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是人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音樂教育更是幼兒園教育中的必修課程。音樂浸潤式欣賞教學是由日本教育家鈴木先生所創設,它以獨特的魅力綻放于幼兒教育中,是提高兒童音樂能力,發展幼兒音樂才能的最佳欣賞教學模式。
關鍵詞:音樂 幼兒 浸潤式
著名兒童教育家陳鶴琴先生曾說過:應該為幼兒創造良好的音樂環境,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發展幼兒的音樂才能。所以當鈴木先生創設才能教育時,很快就獲得了世界音樂教育界的廣泛關注,也成為了近現代兒童教育的重要體系。而在才能教育中,音樂浸潤式欣賞更是其中翹楚,被視為提高兒童音樂技巧和音樂能力的最佳欣賞教學模式。所謂音樂浸潤式欣賞教學,顧名思義,就是讓孩子浸潤在音樂殿堂中,音樂充斥在他們身邊,讓他們就像學習本國語言一樣自然地沉浸其中,利用周圍環境進行無意識學習,去傾聽、感受和欣賞他們身邊的音樂,盡情地享受音樂為其帶來的美妙感覺。
一、音樂源于生活
“音樂源于生活”,我們的周圍無時無刻都充斥著音樂,無論是自然界還是現實生活都充滿著各種各樣的聲音,各種各樣的音響。有鳥兒愉快的叫聲,大風呼呼的怒吼,小溪潺潺的流聲,鬧市喧嘩中夾雜的歌聲等等,這些不同的聲音傳遞到小孩子的耳朵里,這些聲音在大人的世界是平凡無奇的,然后傳遞到孩子的耳朵里都是神奇又美妙的,一次次的好奇,引導幼兒去傾聽聲音,去尋找聲音,去推開音樂殿堂的大門,豐富他們對于聲音的感性經驗,為他們學習音樂,欣賞音樂奠定生活基礎。
此外,音樂中的音樂形象是一種廣泛的對音樂意境的生動想象,而浸潤式音樂教學正是通過讓幼兒傾聽音樂,喚起幼兒對相關的視覺印象、聽覺印象以及有關事物的聯想和想象,從而發展他們的想象力。例如當孩子們聽到輕快悅耳的樂曲,就會自然地把它跟小鳥的叫聲和跳動的形象聯系起來,想象出小鳥在翠綠的樹林里跳躍歡唱的情景,樂曲中多種聲音的不同表現力,都可以引起幼兒的多種遐想。同時幼兒也可以隨著旋律激起的感情去感受,并通過老師提出的問題來進一步發展想象,理解接受音樂。
二、音樂源于活動
鈴木先生曾說:“音樂的功能并非僅僅是給兒童以精神的愉悅和性情的陶冶,更重要的是,學習音樂是開發孩子智力的有效手段。”從鈴木先生的闡述中讓我們看到了音樂的重要性,音樂教育不僅僅是給予孩子身心的愉悅和放松,更重要的是給予孩子想象的空間,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讓孩子在日常的活動浸潤中豐富自己的感官感受,享受音樂帶來的美感,進而身心獲得全面發展。
在幼兒園開展音樂浸潤式欣賞教學,可以使幼兒通過音樂浸潤式教育環境,自然的去傾聽和欣賞音樂,而這種浸潤也不說盲目和隨意的,它是一種有目標的潛移默化式教學方式,它使得兒童以音樂為環境,在幼兒每日的生活中都貫穿和滲透音樂旋律,同時教師再配合著音樂旋律為兒童講授音樂背景,并隨時回答兒童對于音樂的提問,這就使得兒童像學母語一樣自然的沉浸其中,無意識的欣賞和學習音樂,讓幼兒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感悟音樂,讓音樂伴隨孩子一起成長。
三、音樂源于課堂
為了體驗音樂浸潤式教學,我們結合我園實際進行實驗。為了鼓勵幼兒自己參與音樂,充分發揮出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我們在課堂區域游戲中進行兒歌游戲教學,給語言賦予音樂的節奏,讓幼兒即興朗誦學過的詩歌。我們發現,兒童會逐漸自己加入節奏進行朗誦,有時還可以變換節奏,音樂有不同種類,我們讓孩子自己挑選,讓他們大膽地表現自己對于音樂真實的感受。這使得我們看到了音樂浸潤式教學的簡單成效。然后我們引導幼兒打擊樂器創造聲音讓他們感受,音樂或緩慢或歡快,幼兒逐漸也自己掌握,有的幼兒竟可以無意識的自己打擊出一段美妙的音樂,這就是音樂浸潤式教學的魅力。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對樂器摸一摸、拍一拍、玩一玩、聽一聽,各自體驗自己的奇妙音樂感受,其中不乏提出許多問題。例如:此款樂器為何會發出這種聲音,而教師就會耐心給幼兒進行解釋,無論幼兒是否聽懂,潛移默化的語言會留在他們腦海,成為他們懵懂的音樂知識啟蒙。通過這次實驗,我們看到孩子的心情是愉悅的,他們在一場游戲中盡情地表達著自己,雖然他們可能不會意識自己表達的就是音樂,可是在沒人約束他們的場景里他們自己不成熟的進行音樂創編,從而潛移默化的提升了他們傾聽音樂以及即興表演的興趣和能力。我們還在游戲中投放CD機,讓孩子自己感受,自己表達。在整個游戲中,我們本著一切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每一個想法,每一種富于創造力的聲音,我們驚訝于孩子竟然能夠創造性的運用自己的身體,自己的嘴巴進行聲音的表現,他們在無意識中創造出很多新鮮的動作,他們的想象力是無盡的,這使我們驚訝和振奮,沒有我們的干預,孩子自己依然可以很好的甚至超出我們想象的表現自己,表現音樂,表現他們的聲音。
四、音樂浸潤式的優勢及要求
(一)優勢
通過實驗我們可以看到音樂浸潤式教學的確是通過無意識學習來傾聽音樂,對于兒童學習欣賞音樂有著獨特的優勢,主要體現如下:
1.音樂欣賞可以愉悅孩子身心,帶給兒童愉快的審美體驗。
2.兒童可以自由且輕松愉快的接受音樂洗禮,學習音樂內容進而完成對于音樂的想象。
3.音樂欣賞同其他娛樂活動聯系,會加深兒童對音樂的印象。
4.教師講授音樂背景,引起兒童好奇心,引發兒童學習音樂的興趣。
5.引發兒童的音樂興趣,進而使得兒童的音樂表達更加趨于完善,也領引兒童學習樂器,加固音樂興趣。
6.能夠引導兒童主動進行音樂技能練習。
(二)要求
音樂浸潤式欣賞教學強調的是藝術教育的綜合性,它是語言、音樂、節奏和律動的結合,它在無意識中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提高了孩子們的表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游戲或者其他方式,讓孩子喜歡上音樂活動,并引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而相對的,在教師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主動進行音樂技能練習,讓自己沉淀更多的音樂知識,能夠運用自如的將自己掌握的音樂背景知識傳授給兒童,對兒童進行良好的指導。
2.教師要涉獵諸多樂器,并要喜歡所學的樂器,這樣才可以更好的傳授幼兒樂器知識。
3.教師要對幼兒音樂浸潤式教學方法更加了解,而且要努力把這種教學方法充分滲透到各種音樂教學中,并在音樂欣賞教學方面給予更多的關注。
4.要與家長進行結合,在家長面前肯定音樂浸潤式教學方法,鼓勵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相結合,從而和家長一起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和音樂修養。
五、結語
音樂是兒童生活的靈魂,幼兒有著自己獨特的方式去感悟音樂、創造音樂,我們采用音樂浸潤式欣賞教學是為了幫助他們更深入的理解和表現音樂,滲透式的讓幼兒愉快學到音樂知識,幫助其愉悅身心,全面發展。音樂浸潤式教學使得幼兒自主傾聽音樂,自己想象音樂意境,從而自然而然地喚起他們對于音樂的試聽印象,當他們聽到歡快悅耳的音樂時,他們就會自然而然想到愉快的事物。幼兒根據樂曲中傳遞的不同聲音在自己頭腦中構建相似的場景,引起他們的各種遐想,隨著旋律的響起,他們會更容易理解音樂,更容易審美音樂。
正如前文所說,音樂是人們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幼兒在唱唱跳跳中受到音樂的熏陶,在聽聽玩玩中感受音樂的美,在這些屬于孩子玩鬧過程中激發了孩子智慧的活力以及其與生俱來的感知音樂的能力,讓他們能夠徜徉在美妙的音樂世界中,既開拓了自己的視野,也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的學習能力,豐富了自己的感官感受,也讓音樂真正走進了孩子的心靈。我們愛孩子表現的音樂,因為那是天然不加雕飾的旋律。音樂,會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更加絢爛多姿!