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鶴崗是黑龍江省重要的水稻產區,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鶴崗市把“加快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戰略之一,稻米加工業如雨后春筍般的蓬勃興起。目前鶴崗市已擁有四個稻米行業全國馳名商標,2013年又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評為“中國稻米加工強市”,稻米產業成為鶴崗市除煤炭產業以外最大的新興產業,在鶴崗市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認,鶴崗市稻米產業發展至今,也面臨著發展難題,大多數企業都在做初級加工,只有少數企業精深產品加工做的好,難以形成規模,發揮規模效益。因此必須加快調整步伐,解決發展難題,發揮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推動鶴崗經濟發展。
關鍵詞:鶴崗;稻米;發展
鶴崗市地處三江平原,是世界三大黑土版塊之一,是黑龍江省重要的水稻產區。地域優勢為米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鶴崗市作為典型的資源型城市和老煤炭工業基地,在城市創新轉型之際,鶴崗市委、市政府果斷提出了打造綠色“北方米都”的構想,使米業的發展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勢。稻米產業異軍突起,發展迅猛,其技術水平處于全省先進行列,2013年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評為“中國稻米加工強市”,擁有四個全國馳名商標。稻米產業成為鶴崗市除煤炭產業以外最大的新興產業,在鶴崗市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認,鶴崗市稻米產業發展至今,也面臨著發展難題,大多數企業都在做初級加工,只有少數企業精深產品加工做的好,難以形成規模,發揮規模效益。因此必須加快調整步伐,解決發展難題,發揮優勢產業的帶動作用,推動鶴崗經濟發展。
一、鶴崗市稻米產業存在的問題
(一)大多數企業規模小且分散,尚未形成規模效益
目前鶴崗現有稻米加工企業130多戶,大米生產線近300條,稻米加工總能力近600萬噸,約占全省的六分之一。但是,由于對稻米產業缺乏科學的總體規劃布局和有效的管理,鶴崗市稻米產業基本上呈“放任自流”的發展態勢,這130多戶稻米加工企業規模普遍偏小,星羅棋布在鶴崗各個縣區,有的甚至只有一間房子一條生產線,小型分散且重復建設,設備陳舊落后,技術含量低。絕大多數企業缺乏現代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不具備自主研發新技術、新產品的能力。稻米初級加工產能大量過剩,廠多稻少,導致設備利用率逐年降低,產能大量浪費,形不成規模效益。
(二)企業融資難,資金短缺比較嚴重
稻米加工企業在原料收購季節是需要大量資金的,特別是向農民征收水稻,都需要付現金,因此稻米加工企業現金需求量特別大,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的資金是難以維持的。由于各自為戰,單獨收購原材料,導致競爭加大,原料價格一路上漲。而且近三年來,米業一直持續低迷,稻米市場“稻進米退”,水稻收購價逐漸提高,而賣價又不能超過國家物價限定水平,許多企業為了維持市場占有份額,堅持虧損經營,使得資金短缺更為嚴重。此外稻米加工企業新建、改建、擴建和技改項目,這些都需要資金支持。而鶴崗融資渠道有限,股票與債券市場還不完善,主要的資金來源就是銀行信貸資金。但在銀行方面看來,稻米加工企業信譽不高,設備陳舊又沒有相應的抵押物,銀行風險很大而不愿貸款。企業為了維持再生產,只能通過民間借貸,以比同期銀行利率高數倍的資金周轉費用來維持運轉,但成本太高,企業很難承受。由于資金短缺,大部分稻米加工企業只靠自身的少量原始積累或向民間借貸維持一般生產,企業擴大規模和技術改造都受到很大限制,優勢產業的快速發展受到了制約。
(三)品牌宣傳力度不夠,品牌效益尚未顯現
盡管鶴崗已擁有“梧桐”、“實實”、“龍水”、“稻園”4個稻米行業中國馳名商標, 12個黑龍江省名牌, “三江平原”牌大米還被原國家鐵道部命名為鐵路專用米,“實實”牌大米被省政府命名為軍供米,“梧桐”大米獲國際有機食品博覽會金獎。但我們的產品知名度并不高,缺少像金龍魚、福臨門等品牌的宣傳力度。由于知名度不高,只有一小部分以自己的品牌銷售,絕大多數以散裝形式外賣,到南方后被貼牌出售,或被南方一些設備技術先進的大米加工企業收購后進行二次加工,變成別人的品牌銷售,銷售價格大幅提高,有的甚至成倍增長。就是在本省及鶴崗本地,品牌宣傳力度也不夠,鶴崗市的這些品牌并不為當地人所熟知,企業的品牌效應并未顯現。
二、促進鶴崗市稻米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以市場為導向,促進稻米產業的整合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鶴崗市把“加快綠色食品加工基地建設”作為全市經濟發展戰略之一,稻米加工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興起。2010年,鶴崗市又將稻米加工業確立為鶴崗市的三大支柱產業之一,政府的支持對鶴崗市稻米加工業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發展至今,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不能單靠政府的政策支持、稅收優惠、減免費用等,應該依據市場經濟規律,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整合現有資源,組建集團,促進產業向立體式、集約型方向發展,通過優勝劣汰,培育真正意義上的市場主體和龍頭企業。整合后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突出鶴崗市萬源糧油、泰豐糧油、崧陽米業等大型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努力增強產業帶動能力,以此拉動鶴崗市稻米加工產業快速發展。加強鶴崗市稻米產業的整體實力,從而發揮優勢產業帶動作用。
(二)拓寬融資渠道,解決制約企業發展的資金問題
資金是企業的“血液”,是企業經濟活動的第一推動力和繼續推動力,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必須要拓寬融資渠道,千方百計解決稻米企業資金短缺問題。
銀行之所以惜貸,是因為大多數稻米加工企業自身條件不符合銀行貸款條件。因此,對于企業本身來說,要從根本上解決企業資金短缺的問題,必須加強自身管理,健全財務管理制度,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改善資信狀況,使企業符合銀行貸款條件,從而爭取銀行貸款。而且還可以嘗試聯戶聯保這種形式,由資產和規模相當、彼此熟悉的稻米企業組成聯保體,向銀行貸款,聯保成員相互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通過降低銀行貸款風險取得貸款。
此外,不能完全依賴銀行貸款,還要拓寬融資渠道和領域。應謀劃企業的發展遠景,嘗試運用資本市場為企業籌資。目前,鶴崗市資本市場是空白,只有經緯木糖醇和萬源糧油進入省擬上市企業后備資源庫。因此我們應該通過提高企業自身發展能力來參與資本市場運作,爭取更多的資金融資。
除此之外就要大力激活、吸納民間資金,把融資重點放在撬動民間資本上,比如可以成立小額貸款公司,這在江蘇、浙江一帶已經是運作比較成功的了。鶴崗目前已成立了8家小額貸款公司,這些小額貸款公司都是我們當地企業組建的,由于對當地的企業比較熟悉,所以提供貸款的速度很快,方式很靈活。但利率很高的,因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強管理,以防止出現非法民間借貸問題。不管通過何種形式,只要是合法合理的就應該允許和支持,只有解決企業資金短缺問題,才能促使企業健康良性發展。
(三)加大產品宣傳力度,提高企業品牌效益
品牌是商業社會中企業價值延續,在當前品牌先導的商業模式中,品牌意味著商品定位、經營模式、消費族群和利潤回報,品牌給商品生產者帶來了巨大經濟和社會效益,因此我們應充分發揮鶴崗市已有的品牌效益。
加大品牌宣傳力度。現今社會是個注重品牌的社會,品牌效應會給同類產品以不同的利潤。因此必須加大宣傳力度,通過電視、網絡等媒體進行宣傳,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從而提高品牌效益。
打造擁有本地特色品牌。鶴崗市地域優勢明顯,黑土地產品,無污染且微量元素含量高,屬于綠色食品,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而稻米初加工利潤低,競爭也大,與其苦苦掙扎在同質產品的互相競爭上,不如另辟蹊徑,將鶴崗市已擁有馳名商標通過打造特色品牌來尋求不同的發展,從而增加企業的效益。
打造屬于鶴崗的集體商標品牌。集體商標是指由工商業團體、協會或其他集體組織的成員所使用的商品商標或服務商標,用以表明商品的經營者或者服務的提供者屬于同一組織。一個高端的、區域性的集體品牌,能夠讓區域內的企業處于公平起跑線上,促進團結、促進技術進步。為今后在資源、環保、能源、人才培訓、科研等基礎問題上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基本條件。如佛山的“佛山陶瓷”、東莞市的“虎門服裝”分別申請注冊集體商標。鶴崗市擁有130多家稻米加工企業,如果都去進行品牌競爭,無疑會使競爭加大,不如整合鶴崗市稻米企業品牌,打造屬于鶴崗區域的集體商標品牌,減少內部競爭,加大自主區域品牌創立意識,提升區域品牌核心競爭力,打造出叫響全國乃至全球的品牌,從而促進鶴崗市稻米產業的良性發展。
稻米產業是鶴崗市的支柱產業,其發展如何,直接關系到鶴崗經濟發展,“十年磨一劍”的鶴崗建設綠色“北方米都”夢想已經實現,“中國稻米加工強市”的殊榮,將引領鶴崗稻米產業大步前行。今后稻米產業應該向著產業化、精深化方向發展,為鶴崗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支柱作用。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鶴崗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