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我國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音樂學科教育現狀為例,針對“1+4”音樂教學模式及其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的運用情況進行剖析,具體闡釋“1+4”音樂教學理念的先進性,以及采用此種教學模式后所能夠呈現出的教學改革成果,以及相關的實踐研究內容,為打造小學音樂特色化教學平臺帶來啟示。
關鍵詞:“1+4”音樂教學模式 小學 音樂 特色 教學平臺
近幾年來,在國家教育改革與創新的氛圍中,小學音樂課程的教學模式及內容也有所改動,其目的就是為了提升小學音樂學科教育教學的質量。通過分析我國小學音樂教育過程中所存在的實際問題可知,音樂教學的核心理念有待改進。就從我國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的音樂教學實踐狀況來看,引入“1+4”音樂教學模式以后,明顯改善了以往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積極性不高的狀況,而且也為培養具備較高素質能力的優秀學生奠定了基礎。
一、淺析“1+4”音樂教學模式及其基礎框架的構建
(一)“1+4”音樂教學模式概述
“1+4”音樂教學模式屬我國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音樂學科特色,學校的音樂學科有“1+4”五頭并進的辦學理念。即:課堂常規音樂教學(60%)+舞蹈教學(10%)+口琴教學(10%)+電腦音樂(10%)+流行音樂(10%)。在每學期的音樂課程中,除了按規定完成的常規教學外,還在音樂課堂中分別開設舞蹈、口琴、流行音樂和電腦音樂制作(TT作曲家)的課程。實質上,學校教學生吹奏樂器(如口琴)或是進行電腦音樂輔助教學等等,這些教學內容的融入,可以幫助孩子們學習識譜的有效教學手段,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音樂藝術素養。“1+4”音樂教學模式的涌現是我國實現素質教育模式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在該模式的輔助之下,能夠促使小學音樂教育教學質量呈現質的飛躍。
(二)“1+4”音樂教學模式基礎框架的構建
在實踐過程中能夠了解到,“1+4”音樂教學模式基礎框架的建設的可操作性較強,一方面,可以充實常規化的小學音樂教學,以多元化的素質教育為輔;另一方面,用舞蹈藝術、樂器教學等內容來豐富小學音樂特色教學。這兩項核心框架的搭建,能夠支撐“1+4”音樂教學模式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順利執行。
(三)剖析“1+4”音樂教學模式的先進性
1.充實常規化的小學音樂教學,以多元化的素質教育為輔
在具體操作的過程中,“1+4”音樂教學模式的重心仍舊落在課堂常規音樂教學方面,但在此基礎上,融合了舞蹈教學、口琴教學、電腦音樂以及流行音樂教學這四個部分的內容,極大地豐富了小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從而使得學生對音樂課感興趣,積極參與其中,獲得更多的知識,激活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法國號》一課,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就是運用了口琴識譜的教學策略,教會小學生使用口琴樂器,曲子吹會了就能將歌曲唱準唱對了。再比如,在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選擇課外流行的音樂在課堂上教學生學唱,如:《時間去哪兒了》等時尚的流行歌曲,讓孩子與時俱進,體會歌曲中的意義。
2.用舞蹈藝術、樂器教學等內容來豐富小學音樂特色教學
從我國以往的音樂教學模式來看,尤其是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教師往往采取的是教小學生演唱少兒歌曲的方式來完成音樂科目的教學任務,同時,不乏有一些樂理知識滲透其中。小學音樂課堂教育突出的是音樂教育的“教育性”,而往往忽視了音樂教育的“趣味性”,舞蹈藝術、樂器教學等內容的融合,能夠對學生思維能力、創造力等方面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幫助。例如:有的小學在其日常的音樂教學過程中,加入了口琴、小提琴等樂器的教學,培養了學生的藝術素養。還有的小學音樂教學時,則是將新疆舞蹈、藏族舞蹈等民族舞蹈藝術元素帶入到課堂當中,突顯出現代小學教育的文化性,灌輸給小學生以一種民族榮譽感。
二、基于“1+4”音樂教學模式的小學音樂特色教學的成果分析
(一)“1+4”音樂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積極性
長期以來,我國各級教育機構陸續選用了能夠提升學生能力素質的教學模式及方法,極大地改善了現代教育教學的質量,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其中,基于“1+4”音樂教學模式的小學音樂特色教學的成果較為突出,該類型教育模式的實際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及其效率,這對于小學生全面發展自身能力素質有益。例如:新疆教育學院實驗小學在教授有關電腦音樂制作的課程時,主要的課程內容是在機房用電腦教孩子打譜子、為所學歌曲配和聲伴奏,這就實現了在鍛煉孩子識譜能力的同時教授音樂技能的教學目標。
(二)“1+4”音樂教學模式的應用改善了小學階段音樂教學的質量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小學音樂教材當中“教育性”的相關內容逐步弱化,并充實了很多“趣味性”以及技能型的課程內容,尤其是舞蹈藝術、樂器教學等課程內容的引進,讓學生對藝術的理解能力與感知能力有所增強。在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的過程中,憑借音樂課堂教學所營造的輕松、愉悅的氛圍,能夠促進小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這門藝術,進而激發小學生去探索音樂文化及藝術,這種精神力量帶給小學生的影響不容小覷。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教學改革進程當中的關鍵一環,其對于當代小學生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實踐教學過程中發現,開設小學舞蹈、口琴、流行音樂以及電腦音樂等教學課程,來輔助常規音樂教學較為可行,這便是構建“1+4”音樂教學模式的基本框架,該模式實際上是基于“多管齊下”的辦學理念和現代教學方式而實現的,在我國諸多實驗院校中應用較為廣泛,用以打造小學特色化的教學平臺,其實踐價值較為突出。
參考文獻:
[1]趙燕.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的現狀調查與運用研究[J].音樂時空,2014,(01).
[2]陳惠.讓音樂美化心靈用旋律啟迪人生——小學音樂教學模式探析[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3,(04).
[3]張瑞.淺談小學音樂教學與多媒體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