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學習聲樂藝術演唱的道路上,發聲與語言的統一與否直接關系到演唱者的歌唱水平。而歌詞的準確表達需要掌握漢字中聲母、韻母的發音規律,才能形成吐字、咬字的統一。因此,本文主要針對語言與歌唱發聲有效結合方面做些探討、研究。
關鍵詞:聲樂藝術 拼讀字音法 歌唱狀態
聲樂藝術與語言有直接關系,它是以語言為基礎的藝術形式。而聲樂藝術與我們博大精深的漢語關系密切,在歌唱藝術中,研究和掌握漢語言聲、韻母的發音規律等一系列與聲樂相關的發聲知識對演唱者而言是至關重要的,它是聲樂演唱者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每個字、詞、句的正確發聲和走向關系著每句、每段乃至整首歌曲的演唱能力。當然,如果每個“字”發聲方法上比較科學,那么他的演唱就能做到很大程度上的統一。
一、探尋“讀字”的感覺
在生活中,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載體,在歌唱中,它是交代情節、解釋思想、刻畫人物、感染觀眾的重要手段。那么,對于歌唱而言,歌詞發音的規范與否關系著演唱者的歌唱水平。筆者通過長久以來的不斷實踐、探索和研究認為尋找讀字的良好感覺很重要,準確有效的讀字讀詞方法是“拼讀字音法”。并不是按照漢語拼音的方式分解開來讀字,而是結合美聲唱法的吐字特點,把每一個字化成雙音節來讀,如“年”“強”、“花”字等,不能拼讀n-i-an,q-i-ang,h-u-a,等,而是緊貼咽壁位置,大牙位置咬字,讀ni-an,qi-ang,hu-a,這個拼讀過程一定要結合著氣息,反復練習若干遍。每個唱不好的字要說得積極、主動,嘴巴拼著漢語拼音、劃分出正確的音節,再把每個字唱出來。要注意演唱時保持字的整體感,而不是把字分解,遵循局部到整體的原則。“拼讀字音法”是規范字音、避免喉嚨發緊、尋找字音共鳴感覺的有效“治療”方式。它的目的是讓咬字位置都在同一個發聲軌道上,在咽壁的大牙處咬字),感覺每個字都在那里咬出,形成歌唱時正確的咬字、吐字習慣。另外,無論母音轉換練習還是換字練習,都要讓下巴完全放松,感覺下巴像“掉”了一樣。這樣的練習開始會有些不自然,堅持練習一段時間之后成效較為顯著。在演唱歌曲之前,都可按這種方式先把歌詞大聲朗誦若干遍,然后再演唱作品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好的讀字感覺是用手指玩弄雙唇發‘烏(U)’音的感覺;或是用字去撫摸自己的唇、齒、舌、腭等感覺;或者噴、彈、吹、土的感覺;好的讀字有氣息流動的感覺,喉嚨內感覺到自由放松,喉嚨不參與讀字工作。”①
二、它的具體練習方式:
(一)“拼讀”作品當中演唱不統一的“字”
在半打哈欠的狀態下大聲的朗讀演唱歌曲中出現的字,讀時切記要遵循幾個原則,所用的音切勿太高,最好從高到低;聲音要自然從容、每個音都搭在氣息上。發聲時多練習較為復雜的字音,如爽、年、類、黃、挑、梁等,要特別注意這些字容易壓迫喉嚨部位、發緊,切忌咬字太靠前、太清楚。每讀一個字,口、唇、舌應該松弛、自然,不要施加外力。反復“拼讀”每個音,尤其是感覺不自然的字音更要反復練習,以同樣的發聲狀態去演唱。演唱者的語言發音如果很少經過科學訓練,就會時常陷入錯誤的發音方法中。長久下去,會對歌唱的發聲產生消極的影響和傷害。筆者發現,大多數演唱者經常存在著錯誤的語言發音,但又很少引起學習者的重視。
(二)調控咽腔、喉嚨形態,拼讀字音與歌唱狀態相結合
歌唱當中的咬字與生活中的講話是截然不同的,人類自然的語言動作和行為習慣,不需要較大音量,聲區只涉及到低、中聲區。而歌唱中要求的聲音是需要有穿透力的、音域橫跨低中高聲區。良好的歌唱狀態需要建立在喉嚨徹底放松、咽腔拉開的基礎之上,二者缺一不可。讓它們逐步放松的方法是多做“u”音或nu音、lu音等練習,也就是金鐵霖先生提出的u通道練習,從中探索出字點的感覺,感受喉嚨放松的發聲狀態。
(三)方法練習有誤時的“危險信號”
1.由于練習方法不準確,可能會有聲音氣息過淺、聲音暗淡、吐字不清、音域較窄、聲音缺乏力度變化等情況出現,還可能會導致聲音出現“虛”的現象,這種聲音聽起來蒼白、無力,缺乏聲音色彩。
2.聲音容易往里“摳”,由于運用大牙位置咬字時,演唱者感受到的音響效果比較大,就會產生錯覺,比較習慣用過分夸張的聲音包著往里走,導致聲音僵硬、呆板,聲音出不來,或者聲音會出現“打架”的現象,聲音的音區、音色得不到不統一。這些都是由于發聲方法不正確、咬字部位不統一形成的。一旦出現這些情況時,不要過于灰心喪氣,靜下心來,認真的標注演唱作品中容易出現此類現象的字,運用“拼讀字音法”結合“u”音通道練習及時糾正,方可有效避免。
三、結語
運用拼讀字音法能夠讓歌者感受到每個字的聲音著力點,摸索出每個字發聲時最舒服、最松弛、最科學的口腔狀態,使歌者真正將發聲練習更好地融入歌唱,真正做到歌唱當中所謂的字正腔圓。做到這些,才能細致完美地掌握發音技巧,為歌唱奠定強有力的基礎。發聲訓練與演唱作品時語言的咬字、吐字很難形成統一,歌唱者在歌唱中出現的氣息淺、音域不寬、吐字不清、聲音缺乏力度變化等問題都是由于咬字位置不統一造成的,只要正確掌握、熟練運用拼讀字音法,歌唱聲音上的問題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解決。
注釋:
①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第65頁。
參考文獻:
[1]鄒長海.聲樂藝術心理學[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
[2]薛良.歌唱的方法[M].北京:中國文藝聯合出版公司,1983.
[3]陸慧芬.中國聲樂語言的結構特點與運用[J].大舞臺,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