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構建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指標體系,運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對高師生班主任工作實習成績進行綜合評定,以促進實習生的教師技能和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 評價指標體系 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5)10C-0113-03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實習是高等師范院校培養高素質師資人才的一類實踐性課程,其實施的目的在于使師范生擴大和加深專業知識,掌握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的實際技能,增強其責任感和事業心。教育實習評價是教育實習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主要是從教學工作、班主任工作和教育調查報告三方面進行評價,其中班主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是每一位優秀教師必備的工作技能。在目前,班主任工作實習的評價主要由帶隊實習指導教師和原班級班主任共同負責完成,評價方法陳舊,評價主體單一,缺少過程性、發展性的評價。因此,本文將構建一個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指標體系,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給出一種客觀性強、易于操作的班主任工作實習質量量化評估方案。
二、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指標體系
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體系應按照當前中學生的特點、新時期培養要求和班主任應具有的能力來構建,主要包含工作態度、組織管理、班級建設和工作效果這四個方面,充分反映了實習生在政治思想、工作表現、學習態度和業務能力等方面的表現。本文將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的內容,以不同指標和評價標準來體現,根據各指標在指標體系中的重要程度來確定權重,為評價結果的綜合運算創造條件。為了使評價體系具有管理、診斷、鑒定、激勵、導向等功能,全面、客觀、科學的反映實習生實習情況和能力水平,筆者根據帶領教育實習的經驗,結合現有的參考文獻,建立了以下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指標體系(見表1)。
表1 班主任工作實習評價指標體系
一級指標權重序號二級指標權重評價等級
優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
9080706050
工作態度0.101為人師表,熱愛學生,以德育人,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堅持用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指導工作。0.40√
2工作積極主動,熱心班主任工作,主動了解班級情況,全面履行班主任工作職責。0.60√
組織管理0.453掌握個別教育要領,做好個別思想教育和心理輔導工作,幫助學生建立個人奮斗目標,促進其個性化發展。0.15 √
4有針對性的組織主題班會和開展班級活動,進行思想教育,并幫助學生開發智力,開拓思維。0.30 √
5妥善處理班級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認真監督學生的早讀、做操、自習、晚睡等。0.25√
6建立了融洽的師生關系,樹立良好的個人形象,能有效指導學生的學習生活,并能獨立開展班級各項工作。0.20√
7熟練運用電話、網絡、家訪等途徑與家長溝通,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默契配合。0.10 √
班級建設0.358較快熟悉班級情況,全面掌握學生的個人信息,制訂明確的班級目標和可行性較強的工作計劃。0.15 √
9選拔優秀的團支部和班委,指導其工作,培養工作能力,并使其有效地開展班級各項工作。0.30 √
10健全班級管理規章制度,培養學生愛護公物,講衛生,愛勞動,守紀律等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0.20 √
11加強班風學風建設,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建立團結友愛、關系融洽的氛圍,健康、積極、向上的輿論。0.20 √
12做好科任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協調工作,為科任教師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0.15√
工作效果0.1013學生學習興趣和成績得到明顯的提高,特別是后進生的轉化效果好,成績提高明顯。0.50 √
14高效地完成學校或其他部門分配給班級的各項任務,班級組織紀律強,精神風貌好,還經常受到表揚。0.50 √
三、條件假設和符號說明
假設任選一名實習生,對其班主任工作實習進行評價,可組建一個由帶隊實習指導老師、原班級班主任、實習生所在實習小組代表和班級學生代表為成員的評委小組,使評價主體多元化,更能客觀、公正的反映實習生的實際情況。由評委小組成員根據表1對該實習生的整體表現做出客觀評價,然后運用模糊數學的方法做出一個總評價。由于本文采用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涉及的參數眾多,需要對符號加以說明。
評價對象因素集U=(u1,u2,L,un),其中ui表示評價對象的第 i個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集V=(v1,v2,L,vm),其中 vi表示評價等級。本文的評價等級為優秀(v≥90),良好(90>v≥80),中(80>v≥70),及格(70>v≥60)和不及格(v<60)五個等級。
指標權重集A=(a1,a2,L,an),其中ai表示第i個評價指標的權重,則權重分配集A是U上的一個模糊子集。
模糊關系矩陣R=(rij)n×m,其中rij表示第i個評價指標ui的狀態水平與等級vj的關系,既可以用(0,1)表示,也可以用分數表示。
模糊綜合評價模型B=AoR,其中“ o”表示模糊運算。令B=(b1,b2,L,bm),則,B是V上的一個模糊子集。若 ,需對其進行歸一化處理。此時,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設bk=max{b1,b2,L,bm},則可判定實習成績為vk等級。
四、評價過程
在表1的評價指標體系中,一級指標有4個,二級指標有14個。若采用該評價指標體系進行評價,需借助多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進行評價。為方便計算,現以評委小組有10人為例,對評判過程加以說明。
(一)單人評價
假設表1為某評委成員的打分情形,“√”表示二級指標對應的成績等級,也可用實際分數(0≤v≤100)表示。下面計算該實習生的成績等級和分數。
1.方法一
(1)一級模糊綜合評判
以一級指標的“班級建設”為例,評價對象因素集U=(8,9,10,11,12),即8-12這5個二級指標。由表1易得指標權重集A3和模糊關系矩陣R3,其中若評委成員對第i個評價指標Ui的評價是j等級,則rij=1;否則rij=0。例如:第8個指標在良好等級打“√”,也就表示班級建設的第1個指標的等級為良好,所以r12=1,模糊關系矩陣R3的第一行行向量為(0,1,0,0,0)。然后對A3和R3進行模糊運算,即可得到一級模糊評判矩陣
因為,故不進行歸一化處理。同理可得B1=(1,0,0,0,0),B2=(0.45,0.45,0.1,0,0),B4=(0,1,0,0,0) 。
(2)二級模糊綜合評判
在一級模糊綜合評判的基礎上,對班主任工作實習成績進行二級模糊綜合評判。二級模糊評價對象因素集U=(工作態度,組織管理,班級建設,工作效果),指標權重集A為一級指標權重,而對應模糊關系矩陣R 由一級模糊評判矩陣得到。所以,二級模糊評判矩陣為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良好等級占60%,所以該實習生成績等級為良好。再由評價等級集V=(90,80,70,60,50),故可得實際成績: B·VT=83.1。
2.方法二
(1)一級模糊綜合評判
與方法一類似,只是修改模糊關系矩陣R,使rij為評委成員對第i個評價指ui的評價等級j的閥門分數。例如,優秀取90分,良好取80分。那么,一級模糊評判矩陣為
此時,矩陣表示分數,故不進行歸一處理,保留結果。同理可得B1=(90,0,0,0,0),B2=(40.5,36,7,0,0) ,B4=(0,80,0,0,0)。
(2)二級模糊綜合評判
與方法一類似,可得二級模糊評判矩陣B=AoR=(31.95,48,3.15,0,0)。此時,就是該實習生的分數83.1,屬于良好等級,結果與方法1一樣。需說明的是,由于模糊關系矩陣R的rij可以取成績分數,故rij取評價指標ui的實際得分,實習成績將會更為精確。
(二)多人評價
為了使評價主體多元化,實習成績更能客觀反映實習生的真實情況,可采用多人參與評價的方法。本文假設評委小組有10人,評價統計情況見表2,評價方法與單人評價方法類似。
1.方法一
(1)一級模糊綜合評判
還以一級指標的“班級建設”為例,由表1得指標權重集 A3。令,d為參加評價的總人數,dij為第 i個評價指標Ui 做出Vj評價的人數。例如第8個指標,優秀2人,良好5人,中3人,及格0人,不及格0人,則該指標的行向量為(0.2,0.5,0.3,0,0),進而得到模糊關系矩陣R3。然后對他們進行模糊運算,即可得到一級模糊評判矩陣
因為,故不進行歸一處理。同理可得B1=(0.78,0.24,0,0,0),B2=(0.395,0.44,0.155,0.01,0),B4=(0.25,0.55,0.15,0.05,0)。
表2 二級指標評價等級統計情況
(2)二級模糊綜合評判
指標權重集 A的權重為一級指標權重,對應模糊關系矩陣R 由一級模糊評判矩陣得到。所以,二級模糊評判矩陣為
根據最大隸屬度原則,該實習生的成績等級為良好,與單人評價結果一致。再由評價等級集V=(90,80,70,60,50),得實際成績: B·VT=81.4。由于該成績基于多名評價人員的單獨評價,減少了個別“特殊”評價對總體的影響,更客觀真實地反映了該實習生的實際情況。
2.方法二
先由每個評委根據單人評價的方法計算出該實習生的實際成績,再求這10個成績的平均數,即為該實習生的實際成績,最后根據等級劃分來確定成績等級。或者先根據評委成員的實際打分,求出評價指標Ui 的平均分,然后使用單人評價中的方法二,模糊關系矩陣R的rij為分數,就能確定該實習生的等級和成績。這兩種方法得到的結果與方法一一致。
當然,若考慮到評價的主體是帶隊實習指導老師和原班級班主任,其他實習生和學生代表的評價是輔助,可以再進行綜合評判。令評價對象因素集U= (帶隊老師,原班主任,實習生,學生代表),權重集A=(0.35,0.35,0.15,0.15),成績矩陣R為對應評價分數。如:帶隊教師82分,原班主任78分,實習生平均分75,學生代表平均分75,則R=(82,78,75,75)T。此時,實習生的成績為 A·R=78.5,避免了實習帶隊老師印象和人情因素的干擾。
在對高師生班主任工作實習成績進行評定時,利用本文的結果,設計成計算機程序,教師只需要在評價表上選擇,計算機將會自動生成學生的成績,既提高了成績的可靠性和客觀性,減輕了教師的工作量,也使實習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對其后期的持續發展起了重要的促進與導向作用。
【參考文獻】
[1]龐國萍.數學教育實習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J] .廣西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
[2]鄧勇,唐山.模糊數學在教育實習成績評價中的應用[J] .陜西教育(理論),2006(8)
[3]范建玲.基于鄉鎮中學教育主體現狀——實習生班主任工作評價體系的構建[J] .桂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2)
[4]郭書林.中學班主任工作評價標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4
[5]楊倫標,高英議.模糊數學原理及其應用[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8
【基金項目】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教改項目
【作者簡介】李勇剛(1979- ),男,廣西桂林人,廣西師范大學漓江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群論與組合設計。
(責編 丁 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