,通過增加策略性聯盟,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地位。
五、結語
本文以我國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分析了這類企業的發展現狀,并依據資源能力、服務范圍和規模經濟性對現有第三方汽車物流企業進行分類。最后指出盡管現在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定位不同,但各個市場定位下的汽車物流企業應制定不同的發展策略,以集約化和規模化為企業最終發展目標,從而有助于汽車物流服務的綜合化發展以及完整的汽車物流服務鏈的形成。
參考文獻:
[1]宋華.中國第三方物流研究脈絡及其模型構建:一個理論框架[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04).
[2]白潔,金軼,孫明迪等.中國汽車物流業的發展趨勢及對策建議[J].物流技術與應用,2014(06).
[3]葉明海,顧明毅.國內汽車產業第三方物流研究[J].汽車工程,2003(05).
[4]黃璜.我國第三方汽車物流業競爭分析和競爭戰略研究[J].產業經濟,2008(03).
[5]千有美.中國境內韓國第三方物流企業發展戰略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2013.
(作者單位:江蘇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