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健全我國的高等學校財務會計制度,對我國高等學校的建設有重要的意義。健全財務會計制度一方面保證高等學校的正常運行,另一方面對財務會計統計數據起到監督的作用。文章針對我國目前高等院校在財務制度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革建議。
關鍵詞:高校;財務會計;制度改革;研究
這些年來,我國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制度由原來的國家財政投入,發展到了現在的財政撥款為主,多種渠道籌集為輔的財政會計制度。在目前的財務會計制度下,高等院校管理的資金越來越多,資金涉及的款項也越來越多。要想促進高等院校的可持續發展,管理好財務會計將會起到很大的作用。針對高校財務會計制度中的問題和如何對高校財務會計制度進行改革創新,本文做了一些探索,并且提出了幾點建議。
一、高等院校財務會計發展的現狀
(一)高等院校財務管理制度不規范
目前我國的很多高等院校內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沒能形成有關的管理體系,容易被一些不法人士鉆空子,損害院校的利益。對于財務會計這類工作建立完善的財務會計體系,不僅僅是企業所必需的,針對我國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現狀,建立一套完善的內部財務會計制度是高等院校長遠發展所必須的。當前高等院校的財務工作大多集中在如何獲取教育經費上,這樣的財務工作很片面,高等院校將目光放在如何獲取教育經費的同時,更應該注重經費的使用,合理分配所得教育經費,認真對待償還貸款等工作也是高等院校財務工作的重要部分。高等院校往往對于財政性經費的控制力度比較嚴謹,對于財政性以外獲取的經費的管理相對松散。這樣容易使一些人鉆了管理松散的空子,對于財政性以外獲取經費的有效使用非常不利。
(二)管理模式單一化
當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單一,對于財務會計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存在障礙。在大部分的高等院校中采用的財務會計管理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統一管理為主,集中管理為輔;另外一種則是統一管理為主,分級管理為輔。統一管理為主,集中管理為輔的管理模式是以院校領導為主要管理方,財務方針的制定、預算工作的管理和資源的調配都是以領導優先。在這種管理模式下,高校的財務高度集中,有利于統一分配工作的進行,但是過于集中的管理模式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財務會計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統一管理為主,分級管理為輔的管理模式是以高校的財務部門為主,各個學院設立本學院的財務管理部門,對本學院的財務自行管理,統一向校方財務部門報告。這種管理模式大大調動了財務會計人員的積極性,但是由于部門過多管理分散,很容易造成工作溝通不暢,進而影響整個財務部門的工作。這兩種管理模式各有優缺點,將兩種管理方式融合起來,取長補短,才能為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管理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種種客觀因素導致高等院校財務會計人員的素質參差不齊,在學歷、財務觀念和創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財務會計信息的更新很快,所以要求會計工作人員要對最新的會計信息要多了解,不能局限在書本知識中。但是目前高等院校的財務工作者的現狀是財務會計知識沒有及時更新,有很大一部分人的財務觀念還停留在以前。市場探索中建立的新型財務會計理念要求財務人員去接受去適應,比如,邊際成本、資金使用價值等,這些新型理念都需要財務工作者去了解學習,這樣才能提高高等院校的財務水平。目前我國的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制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理論水平低下、理財觀念不明確等,這些弊端會影響高等院校對資金的控制力。更好地發揮高等院校財務管理人員的管理職能,需要提高工作人員的更新意識。高等院校應該加強對復合型財務會計人才的培養,增強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理財觀念和創新意識,這對高等院校財務會計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
二、高校財務會計的現代化創新改革建議
(一)改良財務管理模式
傳統的財務管理模式利弊參半,高等院校財務會計的改革創新需要綜合前文中提到的兩種管理模式,繼承兩種模式中的優點,摒棄它們的缺點。統一高校財政,搭建一體化平臺,輔助以資金的動態控制。高等院校財政的集中領導有利于統一分配、統一規劃,有利于加強高等院校的財務管理。財務工作業務范圍的多樣化,使得搭建一體化平臺顯得十分必要。通過高速的信息網絡,實現高等院校財務會計的數字化。資金的動態控制就要求建立完善的結算中心,有利于在調動二級財務部門積極性的同時實現資金的有效快速運轉。
(二)核算高校人才成本
高等院校對人才的成本核算可以參照企業的制造成本方法,實行對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等活動的監督。把高等院校的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等歸為人才成本,把教學活動和科研項目的各項經費支出看作企業中的直接工資,所需的材料看作直接材料,另外,在培養過程中的損耗的費用,可以歸為當期的損益。這種做法可以有效控制經費的流動和啟用方向,有利于高等院校的領導對資金的控制。
(三)加強對高校財務會計的內部控制
從高校自身來說,加強對校園資產的保護很有必要。高校可以依據相關法律并結合高校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完善可行的規章制度,加強對財務會計部門的控制。在工作流程和機構設置等方面都應該在規章制度中有嚴格的規定。
(四)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對無形資產進行攤銷
對固定資產采取計提折舊的方式,以此來替換原來提取修購基金的做法。增加“累計折舊”的科目,規定各種固定資產的使用期限,采取平均年限法計提折舊;對于無形資產則通過增加“累計攤銷”科目,依據受益年限平均攤銷,折舊額或者攤銷額應當計入到相關的事業支出和教育成本當中。采取以上措施有利于為固定資產更新和無形資產的轉讓提供科學的依據。
(五)引進財務人才,提高高校財務工作人員的素質
提高高等院校財務會計工作者的綜合素質,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重視對人才的引進,引進新的人才,可以提高團隊活力,新舊人才通過交流互相學習更有利于財務會計工作的展開。另一方面,要注重對財務工作人員的培養,建立一個多元化的培養機構,對于工作人員自身業務能力的提高和整個財務團隊工作氛圍的調動,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六)完善投資和籌資業務的核算
為了實現資本增值,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很多高校選擇了投資企業或者自己出資創辦企業。針對這種現象,高校可以通過在“對外投資”下設“投資成本”“損益調整”科目,增加“投資收益”科目,對投資活動進行明細核算。高校的籌資活動有接受外部投資和向金融機構借貸等,可以通過增設“實收資本”科目來核算政府、社會和其他機構對高校的投入資金;對于借貸資金則需要根據使用期限分別以“短期借款”和“長期借款”科目核算,借款費用根據具體的使用方向歸入到教育成本或事業支出當中。
綜上述,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制度存在一些漏洞。新的形勢,要求高等院校建立健全自身的財務會計制度。由于高等院校的財務會計工作,不論是在教育經費的籌集還是科研經費的劃撥上,數額都比較大,如果財務會計管理工作存在漏洞那么對高等院校的長遠發展會帶來很多隱患。從高等院校財務會計工作的長遠發展來看,建立健全財務會計制度,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蔣菊.高校財務管理模式的理論評析及優化[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12(04).
[2]王春飛.關于我國高校會計制度改革的探討[J].工業審計與會計,2013(02).
[3]張華麗,孫峰云.高校財務人員應具備的素質及培養措施[J].濰坊高等職業教育,2013(04).
(作者單位:江西護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