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具有濃厚的文化底蘊以及民族風采,我國的民族文化深深的影響著人們的思維和各項事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教育領域中,民族文化的作用更為突出。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有意識的滲透民族文化教育,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以及民族文化對于我國各項事業發展的作用。在素質教育大力開展的形勢下,音樂教學成為了教育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學在繼承民族文化的同時,也需要科學的注入流行文化,兩者要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共同為中職教學服務。
關鍵詞:民族文化 中職音樂 發展
民族文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支柱,文化瑰寶。對于人們的思想、行為都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民族文化能夠對人們的思想以及行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并推動社會的全面發展。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人員,有責任將它們發揚光大,并繼續傳承下去,民族就是歷史繼承性的一種表現。民族文化在我國各個學科教學中都應該合理的滲透和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民族自豪感必然要以民族文化教育為基礎,可以說,有積極性的民族,能夠推動社會向前發展,而消極的則會阻礙社會的發展。目前我國中職學校中,開展音樂教育的過程中,一部分教師往往對民族文化教育有所忽視,很多學校在上音樂課時設置較好,教師在完成教學目標的同時,很難開展民族文化教育,作為新時期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將民族文化發揚和傳承下去。
一、讓學生聽民歌、唱民歌、充分了解民歌
民族歌謠是學生了解民族文化的一個有效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大量的民族歌謠,這些歌謠各具特色,這些學生沒有聽過的歌謠,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歌詞中所反映民族風情與民族習俗,逐漸引導到我國的民族文化,進而提升音樂審美享受,感受我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蘊。
比如:我國的新疆民歌《青春舞曲》,這首歌曲節奏非常歡快,具有非常鮮明的新疆特色,教師可以從網絡上搜集各種不同的版本,自己配上舞蹈,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播放這些不同版本的音樂,自己加以舞蹈輔助,學生必然會深刻領會到民謠的優美。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堅持不懈的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的思維由淺入深,對于民族文化的領悟能力也會不斷提高。在幫助學生積淀豐富音樂知識的同時也有效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民族自信心。
二、培養學生戲曲藝術鑒賞能力
戲曲藝術是我國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的文化瑰寶。千百年來,戲曲在中華土地上傳播、發展,已經成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符號。在中職院校中,音樂教學應該將戲曲藝術納入其中,并積極開展戲曲鑒賞活動。現代化的社會中,很多學生對于本國的文化瑰寶并不了解,作為音樂教育者,應該肩負起弘揚和傳承我國民族文化的重任,合理的設計教學內容,將戲曲知識傳遞給學生,讓他們了解民族文化的內涵。
比如:京劇欣賞《蘇三起解》課中,教師主要從學生的“看、聽、學、做”等環節進行訓練。首先針對“看”這個部分,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組織學生進行京劇片段的欣賞;而“聽”的訓練,則是引導學生主要從京劇的唱腔入手,仔細揣摩品味;“學”就是讓學生學唱自己喜歡的京劇選段;而“做”則是對京劇中的人物動作,讓學生模仿。這些環節的引導和訓練,會幫助學生更加了解戲曲藝術,很多學生對戲曲也顯示出了濃厚的興趣。在這樣的引導下,大部分的學生都學會了《蘇三起解》的唱法,甚至有的男同學還會反串青衣來唱,這樣的課堂氣氛十分融洽、愉悅,學生對于戲曲意識的鑒賞能力不斷提高。
三、培養學生對民族器樂的熱愛,提高學生民族器樂欣賞水平
在欣賞教學中,選擇古今的優秀名曲,如《漁舟唱晚》、《春江花月夜》等。通過這些音樂的欣賞,啟發學生想象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景象,在這樣的音樂體會中,感受祖國的魅力與音樂的內涵。教師在日常授課時,多使用民族樂器,比如:笛子、古箏、二胡等等,當然這就需要中職音樂教師首先培養自己對于民族文化、民族音樂的興趣,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夠充分投入情感,去感染學生,熏陶學生。教師還應該具備全方位的技能,進而實現知識的自然傳遞,這樣學生能夠對我國民族文化以及民間音樂有正確的認識。在音樂教學中進行民族文化教育,是民族音樂發展的有效手段,同時也能夠激發學生民族自豪感,民族自尊心。
比如:《賽馬》這首膾炙人口的二胡獨奏曲,教師可以自己聲情并茂的演奏,也可以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們欣賞,在欣賞之后講解二胡這種樂器的由來,分析它演奏的美妙之處等等,這樣學生自然會更加喜愛民族樂器。
四、結語
素質教育全面進行,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和地位是不言而喻的。我國在音樂人才的培養方面,給予了明確的指示,要求在促進素質教育落實的同時,積極發揚民族文化,要將中國文化核心思考有效貫穿于音樂教學中,這樣才能夠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素質教育模式與教學體系。在中職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采用不同的方法,從各個角度滲透民族文化教育,發揮民族文化的優勢。音樂教育是培養學生德育、智育的一項重要內容,音樂教育這一課程是其他專業課程無法比擬的,音樂教育就是美育的重要部分,是學校實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文章首先對民族文化在音樂教學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然后又從三個方面對音樂教學中的民族文化滲透展開了研究,從這些分析研究,不難看出,在我國音樂教育發展過程中,大力弘揚民族文化,實現現代音樂教學與民族文化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建立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是一名合格的中職音樂教育者應該承擔的責任與義務。
參考文獻:
[1]王晶晶.不容忽視的高中音樂教育[J].文藝爭鳴,2010,(24).
[2]吳曉紅.淺議農村中小學的音樂教育[J].藝術教育,2011,(04).
[3]韓旭.淺談學校音樂教育與傳統音樂文化傳承[J].黃河之聲,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