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琵琶是中國傳統的民族彈撥樂器,在琵琶演奏中,或者可以說在所有樂器的演奏中,呼吸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琵琶 呼吸 演奏
一、呼吸的定義概述
呼吸是一個具有多重語義的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具有互相聯系但又有不相同的意義。
生理意義上的狹義的呼吸,是指生物體與外界環境之間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動物及植物皆有。一般特指高等生物,尤其是人類利用肺部吸入空氣,吸收其中的氧氣,排出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其他氣體,維持生命的過程。如果生命體不能自主的呼吸,或是缺乏可以正常呼吸的外部環境,將會導致生命體的死亡。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呼吸對于演奏的作用當然是不可替代的。
從更加寬闊的領域來看,特別是在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中,對于呼吸的廣義理解,至少具有如下眾多的含義:道家導引吐納的一種養生術;指頃刻之間;比喻輕而易舉;指呼應;喻指誦讀;指吞吐;指吸入,攝取;指招致,汲引;指呼出的空氣;指聲氣、訊息……
呼吸的詞義還有很多,不勝枚舉,就本文討論的范疇而言,僅取其呼應、導引、聲氣、訊息的含義。本論文重點論述的是演奏中的呼吸和音樂中的呼吸。
二、呼吸在琵琶演奏中的作用
演奏者在演奏樂曲時,本身就在呼吸,如果能利用演奏者自身的生理呼吸去輔助樂曲演奏時的音樂呼吸,將演奏者的生理呼吸與演奏中的音樂呼吸更加完美的融為一體,則有利于調整演奏者表演時的心理狀態,也有利于所演奏的樂曲表現的更加淋漓盡致。
(一)生理的呼吸與演奏中的呼吸
眾所周知,生活中的呼吸,生理的呼吸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無需刻意關注,這是人類的生存本能,無論處于睡眠狀態還是清醒狀態,都不用想怎樣呼吸,而且呼吸活動也是人類用思維無法真正直接控制的一個過程。只是,人們心理活動變化時,呼吸會有相應的變化,比如心情舒暢時呼吸平緩,激動時呼吸急促,聞香時會不由自主的深呼吸,遇臭時則會屏住呼吸。
在音樂表演藝術這個大范疇中,聲樂和管樂的呼吸與生理的呼吸關聯更加直接,更加直觀,每一次的呼吸都是歌唱和吹奏的原動力。因此,生理意義的呼吸和演唱、演奏中得呼吸要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所以,如何吸氣才能吸得又快又多,如何呼氣才能呼得長久受控制,便成為了聲樂和管樂學科中重要的基本技術。如果沒有呼吸,根本不會有演唱和吹奏活動,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在表演中運用呼吸,更不能唱出動聽的歌聲或吹奏出美妙的音樂。生理范疇呼吸的方法是經常被討論,而且研究得很深入的領域。
音樂表演包含許多樂器的演奏,筆者自幼研習琵琶演奏,因此對琵琶演奏中的呼吸進行論述。在一般的琵琶彈奏過程中,演奏者即便不刻意的注意和強調呼吸,也能使樂曲通過雙手的彈奏而進行下去。但是沒有了解個中深意的演奏者就會很容易的忽視呼吸與音樂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
從呼吸與音樂的關系方面來看,音樂是運用聲音的高低長短,音色的幽暗明亮,節奏力度的輕重緩急構成的藝術形態。在音樂中有著與語言相似的表達方式,不僅有字(音)與詞(音組),也有句(樂句)與段(樂段),更有樂章以及更龐大的曲式結構。因此在表達上也就自然具有與語言類似的方法。
(二)琵琶演奏中的呼吸
具體到呼吸與琵琶演奏之間的關系,可以從樂音、音樂結構和演奏狀態這三方面進行探究。
樂音方面。琵琶是點狀發音的樂器,連綿不斷的點,構成了音樂的線條,再從線到面,構筑整幢音樂的“大廈”。作為“大廈”基礎的單個音的質量尤為重要,音色的好壞直接影響演奏者的演奏質量和音樂情感的表達,而呼吸正是影響音色的關鍵因素。平和均勻的呼吸有利于與彈奏相關的多個肌群之間的相互協調、和諧統一,以避免出現肌肉緊張的狀態,肌群之間的協調也有利于指甲觸弦時力道適中、富有彈性,從而發出純正、圓潤、優美動聽的樂音。琵琶一類的彈撥樂器基本的特色就是“點”,其魅力就在于用“點”連成“線”,即用單音串聯成完整的樂句。但是音樂并不是“點”完就結束了,中國琵琶的非凡魅力還有很大程度來自于“點”后的余音,同時也來自于如何處理音與音之間的連接。例如:在曲調悠揚的樂句中,注重音與音之間的銜接,彈奏時使每個音充分的振動,再加以左手的按音揉弦,方能使音與音之間有氣息貫穿其中,余音裊裊。
音樂結構方面。琵琶樂曲, 特別是古代樂曲, 蘊含著極為深邃的文化內涵,需要做深入的了解分析才能將其充分展現。著名鋼琴家傅聰說:“……樂譜、樂譜還是樂譜……作曲家對演奏者的要求都在樂譜里……”。仔細深入的讀譜是演奏的重要基礎。不同的作品要深入的研究譜面上作曲家留下的信息,根據譜面信息作出不同的呼吸處理。包括根據音樂特點劃分出樂句、樂段,再根據樂曲的結構、以及演奏者對音樂的理解, 合理安排音樂進行中的氣息分配。準確協調呼吸的長與短、緩與促、弱與強,這樣才可能在演奏中準確無誤地反映出作品的深層意蘊。
演奏狀態方面。呼吸對于演奏狀態的調整至關重要。演奏者在聽眾面前能否成功演奏,發揮出正常的水平,除了必要的技術裝備保證之外,還需要具備放松的心理狀態,這與呼吸的調整也是密不可分的。松弛的呼吸是消除緊張,、正常充分的發揮技巧的重要因素。心理緊張會導致呼吸急促,而急促的呼吸也會加重緊張的心態。這會引起演奏者的身體肌肉緊張,也會導致演奏者產生心神不寧的狀態而影響演奏。緩慢均勻的呼吸則對于緩解緊張的情緒和放松肌肉有著積極的作用,從而使得音樂松弛、流動,才能充分展現作曲家與演奏者心靈律動,使欣賞者達到充分的心理共鳴。
參考文獻:
[1]曾臻.琵琶演奏中的呼吸[J].中國音樂,1996,(03).
[2]劉美麗.論琵琶演奏中氣息與氣韻[J].天津音樂學院學報,2003,(02).
[3]莊永平.琵琶手冊[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
[4]唐瑋.高等藝術院校器樂(琵琶)學習中的若干問題[J].黃河之聲,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